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招!这些大学和专业已“消失”!
近年来,一些高校专业相继被停招,引发关注。一些专业被频频亮“红牌”甚至停招,一些高校也因为各种原因而“消失”。
近3年有多所高校“消失”
在近几年的高校发展中,特别是从2020年之后掀起的高校转设浪潮后,一些独立院校只有两个选择,要么与其他学校合并,要么就是自己形成一个独立的学校。如果选择与其他学校合并,那么就意味着自己的学校要被其他学校所接纳,本身的院校将不复存在,在历史上被除名,也就是“消失”了。
那在近几年里面,有哪些学校是因为从独立学院转设为民办或与其他高校合并转设而导致“消失”的呢?
注:以下为不完全统计。
高校停止办学
1.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这所学校是一所在独立学院里面非常有名的学校,从这个学校成立以来,该学校就拒绝二本以下的招生,他们所打造的一直都是高水平人才的教育理念。也以这所学校为基础,学校附属之下还有几所高中和小学,不过这所学校停止办学,开始合并之后对于学生来说是有好处的。
因为在停止办学之前,这所学校其实与原学校北京师范大学并没有很多的关联,因为距离的原因,他们共享的师资资源其实是非常少的,不过在合并之后,这所学校的学生将转入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继续深造,他们能够拥有更多的北京师范大学教学资源和信息,还有设备设施条件。
不过之所以他们能转向更好的学校,原因也在于这所独立学院接收的学生,是以本科一批线录取过来的学生,他们基础很好,学校不会让他们得不到好的教育资源和条件,因此也尽力给了他们更好的发展方向。这所学校是非常有名的一所学校,不过也无法抵抗教育的改革,从2019年开始,便开始减少招生调整招生计划,在2021年就不再招生了,2024年取消院校,然后该学校被作为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
2.南京大学金陵学院
这所学校创办于1998年,这是由南京大学创办的一所优秀的独立院校,他拥有着强大的教学资源,并且有十分创新的办学机制和教学模式,这所高校还被誉为南京最美十所高校之一。
该学校的主张是要打造应用型人才,以应用型人才为发力点,开办自己的教学方针,南京大学金陵学院的毕业生,毕业后任职的学校大多数都是高层次学校的,大部分毕业生都进入了国家的顶级学府,或者是国外的高等院校。
他非常重视于其他学校的国际交流,与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办学合作关系,加强学生们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们的交流能力。在2020年的时候,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发布了自己的情况,说明本年度开始停止招生,2022年的时候,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将换一个地方继续自己的办学,2023年这所学校就开始停止办学,完成转设。
3.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
这所学校是2002年创办的一所高水平高等院校,这部学院的打造也是耗尽了心血,因为是南京中医药大学的独立院校,所以他在2010年的时候,将自己的学校迁到了中医药文化发源之地泰州市。
该学校的创学方针是以人为本,主张人性化的教育,2021年的时候,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打算与江苏医药职业学院一齐创办,成立为一个新的大学。
不过在前两年的时候,这个学校终止了与高职院校的合并工作,不再转设,这确实也有一定的考量,毕竟许多学生都是以本科成绩转过来的,如果将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反化成职教大学,许多人就变成了本降专,对于学生的发展也是十分不利的。
4.河北大学工商学院
这所学校是河北最大最知名的一个独立学院,从2001年创办至今,河北大学工商学院经历了三个时期,第1个时期他是实验学院,第2个时期是城市学院,第3个时期他是工商学院,而在2021年的时候,河北大学工商学院将终止办学,结束自己的大学时光。
可以看出河北大学工商学院也是命运多舛,他的办学经历了一波三折,最后仍旧没有完美收场。
河北大学工商学院也与多个国外的大学联合创办了很多项目,与许多知名学校加强了友好的联系,连续多年向国外知名大学派遣留学生,这是一个中西交流氛围浓厚的学校,也受到了教育部的好评。
5.新疆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这所学校是全国第一批同意建设的高等院校,他的办学宗旨在于创新,希望不断完善教学设施,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打造自己的办学特色,完善学校管理机制。
2020年的时候,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也没有全身而退,经教育部的同意,这所学校最后并入新疆农业大学。
6.天津师范大学津沽学院
由于某些原因,天津师范大学津沽学院从2018年至今都处于停止招生的状态。
虽然学校主体目前仍存在,但由于校方至今并未对外公布更多消息,并且在2021年仍然是停止招生的状态。
7.安徽旅游职业学院
这所高校并非由于独立学院转设,而是由于年检不合格导致暂停招生。
2019年3月28日,安徽省教育厅下发了相关文件对安徽旅游职业学院处以暂停招生的行政处罚,提出明确整改要求,迄今已停招3年。
2022年8月29日,安徽省教育厅公示年度检查结果,安徽旅游职业学院成为唯一一所年检等次被评“不合格”的民办高校。
据介绍,安徽旅游职业学院是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于2007年成立,国家教育部备案设立的安徽省唯一一所旅游类高等院校。学院总占地500亩,开设旅游、外语、财经、艺术四个系,空中乘务、高速铁路客运乘务、旅游管理等16个专业。
2020年12月11日,北京商鲲教育控股集团收购安徽旅游职业学院正式协议成功签约。2021年1月-5月,安徽旅游职业学院发布多则招聘公告,包括招聘教师、人事处处长、教职工、信息中心主任等。
