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交流群
集美大学全日制自考项目
华侨大学自考项目
2024福建高考交流群
高考网官方公众号
分享

云南开远一中校长李湘跃向全校教职工宣讲新高考

来源:时间:05-25

云南省2019年将启动新高考,那么新高考综合改革的意义、目标导向是什么?它又给高中教育带来了哪些新问题,学校又该如何顺应新高考提出的新要求等。日前,开远一中校长李湘跃结向全校教职工宣讲了他有关学习、考察的心得体会。
 

一、新高考综合改革的意义

从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历经40年,这40年高考的改革就一直没有停止。和以往历次相比,这一轮新高考综合改革会是更全面、更系统、更深刻的变革。

新高考改革是国家战略,是党中央深化改革的决策之一, 是习近平教育思想的具体举措,党中央对新高考改革的决心和力度是前所未有的。我国当前正处于由教育大国、人力资源大国向教育强国、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过程中,新的时代格局、新的人才观对考试招生制度和人才选拔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考改革就是为培养20年、30年以后的国家建设人才做准备,是倒逼我国基础教育对育人模式、评价方式进行变革。
 

二、新高考综合改革的目标导向

大家普遍认为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历经40年,高考是老百姓最信服的、最公平的一件事,广为诟病的是基础教育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基础教育过于功利化,没有体现素质教育等。但是,以一次考试分数来定优劣是一种表面的公平,不能全面评价一名学生。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教育功利化等问题均是因高考“指挥捧”评价单一,只认分数不认人,高校招生是“招分”而不是“招人”而造成的。新高考综合改革直面“唯分数论”、“单一性”、“不公平”三大核心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陷入了“分数”的漩涡,一切围着分数转。大学想方设法招收分数高的学生,中学千方百计提高学生的分数,学生和家长倾尽全力获取更高的分数,培训机构绞尽脑汁研究提升分数的技巧。学生身体健康、思想品德等十分重要的素质对分数贡献不大,甚至于认为其权重为零,导致“全面发展”没有落到实处,“素质教育”成为一句空话。新高考综合改革的目标导向就是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让教育回归本质,回到正确轨道。

过去我国教育过分强调统一性,无论大学还是中小学教育,几乎都是一个模子,千校一面,千人一面。办学模式比较单一,升学通道比较单一,评价方式比较单一,学生选择比较单一,使“单一性”成为突出特征。人各有所长,一个标准评价,一条通道发展,就会扼杀人的个性和天赋,就会堵塞国家选人、选才、用才的渠道,就会出现高校招生“只招分不招人”的怪圈。新高考综合改革的目标导向就是扩大“两权”,即学生的选择权和高校自主权,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促进高校科学选才。

现行高考的“不公平”问题一直存在。比如教育资源并没有让全国各省的学生公平享受,省与省之间上大学的机会并不均等;再比如城乡学生之间上大学的机会也不均等,最为突出的是以一次考试分数定成败是最大的不公平。仅用分数这一个标准选拔人才,对善于考试的学生有利,而对其他创新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强,但却不善于考试的学生,或者某一方面很突出,但发展很不平衡的学生却不利。新高考综合改革的目标导向就是进一步促进高考公平和推动社会平等发展。

三、新高考综合改革给高中教育带来新思考

新高考综合改革不仅仅是一次高考模式的改动,而是对基础教育的彻底改革,是一场对基础教育的革命。解放思想、重构对基础教育的理解和认识是每一个相关联个体和群体要有的充分准备。
 

1、学校是改革的主体,需主动研究积极谋划

高中学校是高考改革的主体,既面临严峻的挑战,也迎来难得的机遇。要抓住机遇,转变育人模式,改变千校一面的局面,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学校要积极创新教育模式,改进评价标准,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要丰富学习内容、增加社会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自主能力,教会学生学会选择。初中、小学的教育都需要积极探索转变教育模式和评价标准,基础教育整体联动。
 

2、学校层面对教学资源要认真评估,要从重构课程体系及教学管理体系的高度来适应新高考

云南省将于2019年启动新高考,预实行“3+3”模式。前一个3是:语文、数学、英语。后一个3是从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六科中选取3科。而策略性的“六选三”将是各高中必须认真应对的课题。这种“六选三”的选择共有20种组合,每一所高中学校必须要认真研究,根据学校的优势,采用选课的策略,才能满足多方需求。学校要根据学校的师资情况、教室数量以及其他教学资源提前做好调查论证,作出预测,让各种教学组合更加科学合理,以有利于学校对师资的恰当安排,形成新的教学品牌。

学校必须考虑采用选课分层走班的方式去应对这20种组合。通过参考其他地区的实验,初步考虑走班的方式可以归纳为四类,暂且称为:全走班、组合式走班、大走班、小走班。

全走班:取消行政班,只设教学班,全面放开选课分层,学生根据自己的选择完成学业。这种方式管理难度大,对学生自主意识、自我管理要求高,对需要增加的教学资源(教师、教室)要求少。

组合式走班:其实际是不走班。根据学生选择的组合重新分班。这种方式就是保留原来行政班的方式,但是要开齐所有组合,对需要增加的教学资源(教师、教室)要求多,不利于分层教学。如果不能开齐组合学生、家长会有意见。

大走班:即语文、数学、外语三门以及其他公共科目保持原高一行政班不变,学生三门选考科目均通过分层走班完成教学。这种方式有利于分层教学,有利于行政班增强班集体意识培养,但对需要增加的教学资源(教师、教室)要求比较多。

