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估分你属于哪一类? | 估分与焦虑
Hi,如果手机屏幕前的你是今年的高考考生,那么先恭喜你,高考终于结束了!
这么长时间以来紧张的备考一定把你累坏了,如今身上沉甸甸的担子总算放下来,可以睡一个满足的懒觉了。
可如果你说,明明考完了,可是并不轻松,心中的石头依然悬在那里。我们当然能够理解,对于社会上大多数人而言,讨论讨论高考语文作文题,回忆回忆当年考试的亲身经历,高考的热度便会渐渐褪去,下一次再关注时,应该是出成绩后大家望着各省市高考状元的分数唏嘘惊叹的时候。而对于很多考生而言,在这样一段考后的真空期内,很难完全放飞自我,面对未知的分数就像开盲盒,你不知道开出来的会是什么丑东西,只能不停默念,万一很好看呢。
但其实我们心中对考试的成绩会有一定的预期,即使没有核对答案估分,也仍然会对自己发挥的好坏有一定程度的感受。从小到大,这种感受伴随着一次又一次考试而来,也会形成一种规律性的稳定的趋势。
比如说,你可能会发现身边有这几类人。
第一类人总会高估自己的分数,每次考完走出考场信心十足,并擅长搞崩同学心态,当有人不会写某题时会说:“不是吧阿sir,还有人连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的吗?”成绩出来后却发现分数总比预期低,如果报复心重的同学想对其施加压力,建议指着ta的卷子说:“就这?”
第二类人总低估自己的分数,考完后垂头丧气,问起怎样,答曰:“考砸了,很多题都写不来。”试卷发下来,依旧高分。这件事很奇怪,旁人在事后甚至会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不明真相的群众将其称为“学霸的眼泪”。
第三类人是传说中的“预言家”,对自己的发挥非常有数,预测和实际的误差总能稳定在很小的区间内,甚至连语文作文分数都估的很准,很厉害,在用户调研的角度来看,很能从用户(改卷老师)的角度思考问题。
当然,也有人从不估分,也不透露自己的感受,面对他人的询问永远回答:“还行,就这样。”
以上是的四类考生的特点,相信你已经先对号入座了,甚至把身边的朋友同学也都归类了一遍。考后的状态永远是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同时也是影响考生情绪的来源之一:以为没有考好的失落,结果不确定的焦虑,成绩比预期高的惊喜......这些感受丰富而深刻,在经历重要的考试时,冲击力尤其猛烈,是使学生陷入考后焦虑的原因之一。
有人说,既然如此,那就不要估分,直接从源头上切断焦虑的根源。但这样做会有两个无法避免的问题,首先是我们的状态会受到元认知的监控,假如你在考英语的时候一篇文章没有读懂,导致几道题目都是半猜半蒙的,考后即使不核对答案,你依然觉得心里堵得慌。那是因为我们在考试时会感受到试题的难度,在不清楚答案的情况下,大脑依然会根据当前的发挥和以往的经验生成模糊的预测。其次是在面对不确定感的时候,人们会容易产生负性情绪,就好比很多病人不希望家人和医生对自己隐瞒病情,周旋徘徊在希望和绝望之间会产生沉重的心理负担。而估分,恰恰是可以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不确定感的途径。因此,假如有人和你倾诉考完后的焦虑,简单直白的安慰ta:“不要估分,也不要去想考试就好了。”这种回答能起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
@朕绘也
逃避无用,在考后这段时间里,如果你真的被焦虑的情绪束缚住了,那么不妨了解一下其中的心理过程,为自己的负面情绪找到源头。
Weinstein(1982)曾经在一项研究中发现,个体倾向于相信自己在未来更可能会经历积极事件,这种思维被称为乐观偏差,它揭露出人们往往会未来的事件产生过度自信的预测。通常而言有三种乐观偏差:自我提升,“我比爱因斯坦聪明”;控制幻想,“没有什么事是我办不到的”;不现实的乐观,“不学习我的未来也能一片光明”。放在考试情景中,则为考生常常会过高估计自己的成绩。在这里介绍过度自信的理论并不是想给估分高的考生浇冷水,过度自信虽然是一种错误的认知判断,但它同时也是对未来生活充满希望的展望,是一种“积极的错觉”,可以帮助人们保持愉悦并感到奋进,甚至产生自我提升的动力。假如大家都保持过度自信的话,考后焦虑的情况应该会很少见,但是出成绩后大概会哀鸿遍野。
