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
华侨大学
集美大学
福州工商学院
2025福建高考交流群
高考网官方公众号
分享

高中生如何进行生涯规划?

来源:优志愿时间:10-27

CUCCP等级认证

为更好地适应新高考改革发展,引领行业规范化标准,倡导升学生涯职业化指导,助力从业人员提升职业视野和思路,为从业者提供完善的评价体系,系统的检测从业者职业优势与能力。同时也为高考政策宣传和志愿填报指导提供规范的准则,我们推出四种等级认证:高考志愿咨询师认证、生涯规划咨询师认证、升学规划咨询师认证和优志愿技能等级认证。

优志愿CUCCP等级认证旨在检验中学生升学规划从业者理论与实践水平,促进升学规划咨询、高考填报指导、生涯规划等服务的发展。等级认证考核内容以中学生升学规划为核心,涵盖中学生生涯发展指导、高考政策解读、中学生的自我认识与定位、生涯与测评技术的应用、志愿填报方法与技巧、专家机构系统使用等。等级认证助力行业培养更多具备专业指导能力的规划师,为行业的快速发展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CUCCP认证教材》为等级认证配套学习教材,由优志愿整理编写,内容涉及升学规划、生涯规划、高考志愿填报、专家机构版使用技巧。因教材编撰工作量较大,如文中存在错误,欢迎指正,我们会在下一版本中及时更正。

上海亿阁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目 录

生涯探索 

一、 什么是生涯规划?生涯规划领域有哪些经典理论? 

二、 什么是生涯彩虹图?如何看懂生涯彩虹图? 

三、 高中阶段需要生涯规划吗?高中生涯规划有何意义?

四、 高中生涯规划有哪些目标和任务? 

五、 高中生涯规划要遵循哪些步骤,坚持哪些原则?

六、 做生涯规划规划时,遇到看起来差别不大的选择时应该如何选择? 

七、 什么是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对高中生涯规划有哪些指导作用?

八、 优生涯系统

8.1生涯教育有哪些政策依据?

8.2当前国内中学生涯教育存在哪些问题? 

8.3学校可以利用优生涯系统实现哪些目标? 

学业与职业生涯测评 

一、 高中生如何了解自己? 

二、 什么是专业定位测评?专业定位测评有什么特点? 

三、 有哪些著名的生涯测评工具?实施测试时,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 

四、 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评 

4.1什么是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评? 

4.2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评的六种兴趣各有什么特点? 

4.3霍兰德职业兴趣的内部结构如何?应该如何理解霍兰德职业测评结果? 

五、 MBTI职业性格测评 

5.1什么是MBTI职业性格测评? 

MBTI职业性格测评各维度有什么特点?

MBTI测评的人格类型组合有多少种,各有什么特点? 

5.4关于MBTI职业性格测评有哪些相关研究? 

六、 多元智能测评(MIDAS)

6.1什么是多元智能测评? 

6.2多元智力测评有哪几种能力,分别有什么特点? 

七、 职业倾向测评

7.1什么是职业倾向测评?

心理健康

一、 什么是心理健康?有哪些判定标准? 

二、 中学阶段有哪些常见的心理问题? 

2.1神经症 

2.2人格障碍 

23精神分裂症 

2.4学习倦怠 

2.5拖延症 

三、 什么是心理压力,心理压力和个人健康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四、 什么是心理康复能力?

五、 什么是考试焦虑?如何应对考试焦虑?

六、 心理健康测评 

6.1什么是SCL-90测验? 

6.2SCL-90测验的优缺点有哪些?

七、 自控力测评

7.1什么是自控力?中学生自控力有哪些特点?

7.2中学生自控力差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如何提高自控力?

八、 什么是学业拖延?如何降低学业拖延程度?

九、 家庭教养方式测评

9.1家庭教养方式分类(鲍姆林徳(DianaBaumrind)的家庭教养方式理论)

9.2家庭教养方式测评中,父亲和母亲教养方式的维度

十、智力测评

10.1瑞文标准智力测验有什么特点?

10.2智力有哪些分类标准?

 

生涯探索
 

一、什么是生涯规划?生涯规划领域有哪些经典理论?

