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大学
集美大学
福州工商学院
闽南理工学院
2024福建高考交流群
高考网官方公众号
分享

08年底150万毕业生难找工作生物就业率低

来源:福建高考招生信息网时间:02-10
中新网12月15日电 “2009年《社会蓝皮书》发布暨中国社会形势报告会”今天下午在北京举行。09年《社会蓝皮书》主报告李培林指出,大学生今年毕业560万左右,估计到年底的时候,会有150万人难以找到工作。

  09年《社会蓝皮书》主报告李培林分析了这次国际危机和经济形势对社会可能产生的后果和影响。李培林称,在就业方面产生比较大的影响首先是对广大农民工,现在已经有四百万的农民工已经提前返回农村。但是现在多数的调查表明,他们并没有完全回到原来居住的村落当中,因为现在农民工相当一部分是80后出生的,他们已经习惯了城市的生活,所以现在很多在当地的小城镇、小城市打散工,当地政府正在积极地采取措施帮助这一部分人度过当前的困难时期。

  李培林指出,另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大学生,大学生今年毕业560万左右,但是估计到年底的时候,会有150万人难以找到工作。所以这两个群体是在当前需要特殊采取措施的群体。

  李培林提出,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应当给予高度的关注。因为农民工和大学生都是在就业方面受影响比较大的群体,但是大学生由于生长在城市当中,大学生身后还有家长,这些家长对子女的投入希望有一个预期,所以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希望积极地提出一些政策,来稳定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陈光金研究员:大学生的失业率是12%多,是登记失业率的3倍左右。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陈光金研究员:总供给增加,结构性短缺问题继续存在,结构性短缺的格局没有改变,也就是我们的劳动力素质还不能够跟上经济发展对一定素质劳动力的需求。这需要我们在教育方面加大培训和力度。比如技术稳定方面,求人倍率在1.5左右,高级一点的更高。但是没有竞争的就业率比较低,应该在0.8左右。过剩的还是低素质劳动力,短缺的是高素质、高技术劳动力,这样一个结构性的局面继续存在。

  整个十一五期间,劳动供给总量的趋势还要继续维持下去。根据我们的预测,全国每年人均净增800—1000万人,再加上农村需要转移的富裕劳动力,城乡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每年需要就业的人数将会维持在2000万人以上,有的人说是2400完人。劳动力净增长可能到2014年左右才能停止。我们这里有一张图,保守一点的,按照目前的形势预测,我们认为人口增加有所调整的情况下,这是劳动力力人口增长变化趋势,04年是一个点,04年以前是一个负增长。

  按照目前的现状,到2010年的时候,劳动力净增长还是5%、6%,这样劳动力净增还会维持在十一五期间。从需求来看,我们要保持经济增长9%,按照目前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大概一个百分点的GDP增长能够创造80万到100万个就业岗位。所以这样一来,我们最多能够安排1200万人,加上自然补充,年度劳动力供求缺口仍然在800万人以上,更高一点的在1200万人,这个局势至少会维持到21世纪中期。

  第二个方面讲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继续趋紧。到8月份,估计实现实际就业是70%,可能还没有这么高。到年底,可能会有150万大学生不能实现就业。这里有三个原因,第一,高校毕业生毕业规模在扩大,导致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第二,07年大学毕业生未能如期就业的有很多,所以对08年毕业生形成空间挤压。第三,金融危机的冲击也是影响他们就业的因素。这是最近四年中国大学毕业生的增长情况,大家可以看到从06年的413万,增长到09年的611万,这对经济增长是一个很大的压力。

  高校毕业生就业有一定的时间模式与结构性特征。根据今年上半年对07年高校毕业生22万多人在几个城市的考察。这个调查揭示了一些特点。第一,毕业时的就业率比实际低,但是半年以后实际就业率上升到85%左右。第二,高校毕业生就业具有几个较为明显的结构性特征。自主创业型就业极少,只有1.2%。专业与职业相关占多数,但专业不对口的也超过1/4。尚未找到工作的人绝大多数仍在寻找工作。大家可以看到没有工作,也没有准备读研的大概占到2.2%。如果今年也有这个比例,500多万的大学生里面可能有13万人会变成没有工业,有工作、与专业无关的占28.6%,有工作,与专业有关占55.1%。

  总的来讲,大学生的失业率是12%多,是登记失业率的3倍左右。所以总的来说,大学生就业问题还是比较大的问题。

  不同类型高校的毕业生就业率不同。我们可以看一下,毕业生就业率分三类,211工程高校,非211工程普通高校,和高级职学与专科学校。211工程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很高,大概是88%,非211工程是59%,职校和专科院校是43%。但是半年以后,都有一个增长,尤其是职校和专科学校增长的比较多,但还是以211工程的高校就业率为最高,达到94%。这是高校的情况。从外语类和外贸类的学校来看,毕业生就业率比较高,基本排前10名。

  第二,从专业来看,毕业生所学专业的专门化程度越高,与国民经济的行业和职业相关性越强,薪水越高。另外热门专业毕业生失业较严重,冷门专业毕业生就业率比较好。就业率最低的主要是两大领域,一是技术领域,二是生命科学领域,包括医学、生物和农学。这是就业十个最热门的专业,包括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汉语言文学、电子信息工程、法学、工商管理、科学技术等等。

  从就业单位的类型来看,非公有制就业单位已经成为吸纳高校生的主体。我们可以看到,民营企业和个体户解决的本科就业生和高职专科毕业生的人数比较高,加上外商和中外合资企业占了70%左右。从企业规模来讲,目前中小企业也开始成为吸纳高校毕业生的重要力量,300人以下的企业吸收了48%的应届毕业生。分地区来看,东部是高校毕业生的主体,吸纳了全部高校毕业生的61.3%,中西部毕业生就业压力更大,只能为当地毕业的大学生提供28.9%的就业岗位,表明人才继续向东部集中。最后,有一个值得注意的趋势,高就业率专业的毕业生工薪相对较高,低就业率的专业的毕业生工薪形势不容乐观。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推荐

查看更多>>

高考聚焦

aaa
×

添加老师微信咨询,添加时请备注姓名、年龄。

复制微信号:18960750936
×

添加老师免费咨询,添加时请备注姓名、年龄。

复制微信号:fjgkw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