相反,在小编我的身边常常更多出现的是一种“悲观偏差”的现象:在可接受的范围低估自己的成绩。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在生活中经历和习得的经验,考后有多自信,看到不如意的成绩时就有多失望,当经历过几次这样的状况后,我们便会渐渐学会改变,“假如我把分数估的低一些,即使成绩不好心里也有底,倘若分数高就是惊喜。”这很像锚定效应,在和父母的交流中很好用,不知觉中可以巧妙操控他们的情绪。此种心理可以看作个体形成的一种自我保护,是面对未知风险的退让和割舍,哲学一点的看待,是“倘若不经历狂喜,也会避免大悲的降临。”
究竟我们是过度自信还是过度悲观,具体到不同的人和情境又会有不同的结果。
事实上,在华东师大心理学教授邵志芳和庞维国(2019)的研究中,发现实际情况还比较复杂,比如学生们普遍会低估英语成绩,高估语文成绩,而对数学成绩的预测比较准确;尤其有意思的是,在高估语文成绩时出现了性别差异:男生高估的程度比女生要高。该研究是一项实时估分实验,即被试每做一题都估计该题得分率,是在不知道标准答案的基础上的预测。在这种情况下,考生们并没有展现出明显的过度自信偏差,是否存在这一偏差还要取决于不同科目答题任务的特点。仔细区分后我们会发现:数学试题往往需要严密的逻辑和格式化的步骤,学生能够清晰的意识到自己的思维流畅性和正确性,也能更有依据的进行判断;相比之下语文题更多的是考察学生主观的理解、概括和赏析能力,考生们往往都能自圆其说,自认为非常有道理,但实际上并不准确(非常离谱),而英语是第二语言,答题过程令人感受到较低的加工流畅性,遇到纠结的题目,即使考生回答正确,考生在“把握不大”的体验下容易做出偏低的估计。
与过度自信相关的理论和研究比较丰富,Peter等人(2004)的研究发现,外向的人更容易产生过度自信的心理。有研究者发现成绩较差的学生更容易高估自己的成绩(Klassen,2007)。也有的学者发现存在“困难-简单效应”:在困难的任务中,人们更倾向于高估自己的表现,而在简单任务中低估自己的表现。以及情绪等因素也会对我们的判断造成影响。
这些结果并不一定都准确符合你的情况,每个人面对不确定都有自己的一套思维模式和应对策略,没有绝对的高下和对错之分。但是介绍了那么多研究和理论,是想警醒大家:我们的感受很容易被影响,也并不准确,不要轻易的让考后的感受主导了自己的情绪,使自己陷入不必要的困苦当中。事实上,在等待结果的漫长过程中,考生对考分的纠结和周围人对考生的期待,都会让刚刚摆脱高考压力的考生们继而进入另一个心理压力期,容易出现焦虑自责、绝望迷茫、放纵等心理问题和情绪。
我们要面对的是最后的一纸分数,估分与否带来的焦虑源自我们对于真实成绩的期望。最终成绩高,之前的紧张都是虚惊一场;最终成绩差,先前的得意和期待也都是空欢喜。再往深了说,我们终究要面对的,是自己的期望中的自己和现实中的自己的矛盾,高考后的焦虑,也可以理解为“理想自我”要和“真实自我”进行的一次碰撞。
高考象征着命运的巨变,它的结果受到了整个社会的关注和我们内心的凝视,我们站在社会大舞台的闪光灯下,眼见风云千樯,一时间不知所措,以为这就是唯一的机会。结果究竟是现实辜负了野心,还是努力兑现了成功,每个人的答案不一样,最终走向不同的路。
要想摆脱考后焦虑,值得注意的方面有很多,核心的还是需要改变认知本身,换一个视角来看,高考可能并不会改变我们走的路。一直以来,我们踏上的可能是同一条路,是相信努力带来收获的乐观的路,还是不愿意付出行动的消极的路,路在脚下,需要个人自己做出选择。现实中的自己是否和理想中的自己有那么大的差距,也不会在高考就揭露答案,路还长,还需脚踏实地。
鼓励的话说太多就被当成了鸡汤,个人认知的改变也是在整个社会舆论和周遭环境改变的过程中潜移默化进行的,落实到实际生活中的小贴士,想要提醒各位:
假如你不是考生,请在和高考生沟通时谨慎的传达自己的观点,不轻易给他人制造压力;
假如你是考生,在这段时间里应当好好放松,但放松不意味着完全将自己的生活节奏打乱,通宵唱歌游戏,狂吃狂睡之后还是需要回归平稳,健康规律的生活也有助焦虑的应对和内心的平静。可以将时间投入其他有意义的事中,比如出去旅游等等,注入新鲜信息,让生活继续朝着自己期待的方向滚动。
最后再次恭喜各位高考结束,希望你能拥抱喜悲,不做过多停留,早日朝着自己的方向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