生涯规划,是个人结合自身所处的环境,根据自己的兴趣,个性,能力,价值观等因素,制定的比较全面、长远的个人成长发展计划。根据个体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身份角色,生涯规划主要分为学业生涯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在生涯规划的成长阶段和探索阶段,主要是学业生涯规划;在生涯规划的创立期和维持期,主要是职业生涯规划,在终身学习时代,学业生涯规划伴随着整个事业发展过程,两者的界限并没有那么明显。

从上世纪50年代初开始,许多著名学者开始从职业生涯领域开始研究个人生涯发展的问题,形成了一系列的理论学说,主要人物有:舒伯(DonaldE.Super)>施恩(EdgarH.Schein)、金斯伯格(EliGinzberg)>格林豪斯(J.H.Greenhaus)等,其中舒伯(Super)的生涯发展理论是最有代表性的理论之一。舒伯将生涯发展阶段划分为成长、探索、创立、维持与衰退五个阶段。

舒伯职业生涯发展阶段
高中生如何进行生涯规划?

成长阶段:由出生至14岁,该阶段孩童开始发展自我概念,开始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需要,fl经过对现实世界不断地尝试,修饰他自己的角色。这个阶段共包括三个时期:一是幻想期(4岁至10岁),它以“需要”为主要考虑因素,在这个时期幻想中的角色扮演很重要;二是兴趣期(11岁至12岁),它以“喜好”为主要考虑因素,喜好是个体抱负与活动的主要决定因素;三是能力期(13岁至14岁):它以“能力”为主要考虑因素,能力逐渐具有重要作用。

探索阶段:由15岁至24岁,该阶段的青少年,通过学校的活动、社团休闲活动、打零工等机会,对自我能力及角色、职业作了一番探索,因此选择职业时有较大弹性。这个阶段发展的任务是:使职业偏好逐渐具体化、特定化并实现职业偏好。这阶段共包括三个时期:一是试探期(15岁至17岁),考虑需要、兴趣、能力及机会,作暂时的决定,并在幻想、讨论、课业及工作中加以尝试;二是过渡期(18岁至21岁),进入就业市场或专业训练,更重视现实,并力图实现自我观念,将一般性的选择转为特定的选择;三是试验并稍作承诺期(22岁至24岁),生涯初步确定并试验其成为长期职业生活的可能性,若不适合则可能再经历上述各时期以确定方向。

创立阶段:由25岁至44岁,由于经过上一阶段的尝试,小合适者会谋求变迁或作其他探索,因此该阶段较能确定在整个事业生涯中属于自己的“位于”,并在31岁至40岁,开始考虑如何保住这个“位子”,并固定下来。这个阶段发展的任务是统整、稳固并求上进。这个阶段细分又可包括两个时期:一是试验-承诺稳定期(25岁至30岁),个体寻求安定,也可能因生活或工作上若干变动而尚未感到满意;二是建立期(31岁至44岁),个体致力于工作上的稳固,大部分人处于最具创意时期,由于资深往往业绩优良。

维持阶段:由45岁至65岁,个体仍希望继续维持属于他的工作“位子”,同时会面对新的人员的挑战。这一阶段发展的任务是维持既有成就与地位。

衰退阶段:65岁以上,由于生理及心理机能日渐衰退,个体不得不面对现实从积极参与到隐退。这一阶段往往注重发展新的角色,寻求不同方式以替代和满足需求。
 

二、什么是生涯彩虹图?如何看懂生涯彩虹图?
高中生如何进行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大师舒伯提出生涯发展阶段理论之后,为了阐述生涯发展阶段和角色之间的相互影响,创造性的绘制了一个多重生涯发展综合图形一一“生涯彩虹图”,形象的展现了生涯发展的时空关系,更形象的诠释了生涯的定义。

横贯一生的彩虹——生活广度

在生涯彩虹图中,横向层面代表的是横跨一生的生活广度,彩虹的外层显示人生主要的发展阶段(即“大周期”)和大致估算的年龄:成长期(相当于儿童期)、探索期(相当于青春期)、创立期(相当于成人前期)、维持期(相当于中年期)以及衰退期(相当于老年期)。在这五个主要的生涯发展阶段内,还有“小阶段”,舒伯特别强调各个时期的年龄划分有相当大的弹性,应依据个体的不同情况而定。

