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倒计时56天 强基计划强势来袭!
疫情原因,高考时间比往年延期一个月,目前距离高考还有56天。对于这一届后浪,一个重大的好消息就是强基计划的强势来袭。
2020年,自主招生走了,培养「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的强基计划来了,目前36所高校已经相继出台了强基政策。
强基计划强调的是综合考察,科学分流,不再把一份高考成绩当成衡量优秀的唯一指标。
对于那些心心念念进入名校的后浪们,如果不幸高考发挥失常,也不用太过忧心。强基计划就是个弥补的机会,助你二次发力,进入梦想中的高校!
小编都可惜当年没有这样的机会。
从强基招生人数看,各大高校平均招生人数在百人左右,约为各高校每年本科招生计划的1/10左右。
除了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和复旦大学尚未公布具体的招生计划,其余高校2020年强基总招生人数为3630人。与去年自主招生90所高校总人数10080相比,今年强基计划招生人数有所下降。
我们对15所高校的强基计划招生人数与2019年自主招生人数进行了对比。从整体趋势来看,15所高校中有9所在今年的强基计划招生人数和自招相比有所下降。
说明各大高校为了保证达到第一年的预期目标,在招生上还是比较慎重的。
家长们向来最担心的孩子升学和就业问题。2019年,参加高考人数突破千万,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考验每年都在上演。而毕业生人数连年上涨的同时,就业率也在持续下跌。即使辛辛苦苦考上了985,211也不意味着可以工作无忧。
强基计划对于也相当于保障了后浪们的未来进阶之路。
首先实行导师制,小班化培养。
毕业之后,在免试推荐研究生、直博、公派留学、奖学金等方面予以优先安排。
建立本—硕—博衔接的培养模式,还有望参与重大科研任务的项目研究。
履历上写着国家重点实验室,前沿科学中心的项目经验,还怕毕业以后大厂不要吗?
强基计划专业,并不等于「数理化」
那么强基计划面向的专业人才都有哪些呢?
官方文件里写的是,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拨尖的学生。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
但需要明确指出的是,强基计划招生的,可不只是「数理化」等专业。根据教育文件,强基计划专业共包括两类:
1)传统的理科、文科类专业。如教育部文件提出的数、理、化、生、哲学、历史、古文等相关专业。
2)新工科专业。这在教育部文件里,用「高端芯片与软件」、「新材料」、「先进制造」、「智能科技」、「国家安全」等词语表述。而新工科主要包括新能源科学、非织造材料、光电信息科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生物制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数字媒体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机器人工程、智能电信、智能制造、智能医学、航空航天、飞行器设计与制造、船舶与海洋……
强基计划和自主招生区别在哪儿?
很多家长好奇的是强基计划和自主招生到底有什么区别?
强基计划目前只在36所高校试点。总体来讲,相比于自主招生,强基计划更聚焦科研。具体有五个维度方面的不同:
下面是强基计划36所试点高校名单
重点高校都招哪些专业?
我们再来具体看看不同学校的招生政策。招生专业由各个高校按照「一校一策」的原则自己确定。
大部分试点高校招生对象都分为两类考生,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就可以报考,
一,高考成绩优异的学生。
二,曾在全国或省级竞赛中获得一二等奖的学生。如果你是在在某个学科领域才能突出的「偏才怪才」机会来了!
强基的选拔标准是综合成绩,学科竞赛两条路。
宣扬竞赛无用论是不对的,即使没有证书在手,强基计划笔面试试题难度参考往年自主招生、综合评价的难度,没有一定的竞赛基础,考出好成绩也很难。参照往年清北、中科大、上交大等名校的自主招生,考试题难度也达到了竞赛复赛水平。
下面我们简单梳理了一下部分重点高校的「强基计划」招生专业」,排名按照2019年中国双一流大学排名。
清华大学强基计划
清华大学强基计划招生专业包括:
基础理科学术类专业包括: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信息与计算科学。
基础理科工程衔接类专业包括:数理基础科学、化学生物学、理论与应用力学。
基础文科类专业包括:中国语言文学类(古文字学方向)、历史学类、哲学类专业。
非高考改革省份(含第三批改革省份)的学科组及对应的笔试测试科目如下:
高考改革省份的专业组及对应的笔试测试科目如下:
上海交通大学强基计划
上海交大2020年强基计划招生210人
第一类高考成绩优异的考生报考时,高考总分(不含任何加分)需达到生源所在地同科类本科第一批次控制分数线上一定分值:
南京大学强基计划
南京大学共招生210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强基计划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0年强基计划招生210人
招生专业:
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物理学、应用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理论与应用力学、核工程与核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