2021年10月29日,安徽旅游职业学院披露:恢复招生后,首年拟开设8个专业。
近日,有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询问“安徽旅游职业学院恢复招生”的最新进展,对此,阜阳市人民政府回复称,学校待建设完善自身一些软硬件设施后,将按照县级、市级到省级逐层汇报申请恢复招生。
8.中国医科大学临床医药学院
教育部网站7月28日公布《教育部关于撤销中国医科大学临床医药学院建制的批复》,同意撤销中国医科大学临床医药学院建制。
9.辽宁石油化工大学顺华能源学院
辽宁省教育厅:
《辽宁省教育厅关于撤销辽宁石油化工大学顺华能源学院建制的请示》(辽教〔2019〕16号)及相关材料收悉。经研究,现批复如下:
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教育部令第26号)等有关规定,同意撤销辽宁石油化工大学顺华能源学院建制。
10.同济大学浙江学院
近日,有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就“同济大学浙江学院停招依据”进行提问,浙江省教育厅回复称,同济大学浙江学院转设思路为终止办学,2021年同济大学浙江学院普通本科停止招生。
高校合并转设
1.山东财经大学燕山学院与山东职业学院
2021年,山东财经大学燕山学院与山东职业学院合并转设为山东职业技术大学。
2湖南多所高校
长沙理工大学城南学院与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合并转设成的公办本科层次职业技术大学——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大学(暂定名)。
湖南传媒艺术职业大学(暂定名)是由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与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及湖南艺术职业学院合并转设成的公办本科层次职业技术大学。
此前,湖南省教育厅对湘潭大学兴湘学院与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合并转设为湖南楚怡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暂定名)有关事项予以公示。
3.甘肃多所高校
兰州财经大学长青学院和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拟合并转设为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和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甘肃能源化工职业学院拟合并转设为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
4.重庆多所高校
-
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转设为重庆财经学院
-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转设为重庆移通学院
-
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南方翻译学院转设为重庆外语外事学院
-
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转设为重庆对外经贸学院
-
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转设为重庆城市科技学院
5.云南多所高校
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转设为丽江文化旅游学院,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转设为昆明文理学院,学校标识码分别为4153013328、4153013331,同时撤销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和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的建制。
6.赣南师范大学科技学院与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
日前,有网友在赣州市教育局官网就“赣州市的各个高职院校以及高等专科学校升本情况”提出问询,得到市教育局的官方回复:
当前,我局正在推进赣南师范大学科技学院与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合并转设成立江西环境科技职业大学,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独立升格为职业教育本科院校,构建日趋完善的本科教育体系。
7.湖南三所高校
8月15日,株洲市教育局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就网友“株洲增添若干所本科院校,提升株洲城市品味”的建议进行回复,称株洲共有四所学校具备升格本科条件。其中提到,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与湖南工业大学科技学院将合并转设。
当然,除了以上高校,还有很多所高校在近两年也成功从独立学院转设为民办,并且进行了更名,而原本作为独立学院的校名也自然就“消失” 了:
停招专科生
1.南方医科大学等五所广东高校
根据南方医科大学公布的2022年高考录取章程,学校录取批次为本科本科批次。南方医科大学高考也退出了专科批批次招生,意味着不招专科生了。
此外还有岭南师范学院、嘉应学院、广东东软学院、广州大学(纺织服装学院)也在2022年停止招收专科。
大学停止招专科,第一方面是出于政策的原因;例如:岭南师范学院在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本科也是减少招生,停止招专科也是正常。第二个方面就是办学的历史,例如:广州大学(纺织服装学院)停止招生是正常现象,因为之前广州大学(市政技术学院)已经被合并,合并到广州城市学院。
本科二级学院!合并招生!
