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心理辅导:高考后心理问题及解决方法
放纵型心理
狂欢没完没了
“适度的放松可以,但一定不能太过放纵了。”正在太原某高校就读的大一学生周强,回忆起自己高考后的状态,深感“惭愧”。他告诉记者,去年6月8日高考考完最后一科后,他就同同学狂欢了一夜;接下来的几个星期,他是“越来越管不住自己”:打游戏、上网看通宵电影、睡懒觉……
当时,他认为终于等到了“解放”的时候,应该把压抑了多年的压力全都释放出来。他已经无暇顾及自己到底考得怎么样,生活规律也全被打破。直到两个多月后他进入大学,才发现一切都HOLD不住了———因为暑假的过度放松,周强很长一段时间都跟不上大学紧张的学习节奏。特别在军训的那段时间,因生物钟没调整过来,他吃了不少苦头。
专家支招:别彻底丢掉书本
“放纵型考生在考生群体中占到相当大的比例。他们认为高考结束便意味着苦日子熬到头了,得好好犒劳一下自己,弥补自己这么多年来的艰苦奋斗,因此毫无节制地玩。”赵惠汝介绍,高考后考生平均每天的学习时间从原来的13小时下降为不到1小时,超过25%的考生高考后不再看书。许多家长也由考前的“严管”变为“不管”,所以就会出现很多孩子无节制地昼夜上网、聚会,甚至有些孩子还会酗酒。
而较合理的方式是,考虑跟家长或者同学做一个合适的、循序渐进的减压放松计划。如近几天可以去打打球,陪父母逛逛街,或者跟朋友聊聊天等。同时建议考生,考试结束后不要完全丢掉学习习惯,而应规划“调整性学习”,比如阅读文学作品等,为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做好准备。
抑郁型心理
失落之情一发不可收拾
孙斌是2019年参加高考的。高三时,他的学习成绩一直比较稳定,几次模考都过了上年一本线。
然而,真正上了“战场”,孙斌却因为紧张发挥失常。考完之后,他情绪非常低落,也不愿意和同学、老师交流,甚至整日将自己关在家里,哪儿都不去。父母去上班,家里只剩他一个人的时候,他便一遍又一遍地想着考试时的情景,不断地一遍又一遍地做着高考题目,想着一道道做错的题,失落之情一发不可收拾。
后来,在父母亲的努力下,孙斌上了一所二本学校,可由于没有进入理想的学校,他一直很不开心,他总担心周围同学看不起他,对自己的生活也很没信心,甚至有很多次都想到要自杀。
专家支招:要理性看待高考
“抑郁型考生的表现是吃不好、睡不好、情绪低落,有些还伴随出现强迫思维强迫行为,自怨自责。有的人甚至由于性格突然变得暴躁,让人觉得难以理喻,与家人争执中情绪一触即发,严重的会出现轻生念头,甚至采取轻生行为。”赵惠汝提醒这类考生,一定要理性看待高考,应该认识到人在情绪处于低落时,往往容易低估自己的实际水平。
在处理方式上,赵惠汝建议考生:第一不要怕别人说;第二要调整心态,学会主动和别人沟通,把自己负面的情绪表达出来,和父母、亲朋好友沟通。另外,还可以做一些自己有兴趣的事情分散一下注意力,让自己重新找到价值感。
茫然型心理
整天无所事事
正在一所高校就读的婷婷,在去年高考结束后“立志把长期缺失的觉都补回来,真是吃饱了就睡”,但过了几天,婷婷却发觉自己无所事事、心里空落落的。每天不是睡觉就是看电视,无所适从,时常茫然不知所措、百无聊赖。脱离了整天都面对习题的日子,婷婷觉得自己的智商降到了最低点,思维也变得迟钝起来。往日充实的学习生活云消雾散,仿佛一下子就失去了目标,找不到自己的方向。而婷婷的几个同学也都有这种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