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一、专业介绍
【专业简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育专业(对口)是根据近年来职业技术和IT行业发展对计算机技术人才的巨大需求而设置的。该专业隶属河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2005年被省教育厅批准立项建设,同年开始招收本科生60人。从2013级开始每年招生规模为90人。
本专业按照教学改革必须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必须适应社会对人才基本需求的原则,打破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新途径,促进学生知识、素质、能力的协调发展。尤其是针对目前就业形势严峻的现实,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对学生职业规划的引导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经过10多年的建设,本专业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积累了较好的专业建设经验。
本专业坚持面向社会,开放办学,广泛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先后与多家公司成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连续参加3届全国大学生信息技术水平大赛并获得优异成绩。我专业坚持每年选派教师到国内重点高校学习深造或短期培训,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
目前,本专业在校生人数达到300余人,毕业生共1000余人顺利毕业,其中约有5%的学生考取了本校,林业等高校的研究生;历届毕业生就业率在95%以上,有些毕业生从事计算机教育工作,充实了中职计算机教育专业师资力量,其余部分毕业生应聘到银行,电信等行业,在北京、天津等经济发达地区的计算机公司、网络公司等企业就业。
本专业共有教师19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5人,讲师12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3人,具有硕士学位13人。本专业已逐渐形成了一支具有一定教学和科研实力的师资队伍,教师学缘结构合理。近三年来,本专业教师积极开展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及科学研究。公开出版各类教材1部,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5篇;完成教学研究项目2项,其中省级教研项目2项;在科研方面,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纵横向项目3项,承担100万元以上横向科研课题2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其中SCI、EI检索10篇。
【教学条件】
本专业教学基础设施齐全,建有完善的教学、实验和实习场所。现有软件、硬件、基础三个教研室。设有机教一体化实验室、嵌入式实验室、网络布线实训室、云计算等8个实验、实训室。同时与两家科技公司建立了稳定密切的合作关系,有两个校内实习基地,满足了本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
本专业具有较好的教学科研条件。可供学生实验用计算机超过300台,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已超过800多万元,专业图书与网络资源丰富,能够满足教师教学、科研和学生专业学习的需要。
二、培养目标
1、知识目标
本专业以国家政策为依托,依据学院以“突出和发展职业教育特色,加强和优化师范教育功能,注重和强化应用技能培养”的办学指导思想,面向IT人才市场,按社会需求,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确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育专业的专业定位为:积极推行“宽口径、厚基础、强素质、重应用”的培养模式,立足实践技能强,基础理论扎实,培养具有创新意识、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软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专业知识的中高等职业教育“双师型”师资和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2、能力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能够在企事业单位、教育单位从事计算机开发维护、网站建设与维护以及计算机教学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面向企业级应用的熟悉软件项目开发的中高级软硬件开发人员。
(1)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本专业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与应用;
(2)掌握较强的计算机软件开发与设计的能力,具有组织开发和管理、处理开发和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
(3)掌握计算机网络设备的操作与维护技能,以及计算机网络设备调试与维护的高级操作技能,并取得相关工种的高级职业资格证书;
(4)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良好的科学素养;
(5)掌握从事职业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在中等职业学校从事理论和实践教学的能力;
(6)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一定的生产组织管理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三、主干课程
1、专业主干课程
本专业课程主要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软件方向课程和硬件方向课程等四个模块。
基础课程包括《高等数学》,《C语言程序设计》,《电路基础》,《离散数学》,《线性代数》;专业基础课包括《数据结构》,《数字电子技术》,《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计算机网络》,《编译原理》,等课程;软件方向课程包括《VB.Net程序设计》,《VC++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HTML》,《XML》,《C#程序设计》,《J2EE企业级开发》,《软件工程》等课程;硬件方向课程包括《计算组成原理》,《嵌入式应用》,《数字通信基础》,《EDA电子设计》等课程。
2、专业主要实践环节
本专业的专业实验开出率达到100%,并有一门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既有验证性实验又有综合性实验,既能够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又能够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各年级均有见习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性内容,效果良好。在我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目前开设的主干课程中,每门课都设计了相应的实践内容,分成多个实践环节贯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分别实现特定的教学要求,其中包括: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以及学生课外创新实验等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实践教学活动.这些实践环节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就业与深造
【就业形势】
21世纪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信息化建设已成为社会发展与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领域,信息产业的发展速度和经济规模已跃居全国工业前列,政府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公众信息消费水平和应用能力等的快速发展都表明和彰显了对信息技术和信息技术人才的巨大需求。面对国际社会的巨大挑战,河北省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从河北发展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国家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河北省在信息技术领域具备加快发展的基础。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需求量大,近些年我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
【就业方向】
近些年学生主要在北京、天津等信息技术发达的一线城市就业。就业单位包括中科软、联想、搜狐、苏宁电器等企业。毕业生主要从事软件开发、嵌入式系统开发和网络与信息安全方面的工作,毕业生的知识和能力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深造方向】
毕业生中每年都有约5%的学生考取研究生,进一步深造。其中不乏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著名学府。考取的研究方向有信息学、密码学、计算机科学、软件科学等方向。进一步深造的同学由于具有良好的实践能力,在研究生阶段能够很快进入科研项目,得到了导师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