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高考填报志愿时,父母和孩子有分歧怎么办?
过来人:高考志愿很难百分百满意
许多“高考过来人”表示,除非高考分数很不错,否则在填报志愿时总是会有不太满意的地方。“我高考时的分数可以勉强上一所综合实力更强的大学,但是只能选择不太好的专业,所以我放弃了那所学校,选了现在的学校和专业。”小林今年大三,她告诉记者,这样的决定是她自己在对比过城市、大学、专业之后做出的,父母也愿意遵循她的意愿,所以填报志愿时并未和父母意见不合。
已经本科毕业的小陈向记者回忆,她当年高考后填志愿则没这么顺利。2012年小陈参加高考,成绩不错,可以上一所省内的985大学,但是选专业时,她却“胳膊拧不过大腿”,听从父母的意见填报了自己并不喜欢的专业。“我当时很想进入我们学校的金融专业学习,不过那是学校最好的专业,往年分数也比较高,爸妈怕我上不了,而且他们认为相对金融专业,计算机专业以后更好就业,就一定要让我学计算机。”
小陈表示,其实以她的分数,是可以搏一下金融专业的,而且,她并不喜欢计算机,在四年的大学时间里,多数时间她都觉得无趣又吃力,综合成绩并不是很好。如今研究生在读的她,坦言以后找工作相对会更容易,但并不确定自己是否能够开心地工作。
实际上,更多的大学生面临的问题不是学得开心与否,而是就业情况。2013年参加高考的小胡成绩被她形容为“有点尴尬”,上更好的大学比较悬,但上下一档的大学又有点“亏”,为了求稳,小胡选择了往年分数线远低于自己成绩的一所大学,并且报读自己喜欢的英语专业。
如今大学毕业的小胡对于当年的这一决定显得很后悔:“父母没给我什么意见,只说让我自己决定,选喜欢的就好。可那时候我考虑得不够长远,没想到以后的就业问题。我虽然喜欢英语,但当时没有了解到,大部分的英语专业学生,就业情况都不是非常满意。”
以兴趣为前提,结合就业情况少走弯路
由此看来,在填报志愿的问题上,似乎不管由父母决定或者孩子决定,都有可能出现不满意的结果。家庭期刊集团编审、广东省幸福家庭促进会秘书长郑晨对此表示,所学专业并不能够决定孩子以后的人生,选专业和学校固然重要,但起决定性的还是孩子自己的发展。
他认为,高考的学生经过高中三年的学习,对自己感兴趣的方面会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但是由于高中生对社会缺乏长远性和发展性的认识,对于兴趣和工作的认知容易混淆,需要父母对其进行指导。
“父母还是要首先尊重孩子的兴趣,再结合就业情况、长远发展等来帮助孩子选专业。”郑晨指出,报志愿时父母若把握不好角色,今后可能会被孩子抱怨。若不顾孩子本人的兴趣,那么读书期间有可能出现自暴自弃不学习的情况;若只考虑兴趣,忽视了专业以后的发展,当小孩出现就业问题时,则可能抱怨父母没有做好指导。
当小孩的意愿和父母产生分歧时,如何解决?郑晨表示,为了小孩的长远发展,要让他们分清什么是兴趣什么是事业,尽管有的人以兴趣为事业发展得很好,但对于多数人来说,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和市场需求来选择专业会少走很多弯路。“我见过一些孩子根据自己兴趣选了专业,但是读了之后发现和想象中不一样,之后又通过努力,转了专业。”
同时,郑晨表示,学什么专业并不能决定人生,许多学理科的学生对文学类很向往,通过自学或者读研,也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家长总觉得没有从事自己所学的专业,好像学习的东西就浪费了,但就个人发展来说,是否从事本专业并不一定起决定性意义。”
热门报考专业不等于热门就业专业
除了孩子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学校和专业时还因参考哪些标准?高考志愿填报专家左海文认为,选择学校和专业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根据学生的高考成绩的高低,不同分数段的学生对志愿的填报需求各不相同。
他表示,学生的志愿填报需求大体可以分为三类:“高考成绩能够进入985或211院校的考生,一般来说,他们的就业前景相对较好,所谓的就业前景问题在这类考生这里不是最大的问题;对于在一本线上下徘徊的考生,他的考虑标准可能只是能够上一所一本院校即可;对于其他成绩一般的学生而言,考虑的标准则是就业问题,可能会考虑在理想就业城市或附近上学。”因此,志愿填报不能一概而论,首先要明确自己的定位,再从实际出发考虑自己的需求。
对于目前流行的各专业就业薪资排行榜、“红黑榜”等,左海文认为这种排行和比较是不全面的。“同一专业在每个院校开设的课程和侧重的重点不尽相同,不能简单地以此来划分标准。决定就业水平和薪资水平的不仅是院校和专业,还有许多其他因素,比如就业区域与薪资水平就有很大的联系,同是清华北大毕业的学生,选择在北上广就业和在较偏远的地区就业所获薪资肯定是有所差距的。学习水产养殖专业的学生在湛江地区就业的前景一般比在广州就业的发展前景要好,但如果是互联网专业的学生在湛江对口就业的话,发展前景也许并不如在广州深圳好。”
左海文指出,报考的热门专业并不一定就是就业的热门专业:“每个学校都有法学院,学习的方向也有可能不同,法学一直以来都是高考的热门志愿专业,但从近几年的就业情况来讲,法学却不能算是就业热门。家长和学生要分清这两个概念。”他表示,就业薪资的高低并不取决于院校和专业,而取决于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家长和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观念:上大学并不是为了就业时的高薪,更多是为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