2.山东交通学院
在2017年,山东交通学院的专科招生计划尚有1900人,2018年时减至1400人,从2019年起,山东交通学院包括中外合作办学、校企合作和全日制普通专科在内的专科招生计划将全面取消。
到2018年,山东交通学院保留着专科生的招生计划的专业其实还有十几个,都是汽车、机械、道路桥梁等学校的优势学科,
“但自学校2002年升本以来,十七年里,专科培养计划其实一直是在减少,完全转向本科教育以及硕士研究生的教育,培养更多适应社会需要的高层次人才也是学校发展的一个趋势。这其实也与山东省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调整高校教育类型结构的精神是相契合的。”学校招办负责人介绍。
与取消专科招生计划相对应,2019年,山东交通学院面向社会公开招聘200名师资力量,其中包括120名博士。
3.青岛科技大学
2021年青岛科技大学停招专科!!2020年还有中德生态园校区(青岛)和高密校区两个校区在招专科专业的青岛科技大学,在2021年的招生计划中没有给专科位置。早在2021年5月7日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公布2021年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备案结果的通知》中,青岛科技大学2021年度拟招生专科专业设置备案查询结果为空,随后学校公布招生计划印证了这一结果。
4.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自2018年起停止所有专科批次招生。
6年撤销2495个本科专业
据了解,为引导高校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变化,2012年以来,教育部支持全国高校增设了1.7万个本科专业点,撤销和停招了近1万个专业点,推动高等教育专业结构不断优化。
今年有部分省份发布了关于专业暂停招生的通知👇
安徽省:今年7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深化高校学科专业结构改革服务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2—2025年)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提出,控制社会需求不足、就业去向落实率低的学科专业招生规模,连续3年就业去向落实率低于60%的专业暂停招生。
江西省:5月31日,江西省教育厅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指导办法(试行)》,其中提到压减停撤错位过剩低质专业。对毕业去向落实率低于50%的专业点,给予黄牌提示,相应扣减高校招生计划;对连续两年毕业去向落实率低于50%的专业点,给予红牌警示,责令其停止招生。
福建省:5月23日,福建省教育厅也发布了《关于普通本科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优化的指导意见》,明确将加大学科专业存量调整力度。调整撤销与高校办学定位不匹配、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脱节以及全省布点较多、规模较大、就业去向落实率低的学科专业。
山西省:5月,山西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22年本科专业方向设置结果的通知,经审核,同意太原理工大学等5所高校撤销6个专业方向:
小编统计了近六年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6年间,共计2495个本科专业被撤销。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高居榜首,共计被86所高校撤销,一直是被撤销的“大户”,数量逐年递增。除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之外,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服装与服饰设计、信息与计算科学、产品设计、教育技术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工业设计、生物技术、市场营销专业被撤数量同样较多,在所有被撤专业中位列前十👇
具体来看近6年被撤销的专业不难发现,管理类专业被撤销的较多,如公共事业管理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分别被86所和83所高校撤销,位列前两位。从会计学到公共事业管理,再到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管理学的热门专业频繁被撤销。
很多学生高考后选择读管理学,希望毕业后到大公司或政府部门工作,然而事与愿违,不清晰的人才培养定位,让一些高校的就业并不理想。当然,管理学不会消失,比如曾经的“第一大文科专业”会计学在经历大面积撤销后,如今已止住颓势,2021年全国新增12个,只撤销了1个。
在新文科建设中,管理学也在不断升级,新增专业体现了两大趋势:一是与信息技术结合,二是面向国际化需求。对于考生来说,抓住学科的转型趋势,未来就业时或将占得先机。
生源不理想以及相关专业学生不能适应社会需求是专业被撤销的重要因素。从招聘网站的数据来看,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职位需求,2019年比2018年下降了31%,2020年比2019年又下降了37%。“某些专业的毕业生无法在人才市场上被吸收,而有的专业却供不应求,这会倒逼高校、学生做出更合理的选择。”青岛工学院电子商务教研室主任王建伟认为。
“无论是主动撤销还是被动撤销,不同院校撤销不同专业的原因可能千差万别,但均与高校发展定位的转变与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密切相关。”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高耀认为,专业设置陈旧、人才培养缺乏特色、软硬件支持度不够是三个最主要的原因。
东北财经大学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处长汪旭晖教授分析,“有些专业被撤销是因为它们明显偏离了学校的办学定位或者游离于学校主体学科群建设体系之外,从而导致其办学水平低,缺乏办学特色和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我国高校新增专业数量除2019年为1853个之外,其他年份均超过2000个,远高于撤销数量。在高校本科招生数量增长速度趋稳的背景下,预计撤销专业的数量还将会持续增大。我国高校专业结构优化、调整、转型、升级的速度和力度明显加快,建设符合高校自身发展定位、彰显学校办学特色、支撑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是重中之重。
信息来源:教育部、各省教育厅、光明日报、21世纪经济报道、软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