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
华侨大学
集美大学
福州工商学院
2025福建高考交流群
高考网官方公众号
分享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跻身全国一流高职

来源:长江日报时间:08-05
 

 

7月1日,教育部正式公布了《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项目认定结果,200所国家优质高职校名单正式出炉,武汉城市职业学院成为湖北省10所国家优质校之一。而在10年前,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刚刚从一所师范院校转型为普通高职,如今就跻身高职中的“211”,发展速度之惊人,被业内称之为“武城院现象”。 

何为“武城院现象”?武城院转型职业教育较晚,原来既不是省级示范,又不是国家骨干,如今能直接进入国家一流高职院校,离不开6个方面的原因—— 

扎根武汉,服务城市发展 

学校确立了“立足城市、服务武汉”的服务面向定位。武汉九省通衢,是国家中心城市,也是全国科教中心,智力密集,各种产业发展充满生机,位于武汉的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同样享受了这种优势环境。学校校长邓院方说:“作为城市职业学院,学校要主动适应国家发展战略与城市发展需求。随着武汉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的发展,学校面向城市新技术革命和产业升级开设了机器人、无人机、智能制造、养老服务等新专业,为城市发展提供工程技术人才和现代服务业人才;针对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师资供需矛盾突出,武城院发挥自身传统优势,保留并优化了原有的师范类专业,为城市发展输送师范人才。” 

另外,学校网球学院的建设也是一个服务武汉国际化发展的生动例子——2013年,武汉城市职业学院成立全国首个网球学院,瞄准在武汉举行的WTA(世界女子职业网球)赛事,培养运营人才。职业网球学院由武汉市体育局、武汉体育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武汉城市职业学院联合成立,开设“国际网球赛事运营与管理专业”,为WTA赛事培养国际技术官员。WTA是世界女子职业网球管理组织,从2014年起,武汉将取代东京举办WTA超五星级赛事,合约有效期长达15年。网球学院设立的当年便面向全省招收60名学生,全部实行订单培养。 

政府大力支持,学校主动作为 

武城院的发展与省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分不开。包括经费支持、人才支持、干部队伍建设,乃至院士工作站的设立都获得了政府的大力支持。正是在这种支持下,高标准推进各项建设,教育资源获得优化,一批批的国际网球裁判、技能大师、大城工匠脱颖而出。 

通过人事代理制度、绿色通道,每年引进40多名高端人才。2017年,省市人社部门将高级职称评审权力下放到学校,学校根据自身办学需要,改革了教师发展评价标准,引导教师向“双师”型发展,市教育局每年拨付专款支持教师到生产一线锻炼,学校已经有了30名“既穿西装,又穿工装”的“双师”型正教授。 

目前,武汉城市职业学院有全日制在校生17000余人,65个专业。学校依托14个省级以上示范专业、品牌专业、特色专业、重点专业构建核心专业群,形成了教育与体育、文化艺术、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财经商贸、旅游、公共管理与服务、新闻传播、交通运输、土木建筑为主体的专业大类。在武汉市教育局的支持下,学校牵头成立了学前教育、汽车、建工、城市物流、工业物联网等5个职教集团,与300家企业展开深度校企合作。 

守正创新,秉承百年校风 

1904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的两湖总师范学堂,历经百年传承演变,始为今日的武汉城市职业学院。董必武、陈覃秋、李四光等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科学家均在该校工作、学习过;2002年,在武汉市第二师范学校和武汉市幼儿师范学校的基础上,成立江汉大学实验师范学院。2007年,更名为武汉城市职业学院。2010年,武汉城市职业学院与武汉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两校合并,成立新的武汉城市职业学院,百年栉风沐雨,形成了“修为求实、通博致用”的校训。 

“两湖师范学堂”,开启了近代湖北师范教育的发端。严谨务实的学风薪火相传,先后培养出了杨小玲、桂贤娣等一批全国名师。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武汉城市职业学院不忘初心,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办学方向,成绩斐然。 

近4年来,武城院毕业生就业率在96%以上,自主创业率一直稳定在4%以上,位居同类高校前列。创业学生团队共有66支,其中已注册公司61家,入驻校大学生创业基地团队为36家,全年营业收入1333.35万元,利润375.45万元。 

