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越来越多的大学都在实行三学期制?
近些年,不少实行三学期制的高校迎来了夏季学期。比如,湖南财政经济学院2021-2022学年第三学期暑期课程教学在6月22日拉开序幕;中国政法大学今年夏季学期时间为7月4日—7月29日……
据了解,多学期制是国际一流大学普遍采用的教学制度,近年来,我国部分高校陆续实行三学期制,时间大致在每年6月下旬至7月下旬,利用3-5个教学周,组织开展小学期教学活动。第三学期课程开设目前大多以讲座为主,也有部分高校利用第三学期开展专业实习、创新创业实践、学科竞赛培训、辅修、重修等教学活动。
三学期制,高校也有不同
在我国,高校普遍实行“两学期制”,而“三学期制”是国际高等教育界的通行学制。“三学期制”通过缩短教学周期,增加学期数量,来减轻由于学期过长带来的疲劳,有利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保持思维活跃度和敏感度,让学生有更多自我学习、自我思考、自我发展的空间。
如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等在内的不少高校都已实行“三学期制”。虽然如此,但具体到各高校,这个制度的具体实施也各有不用。
上海大学是全国最早实行“三学期制”的高校之一,说是三学期其实也是四学期。在上海大学共有秋、冬、春三个理论教学学期,和一个实践教学学期,即夏季学期。每个理论教学学期内10周为理论教学,1.5周考试。
广西大学采用“两长一短”的学期设置模式,即秋季长学期18周,上课周数16.5周+考试周1.5周;春季长学期18周,上课周数16.5周+考试周1.5周;夏季短学期约4周,上课周数4周,短学期考试安排在下一个学期开学前2-3天。
除了学期的设置外,小学期的教学内容也有不用。
广西大学从2020—2021学年开始试行“三学期制”,将重修课程、通识选修课程、课程设计、实验实践课程、本硕贯通课程、研修课程、学术讲座以及1.5及以下学分的专业选修课程等放在短学期。
太原理工大学2021年暑假小学期则分年级、分层次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针对大一新生以强化英语应用能力为主,形成了外教主讲、国际留学生助教、外语专业研究生辅导三位一体的课堂教学模式。
三学期制有什么好处?
武汉大学18年实行三学期制,其中招生政策介绍实行“三学期”制首先给学生带来的变化是开拓其国际视野,增加学生国际交流机会,实行三学期制后,可以在此期间开设国际化课程,让学生在武大校园中就能汲取到国际学术营养;其次是让学生拥有更为丰富的教学资源,特别是课程资源。学生可以自主安排整个大学期间的学习计划,选择感兴趣的课程;而且学校可以更好地集中时间安排创新创业教育,让学生进行实习实训和创新创业实践。
广西大学也曾提到将长学期的稳定性、连续性与短学期的灵活性、自主性相结合,建立多层次多类型多元化课程体系,可以给学生以更加弹性的学习空间。
此外,广西大学把“三学期制”中的短学期单独管理,长短学期分阶段分类型开展教学工作,短学期主要开设重修课程、通识选修课、专业选修课、课程设计、实验实习、实践课程、本硕贯通课程等。在短学期开设重修课程,解决重修生因课程冲突无法跟班听课,给他们提供集中精力重修课程的条件;其他课程放在短学期,既有利于长学期集中精力学习专业核心课程,又有利于在短学期集中学习其他课程和实习等。
三学期制,注意调整
当然,三学期制也对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课程建设提出更高要求,若不重视教学质量,不加强夏季学期的课程建设,那么,缩短春秋学期,则可能会引发教学质量下降的疑虑。
有网友表示,三学期制的小学期短期内集中教学不仅会给学生带来学习压力,对任课教师来说也不轻松。教师需要给学生布置作业,并及时评价与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可频繁给学生布置作业,考试测验又可能会让学生感到仓促,学习过程也被拆解得支离破碎。怎么办?
对此,在短期课程的考试中,或许可以更注重考查知识技能综合应用,减少对记忆的考查。也可以使用其他类型的评估代替常规的考试。比如可以更多地采用写小论文、讨论与辩论、形成性测验、同辈评价之类的形式,尽量避免给学生留大作业、写长论文,这样既减轻学生的作业压力,也不会耗费教师太多精力批改作业。还有一种方式是可以设计一个大的考核项目,并将其根据学习目标拆解成几个小项目置于课程教学的不同阶段,可能更利于学生有效完成。
此外,针对短期课程集中学习可能导致的学生课内外学业压力大的问题,教师也可以通过调整学习时间来解决。国外有大学的教学中心为教师准备了一个教学计划供教师参考。例如在为期5周的教学周期中,如果是1门1学分的课程,建议每周安排2.5小时用于教师教学,学生课外作业时间控制在5小时。如果是一门3学分的课程,那么推荐每周教师教学时间为7.5小时,留给学生完成课外作业的时间控制在15小时。
本文内容由湖南高考早知道综合整理,来源:麦可思研究综合自光明日报、新华社、各学校网站(微信公众号)、湖南省教育厅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