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交流群
集美大学全日制自考项目
华侨大学自考项目
2024福建高考交流群
高考网官方公众号
分享

养出高考状元的家庭,绝非偶然,教育方式出奇的一致

来源:尚恩教育时间:08-13

7月23日后,高考成绩揭晓,各省的高考状元陆续进入人们的视野,让瓜众们也跟着小小激动、励志了一番。

这些天之骄子们,苦读十几载,一朝成名天下知,“别人家的孩子们”着实让人羡慕,那么这些学霸们到底是怎么培养的呢?

有媒体曾经对全国68个高考状元的家庭做过采访,结果发现,天才根本不存在,这些牛娃们的父母早早就给孩子领到了起跑线上,他们的家庭教育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借鉴。

1、从小形成的阅读习惯

调查表明,80%以上的高考状元都保持着阅读的良好习惯,从世界名著到大家经典,是很多状元在采访中提到的阅读之路。

而阅读习惯的养成,与父母密不可分,很多孩子从出生起就接受了阅读的熏陶。

今年的考出罕见高分的湖北理科状元唐楚玥,从幼儿园起,父母就坚持给她读睡前故事了,养成阅读和作息规律的良好习惯。重庆理科状元谢欣颖,一岁开始,妈妈就开始给她订阅婴儿画报,买来各种绘本,最开始是听爸爸妈妈讲,后来是爸爸妈妈听她绘声绘色的复述。湖北文科状元刘雨桐,妈妈也是从出生后不久就开始给她读绘本,边看边指边读。

孩子阅读过的书与我们吃过的饭一样,它成为孩子身体的一部分,没有这些食物的营养,孩子就无法长大;读过的书也会融入孩子的生命,潜移默化中影响他们的思维,增长见识,指引行动。

2、学霸背后没有虎爸狼妈,只有尊重

学霸们对父母的形容普遍都是:很宽容,彼此信任,就像朋友一样。

湖南留守儿童钟芳蓉考出高分后报考北大考古系后,引起一片哗然,有讽刺女孩儿不谙世事的,有批评父母吃了没文化亏的,因为大家普遍认为“钱景”如此暗淡的专业不应该是她的选择。

钟芳蓉的爸爸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已经打听过这个专业是个冷门,不过他觉得比起赚很多的钱,让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才会让她开心。

正所谓大道无形,这位朴实的父亲说出来的话多少人能够真正理解?尤其是擅长替孩子做决定的父母,估计很难让孩子遵从自己的内心做选择吧。

河北高考状元邢雨菡的妈妈曾经说过,平时对女儿的学习要求严格,但是从来不会给她压力,不会设置一些条条框框去限制孩子,更不会用语言刺激。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过一段广为流传的话:

“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这充满诗情画意的诗句告诉我们:真正的教育是启蒙,是唤醒,是点燃,是得道。

3、他们热衷的并非学习本身,而是思考

安徽省理科状元董吉洋说道:享受学习才是最高境界。

状元们没有死读书的,他们都有着敏捷的思维,理科状元擅长逻辑与推理,文科状元博览群书、擅长表达,文化底蕴深厚,和不同的人交流也可以成为爱好。

而这种对知识的渴望、善于思考的习惯源自于父母在幼时的启发。

安徽状元孙萌的妈妈说:任何一个场景,我们会尽量带女儿去体验,让她写出的文字是有感而发,而不是胡乱编造。

4、只有人格独立才有前进的动力

养育孩子就像手中握着流沙,攥得越紧,手中的沙子越少,反之,如果松松的捧着,反而会让更多的沙子安然的停留在手中。

学会放手,你会发现孩子比我们想象中厉害得多。

几乎所有的状元父母都提到一点: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孩子从小就具有独立性。

一名清华的高材生在采访中说道,是妈妈爸爸的尊重与放手,让我学会了遇到事情从不逃避,积极面对,主动思考。

5、拥有一本错题集,让错误越来越少

90%以上的状元反对“题海战术”,而99%的人都会整理一本错题集。

学习需要勤奋,但是盲目的勤奋却不会出成绩。北京状元梁思齐说,自己学习效率非常高,所以平常有很多时间放松。学习提前规划好,学起来就不会那么吃力。

做题应该保质保量,把不同题型总结提炼出来,错误的之处整理出错题集,找到盲点,学习起来就会事半功倍。

6、深受父母影响,父母才是孩子真正的起跑线

安徽状元董吉洋说:我也有厌学的时候,每当我不想看书时,爸爸妈妈也不会说什么,只是默默把电视关掉,然后看书,我也就不好意思偷懒了。

有多少父母自己不努力,却努力的培养孩子,告诉孩子要争气。

真正拼搏奋斗过的父母,一定不会将自己实现不了的梦想,寄托在孩子身上,而是会让孩子看到自己努力的样子。

说到底,教育拼的就是父母,但并不是比拼财力和资源,而是父母的观念、意识以及生活方式。

孩子未必喜欢听你的话,但是一定会模仿你的一言一行。想养出“别人家的孩子”,不妨努力成为“别人家的父母”。

责任编辑:yl

相关推荐

查看更多>>

高考聚焦

aaa
×

添加老师微信咨询,添加时请备注姓名、年龄。

复制微信号:18960750936
×

添加老师免费咨询,添加时请备注姓名、年龄。

复制微信号:fjgkw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