精心谋划专业布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精心打造“一体两翼”的专业布局,以师范教育为主体,以培养现代服务业人才和现代制造业人才为两翼,在培养模式上主动对接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人才需求、在专业设置上紧密对接武汉产业发展规划,在课程教学上无缝对接生产过程,彰显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在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的特色和优势。 

作为湖北省14所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之一,武汉城市职业学院紧密围绕武汉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开设9个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学校尊重学生意愿、遵照企业标准,实行双向选择,确定参加试点项目的学生,并严格按照相关法律签订《现代学徒制协议》。学生一进校就具有企业员工和在校生的“双身份”,实行企业和学校协同育人的“双主体”培养模式,企业师傅和学校老师共同培养的“双导师”制,做到专业与产业的深度对接。 

目前,学校已经与11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并联合制定《校企合作联合招生方案》。其中,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根据不同品牌汽车对新能源汽车技术人才的不同要求,制定不同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标准体系。 

今年,武城院在中南5省率先启动“1+X”证书制度,在校就可以获得职业能力等级证书,让学生一入学就有了明确的职业规划,免除了对未来就业的担忧,降低了学习成本,缩短了成才时间,受到学生和企业的欢迎。 

自我革命,勇于刀刃向内 

2018年,武汉城市职业学院一口气砍掉了12个专业,新设立了无人机、健康养老、智能制造、大数据等契合城市经济发展的优势专业。被砍掉的专业涉及造纸、机加工等传统专业,被砍掉的专业老师会给出一定的转岗期。学校一直提倡任课老师“一专多能”,要求每名老师会教授两门课程以上,而不是一门课程讲到底。砍掉哪些专业并不是随意作为,而是综合运用人才培养状态数据库、第三方评估、专业动态调整评估模型等手段来认定哪些专业砍不砍。坚决杜绝因人设专业的现象,同时,学校也给予教师一定的转岗时间,按照专业群的要求把群内专业老师打通使用,如将教物理的老师充实到汽车电子、电信等专业群中去,适应不了或被调离教学岗位。 

在学校党委的统一布署下,学校先后启动了专业建设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教学模式改革、干部队伍改革等多项重大改革,经过改革,学校的角色也从教学实施,向教学组织管理、资源整合、搭建平台转变,教师角色从知识传授向学习情境创新、学习任务设计转变,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实现了学校提升、企业受益、学生欢迎的“多赢”局面。 

学校发挥内部质量保证主体作用,建立了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是首批通过省教育厅“教学整改”复核的高职院校。连续4年,学生在省级技能大赛成绩排全省前三名;每年毕业生就业率常年稳定在96%以上,毕业生薪酬水平、毕业生满意度、用人单位满意度、专业吻合度、就业稳定性等各项指标居于全省前列。 

坚持标准引领,提升国际化水平 

学校始终将人才培养质量视为办学生命,通过建立系统化的标准体系确保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专业的国际化水平,提升学生国际化就业竞争力,扩大中华文化的软实力,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学校建立了专业教学标准65个,课程标准1900多个,构成了较为完备的质量标准体系,并通过信息化手段动态监测标准的实施和运行。 

在国际交流上,学校与英国、美国、德国、新西兰、澳大利亚、韩国、泰国、印尼、乌干达等国家和中国台湾地区的高校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互派交换生开展合作办学,邀请专家来院任教、讲学,组织学生参加学术夏令营活动。 

目前,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已开展包括为非洲在内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人才培训,组织研制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建设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筛选了互联网使用技术、学前教育技能、旅游服务技能、汽车维修技能、木工(模板)技能等项目的国际化职业培训,已有数百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学员从武城院结业。学校连续两年在全国1418所高职院校中被评为“国际影响力50强”高职院校。 

5月26日,武汉城市职业学院还申报了“双高”,也就是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和高水平专业群。“该计划类似于本科院校的985高校,全国只有50所高职院校推进‘双高’计划。”学校党委书记李海燕表示,要将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建设成为本地离不开、同行都认可、国际可交流的一流高职院校,这个目标也是和武汉的发展目标相契合的。 

撰文:杨佳峰郭磊孙永霞

标签:
责任编辑:xqq

相关推荐

查看更多>>

高考聚焦

aaa
×

添加老师微信咨询,添加时请备注姓名、年龄。

复制微信号:18960750936
×

添加老师免费咨询,添加时请备注姓名、年龄。

复制微信号:fjgkw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