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报道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
2022年6月23日,《中国教育报》以《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深入实施“五项计划”》为题报道我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实施“领航计划”“传承计划”“提升计划”“筑梦计划”“融入计划”等五项计划,以高质量党建为引领,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具体刊文如下: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深入实施“五项计划”
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党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深入实施“领航计划”“传承计划”“提升计划”“筑梦计划”“融入计划”等五项计划,以高质量党建为引领,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实施“领航计划”,把牢办学方向,筑牢思想根基
学校党委始终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建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为主题,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磅礴精神力量,实施“领航计划”。一是以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为抓手,修订完善校内决策制度,把准办学治校方向,加强和改进学校党的建设工作,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二是以系统思维推动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开展“党建+”活动、“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队伍的培育工程等,让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疫情防控等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实现互融互促。三是以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基础,建强“三懂四会五过硬”的基层党建队伍为抓手,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动员能力,开展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推动基层党组织强化责任担当,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引领广大党员和师生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建设特色鲜明的一流应用型大学目标上来。学校各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达100%,近年来学校多个党组织多次荣获四川省高校优秀服务型党组织、四川省高校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中核集团优秀党支部、四川省国防科技工业先进基层党组织等。
二、实施“传承计划”,打造特色阵地,激发党建活力
学校党委历来重视党建阵地打造,在建设好传统阵地的基础上,学校作为创建在中国受控核聚变事业发源地的高校,肩负传承弘扬核工业红色基因的神圣使命,建设红色高地,让红色基因嵌入师生血脉,实施“传承计划”。一是以位于学校中国核聚变博物馆内的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首座受控核聚变研究旧址为重要依托,打造红色阵地,并深入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主题教育,开展特色党日、红色研学、功勋人物宣讲、红色故事传承等特色活动。二是围绕我国核工业发展史、核聚变发展史,组织党员师生编排大型话剧《核梦开始的地方》《聚变》以及短剧《等待》《诞生》等,登陆校内外各大剧场展演,传承和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核工业精神。三是邀请核工业老专家来校讲党史、建立网上党建书屋、拍摄微党课微视频、打造校内红色院线,并结合各类新媒体、AR、VR、全息投影等技术在红色阵地建设中的应用,实现了“沉浸式”“互动式”“体验式”学习教育,大力营造传承核工业红色基因的校园育人氛围,激发了党建新活力。学校中国核聚变博物馆先后获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第三批国家工业遗产、首批中央企业工业文化遗产、中核集团首批党性教育基地、四川省党史教育基地、四川省首批中小学红色教育研学实践基地等;编排的话剧先后荣获四川省高校大学生艺术节展演“最佳短剧奖”、中核集团“最佳编剧奖”等;学校党建活动多次被人民网、新华社、学习强国等国家及省市主流媒体宣传报道。
三、实施“提升计划”,建强教师队伍,凝聚发展后劲
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党委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树立“人才强校”核心理念,大力实施“提升计划”。一是成立学校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系列激励措施,吸引高层次人才,调动教师积极性,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综合素质,打造了1200余人的专家教师队伍,其中副教授以上高级职称及博士、硕士学位教师占教师总数87.5%。二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把落实师德师风作为教师队伍评价的第一标准,出台师德考核办法和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办法,实行教师评优、职称评聘、绩效考核等重大事项师德师风评价前置,开展师德师风警示教育活动和“教书育人模范”“优秀教师”等典型评选活动。三是学校从国内著名高校、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核工业系统及国有企事业单位等聘请了一大批富有教学、科研经验的院士、教授为学科带头人,形成了老中青结合,结构合理,德业并进的优秀师资队伍。学校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成绩斐然,位居同类高校前列。
四、实施“筑梦计划”,落实为党育人,实现为国育才
学校党委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学生深怀爱国之心、砥砺报国之志,汇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智慧和力量,实施“筑梦计划”。一是统筹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紧抓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和课堂教学“主渠道”,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推动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奏响思政育人“主旋律”,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二是继续加强优质教学平台建设,已建成工程训练中心、核工程与核技术实验教学中心、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先进制造技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艺术实验教学中心等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搭建了高端平台。学校开设了考研专题辅导班,在图书馆设置了考研专区,智能化图书馆纸质藏书和电子图书丰富,达300余万册,为学生继续深造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学校已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省级绿化模范先进学校、省级园林式单位等多项荣誉,彰显了环境育人特色。三是努力实现学生好就业就好业,学校利用独有的核工业背景,在中国核工业国家实验室及大中型企业建立就业实习基地,与多家核电站签订用人协议,向核工业系统输送大量的优秀人才。在珠江、长江三角洲建立实习及就业办事处,与百余家知名企事业单位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设立企业奖学金、举办各类供需见面会,多渠道搭建就业平台,拓宽就业途径,实现学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学校学子家国情怀浓郁,大批学子积极投身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国防建设等。近三年,毕业生考取国内外著名大学研究生千余人,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杯智能汽车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创业综合模拟大赛等大赛中,荣获国家级奖项200余项,学校在400余所全国民办学校及独立学院学科竞赛榜单中,连续四年稳居前二十位。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连年保持在95%以上,部分专业达100%,倍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学校先后荣获“全国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竞争力20强”“全国职业核心能力优秀单位”“全国最具社会满意度示范院校” “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
五、实施“融入计划”,助力行业地方发展,彰显责任担当
学校坚持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充分依托中核集团入选国家产教融合型企业名单及中核集团与四川省人民政府的战略合作,结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家战略优势,学校因势利导、主动作为,主动服务和深度融入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施“融入计划”。一是学校以被列入中核集团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发展规划为契机,与中核集团下属数十家单位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通过引企入教和外派交流,建强双师型教学团队,开展定制教学和定向人才培养。二是学校通过与地方政府签订校地合作协议,共建“技术转移中心”“公共监测服务平台”“数字化产教融合基地”等,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电子商务乐支付平台”“国际电商城”等平台建设。三是成立了“核工程与高新技术研究所”“物联网技术与应用研究所”“等离子体技术工程中心”等研发平台,并且学校在中核集团的大力支持下,教师参与到国际合作科研项目“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当中。同时,学校党委充分发挥央企背景和高校智库优势,主动履行社会责任,第八届亚太等离子体输运物理国际会议、第一届中国磁约束聚变能大会、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集成工程设计大会等国际国内高端会议相继在学校召开;学校师生在四川省旅博会、茶博会等大型活动志愿服务中频展风采。在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中,学校积极响应中核集团和省教育主管部门号召,与宁夏同心县、重庆石柱县、四川稻城县、雅江县共推产业扶贫、教育扶贫、乡村振兴,学校驻村干部多次受到上级单位表彰,尽显责任与担当。近三年来,学校教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国防预研、核能开发项目、西物创新行动人才金字塔项目以及各类纵横向科研项目近200项,与地方大中型企业、研究所成功对接项目50余项,获授权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240余项,直接服务核工业行业和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有效促进了产教研深度融合。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作为核工业特色普通本科高等学校,立足“两个大局”,胸怀“国之大者”,坚持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努力践行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的使命与担当,紧紧围绕建设特色鲜明的一流应用型大学任务目标,统筹推进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努力创造无愧于新时代的光辉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