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大学
集美大学
福州工商学院
闽南理工学院
2024福建高考交流群
高考网官方公众号
分享

北华大学6位校史人物入选全国著名抗日英烈名录

来源:北华大学时间:11-04

今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纪念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事务部于9月2日公布第三批185名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体名录,我校校史人物姬兴周入选。至此,我校入选全国著名抗日英烈名录的校史人物已达6位。

此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于2014年8月、2015年8月分别公布了第一批、第二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我校校史人物宋铁岩、曹国安、姚新一、张耕野、胡乃超名列其中。

这6位校史人物均曾就读于吉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北华大学合并组建前原四校之一吉林师范学院的前身),是我校早期校友的杰出代表。在抗日战场中,他们表现出坚定的信仰信念、高尚的爱国情操和伟大的牺牲精神。

曹国安(1900—1936),原名于德峻,曾用名于学韬,吉林永吉人。1922年考入吉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25年8月考入山东军政大学,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二军南满游击总队迫击炮大队长、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三团政治委员、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第二师师长兼政治委员。1936年12月在临江县七道沟抗击日伪军战斗中壮烈牺牲。

宋铁岩(1909—1937),原名孙肃先,字晓天,吉林永吉人。1925年秋考入吉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31年春考入北平中国大学,其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南满游击队政委、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政治部主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政治部主任。1937年2月在本溪与敌人战斗中壮烈牺牲。

张耕野(1901—1938),原名张宗儒,吉林双城人(现属黑龙江)。1924年考入吉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初中教员理科班,毕业后到佳木斯从事革命工作,历任中学教师、中学党支部书记、区委书记、中共佳木斯市委组织部长。1938年10月,在为抗联部队筹集给养途中遭日军袭击,壮烈牺牲。

姚新一(1907—1939),原名唐吉昆,曾用名唐九英、字瑶圃,吉林永吉人。1925考入吉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初中教员文科专修班,1929年考入北平弘达学院,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在依兰县创建第一个党支部,历任依兰县首届区委书记和县委书记、吉东省委任秘书长、省委机关《救国时报》和《前哨》编委主任和主笔。1939年2月在牡丹江与日伪作战中壮烈牺牲。

胡乃超(1912—1944),原名李树馨,又名李铁英,吉林德惠人。1930年由长春自强中学考入吉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九一八”事变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1933年2月加入青年团,3月转为中共党员。同年10月到北平东北大学读书。1937年转入东北军,后任人民自卫军纠察队长、特务团长,八路军第三纵队27大队大队长,八路军冀鲁豫军区第一分区第21团副团长、团长,冀鲁豫军区第九分区参谋长。1944年5月,在与敌人交战中受伤感染,壮烈牺牲。

姬兴周(1909—1942),原名姬兴国、纪守先,曾用名李宏义、李晋延、李一飞、崔惠民、李包子、李益民、鲁包特、瓦尼亚、王益民、李景春、张守义、李惠民等,吉林伊通人。1928年考入吉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九一八”事变后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1933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赴苏联参加情报工作学习班,回国后参加“国际对日谋略纵火团”,并担任在华总负责人,数十次破坏日军重要军事设施,被誉为“抗日火神”。1940年8月被日本关东州厅警察部逮捕,1942年12月英勇就义。

责任编辑:jl010

相关推荐

查看更多>>

高考聚焦

aaa
×

添加老师微信咨询,添加时请备注姓名、年龄。

复制微信号:18960750936
×

添加老师免费咨询,添加时请备注姓名、年龄。

复制微信号:fjgkw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