华侨大学
集美大学
福州工商学院
闽南理工学院
2024福建高考交流群
高考网官方公众号
分享

高考倒计时巧除焦虑症 家长勿做学习“导师”

来源:高考网时间:03-16

2016年高考马上就要到来了,相信很多家长都会关心高考考试的考试经验考前辅导家长助考方法和策略等内容,猎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历年高考考生的复习方法,希望对家长们帮助考生考试有所帮助,以下是关于“高考倒计时巧除焦虑症 家长勿做学习“导师””的相关文章:

 

距离高考90天,高三学生们的心情发生了一些微妙变化,心情焦虑、患得患失的学生多了。同时,一些家长也紧张地在心里不断重复:“孩子很快就要参加高考了,我是不是该做点什么?”

资深教师和心理辅导老师建议,考生按部就班复习就行了,不要给自己过多消极暗示,可以适当听听音乐,进行体育锻炼,放松紧张心情。聪明的爸妈则要少说少做,只做孩子的生活顾问,少和孩子谈高考话题,否则会增加孩子心理负担。

  心理

患得患失心情加重焦虑情绪悄悄蔓延

高考倒计时,在平静的外表下,学生们的“心病”也越来越多。

南昌三中高三学生小张告诉记者:“我非常憧憬大学生活,一想到今后要跨入大学校园就很开心。可是想到高考也可能失利,就又消沉了。”小张说,身边不少同学都有点患得患失,有的同学一提到高考就说如果没考上二本学校就复读。

高三学生小梁则表示,平时觉得很简单的一些题目,最近碰到类似题目居然不会做了,貌似突然增加了“难度”。“如果有什么题目不会做,心里就会逐渐紧张起来,脑中也会一片空白。当两三次遇到相同情况时,我就开始自责、心虚。”小梁坦言,自己的心理变得脆弱了。

高三学生小方的成绩一直在班里排上游,“说实话,以前还是很期待考试的,每次领到成绩表的时候,看到自己又排在了前10名,心里总是很开心。但现在一周要考试好几次,我开始有点怕考试了。”她说,如果哪一门科目失常没有考好,心里就觉得自己让老师失望了,对不起老师,会产生焦虑情绪。

支招

别给自己预设困难多给自己积极暗示

长期为中学生做心理辅导的沈老师对此现象认为,距离高考不到100天的时间,学生出现一定程度的紧张和焦虑心理是正常现象,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沈老师说,考生不要给自己设定太高的目标,对于自己的不足不要过多自责,要多想自己的长处和潜力,不要过分在意考试结果。平时的小测验就是查缺补漏,不要怕做错题目,把这些题目攻克才是最终目的。同时,在备战高考时不要给自己预设困难,比如整天想着“高考时万一出现某个问题怎么办”等,不要让自己还没考试就先怯场了。要多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相信自己按部就班地按照老师的要求复习可,就一定会取得理想结果,把自己的自信心、情绪调整到最佳状态。

沈老师建议,除了保证有条不紊的复习节奏外,考生也不要整天把自己关在教室里,应适当看看电视、听听音乐、参加体育锻炼,与同学聊一聊轻松话题,相互鼓励。

建议

家长做好生活顾问不要干涉孩子学习

高考倒计时,与考生一样紧张的还有高三家长。不少家长禁不住常常自问:“高考说来就要来了,看着孩子一天到晚忙碌着,我们能做点什么?”

南昌十九中的熊老师说,对于很多高三家长来说,高考也是一次考验。在这最后90余天里等待考试,家长肯定会着急、焦虑,但一定要淡定。在备考的这段时间内,孩子成绩有起伏、考试有失误,在心理上可能会出现焦虑、疲劳,家长千万不要因为一些小事就乱了方寸,更不能整天问孩子“最近准备得还好吧”、“你自己对高考有没有信心”之类的话。

“有些家长对孩子平时考试的分数比学生还敏感。爸妈的高度关注,其实是情绪紧张的表现,会在无形中增加孩子的压力和心理负担,把自己的紧张情绪传染给孩子。”熊老师说,家长要对孩子和老师有信心,不要给孩子设定考试目标,要让自己看起来不是很关心孩子的分数和高考结果,这样才有利于营造宽松的家庭环境,让学生以较好的心态迎接这最后的关键时期。

“总之一句话,家长做好孩子的生活顾问就行了,少和孩子谈高考话题,最好不要管孩子学习上的事情。”熊老师说。

 

福建高考网  温馨提示:以上是关于“高考倒计时巧除焦虑症 家长勿做学习“导师””的相关文章,更多高考考试家长的考前辅导家长助考方法和策略家长心态等内容,请关注福建高考网【http://www.555edu.com/beikao/

责任编辑:bianji

相关推荐

查看更多>>

高考聚焦

aaa
×

添加老师微信咨询,添加时请备注姓名、年龄。

复制微信号:18960750936
×

添加老师免费咨询,添加时请备注姓名、年龄。

复制微信号:fjgkw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