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医药学院让科学创新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湖南医药学院创新实验班科研育人工作纪实
孟子曾云: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乃天下三大乐事之一。
但英才不是天生的,是教育出来的。怎么教育出英才?这是每所学校和每个教师的使命和职责。
湖南医药学院升本后,实现了学校建设发展的大跨越,但怎样才能把本科生培养好?特别是对医学生要求越来越高、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时代背景下,本科生如果想读研继续深造,他们该怎么办?老师们又能为他们做些什么?”
不谋万世者不能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能谋一隅。在湖南医药学院领导班子和老师看来,大学的人才培养必须及早谋划,放眼全局。在这样的思路下,学校决定在2015级本科临床专业学生中成立创新实验班,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并由王光伟教授担任主要负责人。
提及创新实验班,王光伟打开了话匣子:“以前在其它高校、医院工作的时候,我就对于医学基础研究和临床需求脱节这一普遍现象感到痛心,从事基础研究的科研工作者很多不知道临床上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不少临床大夫们又不太会用基础的科研手段来解决临床问题,也很少有时间做科研,我觉得如果能从临床上发现问题,然后通过科研手段解决这些问题,再推广到临床上去应用,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将会有一个质的飞跃。”他表示,在学校第一批临床医学专业的本科学生里组建创新实验班,再让这个班带动整个年级、甚至学校的科研创新氛围,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也能扎实推进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创新实验班的同学和老师在一起
王光伟教授带领创新实验班的学生做实验
为此,创新实验班坚持“一个目标、两个核心、三个早期、四个能力、五个联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一个目标”是培养德才兼备的新时代本科层次创新型医学人才;“两个核心”是培养科研创新思维、塑造科研创新人格;“三个早期”是早期学习医学英语、早期接触科研文献、早期开展科学实验;“四个能力”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获得科研创新能力;“五个联合”指公共英语与专业英语联合、专业课程与前沿知识联合、专业实践与科学实践联合、临床思维与创新思维联合、科研创新人格与医学人文素养联合。
创新实验班内部成立科研兴趣学习小组,以老带新、学生领班,加强新老学生交流。同时开展多种形式的科研学术活动和开展大型文献讲座,鼓励支持学生参与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及教师科研项目等科研实践活动。并实行每周一总结,每月一测评,每学期一考评,每年一考核的制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紧迫感。
7年来,创新实验班硕果累累。截至目前,湖南医药学院首批创新实验班90名学生中有35人考上研究生;在实验班的带动下,2021年临床医学专业有205人考上研究生,其中多名学生被北京协和医学院、复旦大学、中山大学、中南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录取。创新实验班学生5年内累计获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国家级立项7项、获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省级立项31项,获“挑战杯”湖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2项,在专业学术期刊上已参与发表科研论文及综述10余篇;1名同学获得“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称号,是当年湖南省内获得该荣誉的唯一本科生;6名试验班学生凭借厚实的科创成绩成功入选湖南省科技厅组织的“2018年湖南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菁英培育计划”,赴德国和美国学习……7年来,在老师的带领下,学校采取多举措提升科研育人实效,不断挖掘学生潜能,将学生初步培养成具有医学精英潜在素质的人才。
“我们点燃的星星之火,将来一定会形成燎原之势。”王光伟说现在学校每年有数千毕业生,有几百人考上硕士研究生,这些硕士今后还会有一批人考上博士。长年累计下来,通过科研锻炼和社会实践,一定会冒出一些在医学领域的拔尖者,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