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 辽宁部分学霸的录取通知书来自海外
再过一段时间,很多辽宁高考考生即将获得大学录取通知书,迎接真正的青年时代。然而,在100多年前的辽宁,顶级学霸收到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来自海外,并获得公费留学机会。
他们因为高考(乡试)而改变人生。他们是学霸中的佼佼者,他们中很多人为辽宁做出了贡献,他们是杨宇霆、邢士廉、王树常、李德新、杜重远……
出国留学热
可追至1903年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一则重磅消息传遍路边社。奉天府各学堂内学习气氛可谓空前高涨,学外语的热潮更是此起彼伏。
很快,路边社的消息被榜文所证实,这就是当年农历十月的教育类利好消息:《奖励游学毕业生章程》。
这份清政府章程规定:国内大学堂专学某一科或数科毕业者给进士出身,在日本国家大学毕业者赐翰林出身。
进士这个名词在此前1000多年间,可谓是国人的真爱。三年才出一批,每次名额从几十人(隋唐)到500多人(清)不等。只要中上进士,暗箭有人防,黑锅有人背,几十年干下来,再差也能熬个五品副厅级,实在是娶妻生子、人前炫耀、吃喝不愁的必备头衔。
如果说进士是为官的真爱,那么翰林则是挚爱。只要是进士及第二甲前几名之内(通常是全国前15名左右),都能进翰林院。翰林们不仅可以给现任皇帝当秘书,还能给未来皇帝(太子)当老师,封侯拜相不在话下。
按照路边社的解读,奉天府临近日本国,只要能考个日本的公立大学,就有望给皇帝当秘书,这样的好事自然被众多学子看在眼里,急在钱上。
“光绪三十二年七月,学部奏定,京外派遣留学生均须切实考察。其性醇谨,具中学毕业程度,通习外国文字,能考升外国管理高等或专门学校毕业者,始得给予官费。”——(《奉天通志》教育制四)
3年后(1906年),奉天省出台公费留学的细则,帮助广大学子解决了难题。一时间,奉天府各大中学堂内,学日语的大有人在。原因很简单,要想留学东洋,首先须过得了日本人出的考试题。
其次,则是硬件条件,想留洋的学子们得在乡试(高考)中获得优异成绩,才有可能获得公费留洋的资格。后来的奉军名人杨宇霆、邢士廉(满族)都是高考学霸,不仅成绩名列前茅,更是稳稳地通过了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考试。
通常来讲,过了乡试和国外学校录取考试后,就是学子们领钱的过程,按照当年的奉天府公费留洋标准:甲等年给日金六百元,乙等为五百元,丙等为四百元。
这些钱到底是多钱?举个例子,1937年的侵华战争时,已严重通货膨胀,一名日军士兵每月工资仅6日元,仅为公费留学生丙等的1/6,这么看来,当年大清朝公派去日本的留学生确实不差钱。
那么,杨宇霆获得了几等奖学金?答案是没等。在清末,潜规则对应的通常是满人(邢士廉),通常是上面有人,通常是官宦家庭,杨宇霆爸妈是开大车店的,自然公费不了。
关键时刻,杨宇霆的堂兄资助其赴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留学,算是帮杨宇霆圆了梦。
这些圆梦的人在辽宁省档案馆有着记录,清朝奉天府(辽宁省)留日学生为:1908年至1909年为17人,1909年至1910年为28人,1910年至1911年为39人,总数为84人。
为支持留学生
张大帅自掏腰包
大清朝在奉天府最后几年间派了84名公派留学生后,在1912年初彻底倒台了。
4年后的1916年,一个半文盲式的东三省巡阅使上台,并全面推广教育,这便是大帅张作霖。
张大帅虽然识字不多,但却超级重视教育。上台伊始,张大帅特意派富有经验的经理员赴日,对留日学生严加管束,还制订了《奉天省管理留日学生暂行规定》:无论是省公费的还是县公费的,或是自费的,必须严于律己,否则只有一条,协调日方学校,取消其留学资格。
如此一来,在国内穷得像孙子,凭公费想在日本长期当大爷的学赖们,彻底郁闷了。至此,“一考功成从此富”的观念就此在奉天省广大学子心中消失。
不过,更大的利好消息来袭,这便是公费留日学生额度的增加。据《奉天通志》记载,奉天省在1916年派出68名留日学生,人数上接近此前每年的2倍。到了1918年,奉省的留日学生即达150余人,翻了一倍还多。
数量增加,在日本的生活质量也得保障。1919年,日本物价上涨,县级公费留日学生待遇差,钱少,吃了上顿没下顿。消息传到奉天,张作霖大笔一挥,每名留日县级公费生,每人每月涨到42日元,与二等省公费待遇保持一致……1921年,教育部要求对公家借费的留学生遣送回国,张作霖对此不屑一顾,更是自掏腰包对留学生进行资助,一口气汇去10万元(现大洋),保障奉天籍的留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
感恩下,必自强。仅1923年,考入日本官立学校学习并顺利毕业的有100余人,居全国第一。
军界政界商界
辽籍学霸挺霸气
张大帅对于学霸的认同度,可从为儿子们定名为“学”字辈,一窥究竟。他不仅在军中破格提拔杨宇霆、韩麟春、沈鸿烈等留洋派,在政界、商界也给予倾斜。
这样做源于张大帅的一个观点,给部下机会,就是给自己机会。果不其然,以士官派(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为先导的奉军如日中天,不仅让张作霖代行中华民国的总统(陆海军大元帅)之权,更让奉军的势力横亘到江浙地区。
1925年6月,20多年前的奉天高考学霸、留学生邢士廉率领奉军占领上海,并升任上海警备区司令。不久,邢士廉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好友,当年的高考学霸杨宇霆升任江苏省督办,两位曾经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留学的好哥们,在南方会师,最终成为一方诸侯。后来的东北军将领王树常(中将加上将衔)、国民党军二级陆军上将邹作华等,都成为辽宁籍学霸的军界传奇。
而在政界上,辽宁籍学霸也是成绩斐然。营口人李德新曾是留学日本帝国大学的高材生,归国后成为沈阳市第二任市长,规划了东至大东新市区东界,北以北陵北边为界的城区界,还建设了辽宁电灯厂、发电厂,完善自来水和上下水等,为沈阳的现代城市化建设打下基础。
在商界上则更加不得了,曾经获得张大帅资助的日本商科毕业生杜重远在1923年归国后,在张学良的支持下,创办了肇鑫窑业,彻底将日本陶瓷撵出了东北市场……如今矗立在惠工广场南侧的肇鑫窑业办公楼(沈阳市台商会馆),仍在诉说着当年辽宁高考学霸们报效国家的辉煌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