小走班:即语文、数学、外语三门以及其他公共科目保持原高一行政班不变,学生三门选考科目通过固定两门走班一门,即“定二走一”,让部分学生或科目走班。也就是将三门或两门选科相同的学生优先组成班级,其他科目或学生走班教学。这种方式最大限度保留了行政班,有利于增强班集体意识培养,对需要增加的教学资源(教师、教室)要求不会太多。但是不利于分层教学,提升课堂质量。

学校要重构课程体系及教学管理体系。要由单一的研究高考向研究课程、以及课程设计转变。要由单纯的培养学科名师向提高选课组合的整体教学水平转变。综合实践的开展要逐步实现由校内走向校外,校本课程在学校新的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不仅要满足学生能力发展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学校要建构对教师 “课程开发”以及“一专多能”的发展培养平台。
 

3、教师职业将面临严峻挑战

新高考综合改革对高中教师职业将产生重要的变革和挑战。教师角色由原来的“买方市场”进入“卖方市场”。以往的教师是学科本位,教什么,教哪个年级、班级,学校有统一安排。新高考后,那就是学生可以选老师。教师从学科教师到育人教师;从学科知识到学科素养;从重教学到重管理。教师由单纯的进行学科教学之外还要进行实践教学、社团教学、拓展教学。传统的单一的授课本领将受到严重的冲击。学校在完成国家课程之外,要更多的开设校本课程,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具有承担多种课程开设的能力。所以加强学习转变教育理念将是新高考改革之前教师所要做的主要工作。

从全国已公布的高考改革方案看,等级考试的最高分和最低分分差很小,所以从理论上说只有加大语数外的区分度才能实现高考的选拔性。如果英语实施两次考试,有一定的回旋余地。语文、数学的难度就会提高。学校会更加重视和强化对语文和数学的教学,尽可能分层、分类走班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4、学生要学会规划、学会选择、重视全面成长

新高考的选课将学生从“标配”时代带入“自选”时代,学会选课就要及早规划好自己的人生,所以“生涯规划”将成为学校的重要课程。新高考使高中的课表从“一班一表”变成“一生一表”,即使同在一班,同学之间的学习科目也可能是不一样的,每位同学每天的学习任务也各不相同。原本整齐划一的教学进度、规范统一的学习管理,已经无法适应这种新局面。

学校要提前认真论证、精心设计、合理安排生涯规划课课程。应建立专门的学生生涯指导机构,学校、教师对学生的选课,将来升学的专业选择,如何科学地认识自我,都需要给予全面的指导,帮助学生们早励志、早成才。

新高考通过“两依据、一参考”将高中生的个性成长纳入评价范围,改变传统高考“只关注学生的笔试成绩,不关注学生的品德、心理、价值观、个性特长、学习潜能、综合实践能力”的问题,逐步增加综合素质测试成绩在录取中的所占的比例将是今后高校录取的趋势。学生要学会规划、学会选择、重视自身的全面成长过程。

5、学生家长对孩子的成长观念要改变

学校与家长的沟通、联动是高考改革成功的必要保证,家庭和社会要共同关心学生的精神世界和人格成长。新高考把高考学科的选择权赋予学生,但学生并不完全具备选择高考科目的能力,更不一定明晰后续与高考学科相关的专业选择,需要家长们对学生选择过程和学习过程的参与。此外,减轻学业负担关键是学生面对学业负担的主动与被动的态度,要补上“自主选择的权利与自主发展的责任相统一”这一课。家长要切实履行孩子成长监护人职责,改变成长观,帮助孩子做好成长规划,做好孩子成长引领。家长不仅要关注孩子进什么样的大学,还需要关注选什么样的专业,要引领孩子把自己的爱好、特长转变为高考志愿和未来的职业专长。
 

6、高校招生制度的改变倒逼高中教育改革

新高考改革不仅是考试制度的改革,也是招生制度的改革,高校通过招生制度的改变倒逼高中教育改革。高校在新高考面前的压力没有高中那么大,高校最大的贡献在于对学生选课的指导以及选择部分专业开展综合评价招生改革。依据考生的高考成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高校考核成绩,按比例形成综合成绩,择优录取。探索和建立“统一高考+学业水平考试+高校考核(综合素质评价+面试)”的招生方式。

所有招生录取均按照“两依据、一参考”的评价方式进行,是改革的方向,但有待时日。高中学校做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以及成长记录非常有必要,也是新高考改革的方案要求。
 

四、结束语

新高考改革使得走班制成为必然,因此学校的教学设施、师资力量等方面都要有所准备,不能等到2019年再来应对。通过先期实验,让任课老师能够提前进入状态,并能够及早发现问题、总结和解决问题。学校要及早谋划成立课程资源开发、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综合素质评价指导的人员和物质条件,除了“软件”方面的准备,在“硬件”方面也要充分地准备。

新高考改革任重道远,只有各方面坚定信念,以改革的姿态迎接新高考改革,主动改革与新高考要求、与未来社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制度与做法,新高考改革的目标才能最终实现!

责任编辑:yl

相关推荐

查看更多>>

高考聚焦

aaa
×

添加老师微信咨询,添加时请备注姓名、年龄。

复制微信号:18960750936
×

添加老师免费咨询,添加时请备注姓名、年龄。

复制微信号:fjgkw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