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大学
集美大学
福州工商学院
闽南理工学院
2024福建高考交流群
高考网官方公众号
分享

【五个融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培养全面发展的未来科学家

来源:中山大学时间:06-08

在“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人才培养目标引领下,物理与天文学院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未来科学家,全面推动“五个融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德育与智育融合

学院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始终把立德树人内化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各环节,全面落实到质量标准、课程教学、实践活动和文化育人中。

课程思政:以课程为载体,寓德育于课程,专门成立“课程思政教研室 ”,常态化开展教师思政教育,强化每一位教师的立德树人意识,充分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思想价值融入知识体系,着力打造课程思政示范课,培养课程思政优秀教师。

专业思政:以专业为载体,发掘专业特点和优势,开展入学第一课、思政第一课、教师党建、学生党建等主题活动,通过专业核心价值体系引领,贯通教育教学全过程、全要素的融合设计,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与发展,形成特色鲜明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学科与专业融合

物理与天文学院的学科与物理学院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学院主要学科发展方向包括:引力物理、精密测量物理、原子分子物理、理论物理、天文学、宇宙学、空间科学技术等,学院的科学研究以及人才引进,都聚焦在这些领域,学科与专业高度契合,融合度很高。

专业办学强化学科支撑:通过开展天琴计划引力波空间探测大科学工程计划,物理学与天文学两个学科之间相互促进和配合,成为一个整体,专业发展具有明显的优势。

依托学科优化课程体系设计:学院的专业基础课设置紧密围绕物理学与天文学两大一级学科,合理设置物理学与天文学共通的基础课程(前2个学年),包括了必要的高等数学课程以及所有普通物理课程和基础物理实验课程。在分流后(后2个学年)为拓展学生视野,设置了充分的选修课供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来选择专业提升课程。

依托一流学科打造一流专业:学院的长期发展规划是“建设世界一流理科学院”,支撑物理学和天文学两个一级学科和专业,积极与南校园物理学院一起建设一流物理学专业,同时按一流标准建设发展天文学专业。

发挥学科优势,优化拔尖人才培养:学院充分发挥物理学学科优势,制定物理学强基计划培养方案,构建分阶段、分层次、立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本科阶段培养目标为“强基础、育情怀、进前沿”,硕博阶段培养目标为“求创新、担使命、克难关”,打造“本-硕-博”贯通的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优秀的人才。

统筹教研室建设和学科建设:为提升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促进本科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院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将原来8个教研室调整为11个教研室,增加课程思政教研室,每个教研室负责的课程更为合适和科学。同时,教研室通过集体备课、听课、传帮带等教研活动,不断激发一线教师们的教学热情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科研与教学融合

科教融合、科研育人是一流大学办学治校的重要理念之一,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用最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学院2020年教授(不含退休人员)给本科生上课率100%,推动资深教授讲授专业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选拔优秀的青年教师担任本科生班主任,为学生提供学业指导。

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教学内容:学院开设反映学科发展前沿和新兴方向的课程,将学术训练融进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学院设置课程《物理学前沿》、《天文学与空间科学前沿》,邀请不同的教授专家,以最新的科学前沿成果作为课程教学内容主题,给本科生讲授,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

科学研究方法转化为教学手段:开展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推进虚拟仿真实践教学项目建设。学院2020年上半年的毕业班专业实习,因疫情影响无法线下集中安排实践,通过微重力液体力学等虚拟仿真实践项目进行线上实践,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索兴趣。

拓展研究性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学院结合物理学和天文学的专业学习需求,多次组织学生参观天琴计划激光测距台站,推动学生走进科研场所,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实践。同时,各科研实验室(非涉密)也面向本科生开放,吸引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提高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

建立学生参与科研训练项目制度:鼓励学生创新性、探究性学习。学院实施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学生从二年级开始接触早期科研,目前已发表的高水平学术论文达11篇。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全部面向教师征集,大部分选题来自教师科研项目中的课题,供学生和导师进行双向选择,不断提高毕业论文与综合训练的质量。

本科生培养与研究生培养融合

本科生和研究生相互融合与贯通培养,使两个不同的教育阶段相互衔接,让学生进入足够的培养周期。

本硕博一体化课程设计:学院已构建本硕博打通的人才培养体系和课程体系,在本科高年级阶段设置研究生课程(本硕共享),引导学有余力的学生提前修读部分硕士课程。在2020级物理学大类培养方案中,物理学专业本硕共享课程设置为12门,天文学专业本硕共享课程设置为10门。

学业辅导、价值引领:学院成立学生发展中心,采用师生午餐会、升学深造宣讲会、专业课程辅导、学习经验分享会等各种方式引导学生做好学业发展规划,鼓励学生选择进一步深造。

营造本科生-研究生贯通培养的浓厚氛围:从大一开始即建立班级学生评估表,逐一落实学生升学深造意向,动态更新学生信息台账,有针对性地开展保研分享、留学指引、考研辅导、模拟面试、调剂指导等,从全面导学、精准助学到主动促学,为学生继续深造营造良好环境。

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融合

紧扣第一课堂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学院围绕第一课堂专业学习与学术研究,分层次开展第二课堂活动。通过举办互助读书会、课程辅导、学术前沿讲座等活动,全方位激发学生浓厚学科兴趣,坚定学科志向;通过开展物理天文科普节、逐日摘星天文观测活动,本科生文献阅读比赛、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模拟赛、华南地区大学生天文知识竞赛等,鼓励学生将专业知识灵活运用,并在实践中巩固发展。

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工作队伍联动配合:充分调动青年教师专职辅导员、班主任、专任教师的积极性,做好导学、促学、奖学、助学工作。积极支持和鼓励高水平教师参与指导第二课堂活动等。

建立健全就业与人才培养联动机制:加强对毕业生去向、就业状况、发展动向的跟踪调查,开展毕业生满意度调查、专业人才需求分析预测,深入研究、及时反馈,以反馈结果推动人才培养改革。

以第二课堂为牵引推动五育融合贯通:组织青马学堂、院长书记午餐会、“追寻红色足迹、读懂中国发展”红色教育考察和“爱国力行、共抗疫情”等主题实践教育活动,学术道德讲座、科普志愿服务等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领,积极拓展德育教育;成立学生羽毛球队等7支体育院队,组织本科生积极参与校级体育赛事,经常性开展夜跑、体育锻炼打卡等活动,努力提升本科生体测合格率、优良率;依托“科学与人文”系列讲座开展艺术教育;通过日常劳动、志愿服务、勤工俭学、技能培养、宿舍文化节等第二课堂活动着力补充劳动教育的实践性内容等。

责任编辑:gd001

相关推荐

查看更多>>

高考聚焦

aaa
×

添加老师微信咨询,添加时请备注姓名、年龄。

复制微信号:18960750936
×

添加老师免费咨询,添加时请备注姓名、年龄。

复制微信号:fjgkw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