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大专不比本科差”?只要有一点希望,我劝你还是选择复读
高考的分数下来了。
看样子,我表弟今年是能走得掉了。
去年分数公布时,他没达到本科线。充其量,只是个好点的大专罢了。
拿到成绩后,全家人都知道他情绪低落,只能让他自己安静两天,平复下情绪。
但是自己人不说话,也总有那看热闹不嫌事大的。
也不知道是风凉话,还是马屁拍到了马腿上的街坊,总是劝他:好大专不比本科差。
说得就跟他们真懂似的。
刚开始,他们一家人都没往心里去。
但是,啥事你也扛不住别人天天说。
原本非本科不上的表弟,在“高四”的面前还是低下了头,准备去读大专。
听到消息后,我就立刻去了他们家,非得把这事给拧过来不可。
毕竟,我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但凡第二年有一点能考上本科的希望,也尽量不要去读大专。
01
专科也是大学,但大学不是专科
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那时大专生还和我们一样,能进入相同的大型国有企业工作。
有所不同的是,我们的晋升空间几乎上不封顶。
而他们,干到中层基本也就到头了。
本科和大专虽然都是大学,但是在我们谈话的时候,“大专不是大学”的潜台词,几乎渗透到了语言的习惯之中。
聊到学校的经历,我们张口习惯于说“大学时如何如何”,而他们却总说“我们大专时如何如何”。
甚至有一次有位大专生在使用了“大学”这个词的时候,在场的很多人都觉得十分别扭。
我毫无歧视学历的意思。
因为对于教育资源不发达的地区,能读个大专,本身就已经是佼佼者了。
如果给他们更好的学习环境,会有完全不同的结果。
可是现实不会给你找客观原因的理由。
3年后,当位居分公司中层,准备争取向分公司高层努力的本科生们争得头破血流的时候,那些大专生里,终于有人当上了工段长。
平心而论,在专业能力和为人处世上,他们根本就不比我们差。
但是中层岗位竞聘的条件要求上就赫然写着:全日制本科学历及以上。
至于大专学历,“特别优秀的,可酌情提名。”
你可能觉得这太残酷,太不公平。
虽然我算是“既得利益者”注意,但同样也有这样的想法。
但是学历的残酷,又何止这一条。
公务员考试最低学历就是本科;
研究生考试报名的最低学历,也是本科;
就连大城市的人才落户政策,在本科生增多的背景下,也保不齐会对大专生有着更严苛的要求。
而那些口口声声说“能力大于学历”的HR们,同样也会默默地直接把专科学历的简历,扔到垃圾桶。
虽然大专和本科都是大学,但现实告诉我们的是:大学,并不是大专。
02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有人说,先上大专,然后再专升本也可以。
理论上来说,确实可以。
但实际上,这可能比你读“高四”还难。
倒不是说专升本很难,而是当你的身边充斥着二三百分的同学时,比起置之死地而后生,你更可能遇到的状况是随波逐流,近墨者黑。
想要保持高三的学习状态,几乎不太可能。
高三的压力大,你至少还知道这是高考带给你的压力。
而专升本时的压力,你甚至说不出这压力到底从何而来。
因为这时的你,已经有退路了。
虽然这退路,大概率是一路坎坷。
但是当你不知道前路有多难的时候,你永远不会感受到那份刻骨的危机。
专升本未必比高考难,但变数,却一定比高考要多。
想要“曲线救国”的你,真的想好了吗?
03
捷径和荆棘
有人经常问我,考一个好大学的意义在哪。
我总是回答:获得一个大概率。
我不敢把话说得太满,因为高材生陨落、后进生逆袭的事例也偶有发生。
但是我们寒窗苦读,甚至一切的主动性行为,归根结底不都是为了增加得到某一个结果的概率吗。
诚然,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
但是没有人会和你强调,其他的路上,布满了你一辈子都不见得能逾越的鸿沟。
这条路,可能比高考要难多了。
“高考落榜,不代表人生落榜。”
话是没错,但纯属废话。
对于落榜生而言,此时需要的恐怕不是什么鸭血鸡汤,而是十字路口上的选择参考。
当然,如果你家里有矿,或者有什么值得拆的东西,以上建议均可以不做参考。
但是如果你也是普通家庭出身,那么请面对你今年高考的不完美,用一年的时间,为自己正名。
经历了“高四”洗礼的你,也会比大一刚结束的同学早一些懂得,高考不是结束,大学只是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