纵贯上下的彩虹——生活空间

在彩虹图中,纵向层面代表的是纵贯上下的生活空间,由一组职位和角色所组成。舒伯认为人在一生当中主要扮演如下角色,依次是:子女、学生、休闲者、公民、工作者、持家者。各种角色之间是相互作用的,一个角色的成功,特别是早期的角色如果发展得比较好,将会为其他角色提供良好的关系基础。但是,在一个角色上投入过多的精力,而没有平衡协调各角色的关系,则会导致其他角色的失败。在每一个阶段对每一个角色投入程度可以用颜色来表示,颜色面积越多表示该角色投入的程度越多,空白越多表示该角色投人的程度越少。它的作用主要是对自身未来的各阶段进行调配,做出各种角色的计划和安排,使人成为自己的生涯设计师。

除了生活广度和生活空间外,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还有自我概念和生涯成熟两部分主要内容,其中自我概念是生涯发展理论的核心内容,舒伯认为个体的生涯发展过程其实是自我概念的实践过程,是个人对自己的兴趣、能力、价值观及人格特征等方面的认识和主观评价。舒伯晚期认定自我概念的形成是个人对自我与情境的主动建构历程,而生涯成熟指个人面对及完成发展任务的准备程度。
 

三、 高中阶段需要生涯规划吗?高中生涯规划有何意义?

一个人若是看不到未来,就掌握不了现在,一个人若是掌握不了现在,就看不到未来,高中阶段是生涯规划的探索阶段,个人在这一阶段有了初步的职业选择范围,并且为之准备教育或者实践,但由于我国生涯规划教育的滞后,中学生和大学生都缺乏生涯规划的意识,对自己,对社会,对职业缺乏足够的了解,升学或者就业往往处于一种被动迷茫状态。生涯规划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能力,生涯规划对学生来讲,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作用:

第一,学习目标更明确,目标的激励和导向可以让学生更加主动积极,不需要老师家长的耳提面命。

第二,提髙自主管理能力,为自主学习,终生学习,成长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提高自信心和责任心,自己对自己负责。有了目标就不会轻易迷失方向,能经得起生活中的风浪考验,增强应对难题的自信。
 

四、 高中生涯规划有哪些目标和任务?

就生涯规划来说,高中三年,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目标和任务。

高一阶段,是高中生涯规划的“梦想期”“适应期”,同学们对新高中生活充满憧憬,甚至有不切实际的诸多幻想,对高中生涯的规划偏理想化,但同时也有对新环境的不适感,在遭遇挫折(比如第一次考试表现不佳)后容易陷入迷茫,因此,需要枳极适应环境,认识自我,调适自我,确立合理的目标。这一阶段生涯规划的主要目标是适应高中新环境,认识自我,在学习过程中了解自己的学科兴趣、学科实力以及其他个性爱好,了解高考政策,为

高考选科、升学选择(是否参加强基计划、综合素质评价等)做出初步的规划。

高二阶段,是高中生涯规划的“探索期”“准备期”。在度过高一的“梦想期”“适应期”之后,高二要评估自己高一阶段规划的成效,并相应调整计划、目标,启动全方位的高三升学准备,这一阶段学科学习任务、素质拓展任务更重,需要同学们把握机会,发展自我、探索自我。这一年生涯规划的主要目标是选定适合自己的高考选考科目,并为高考升学把握强基计划、综合素质评价录取机会做好全面的准备。虽然强基计划和综合素质评价录取都在高三阶段进行,甚至具体的笔试、面试都统一安排在高考结束后进行,但是,参加强基计划和综合素质评价录取的学生是需要在高二做好相应的准备的。强基计划、综合素质评价录取学校组织的学校测试,关注的是学生除考试成绩之外的综合能力和素养,包括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等。对高二同学来说,最大的挑战是时间管理,因为学业考试、学科竞赛、社会实践、职业体验、大学游学等各项任务都在这一阶段全面展开,完成的质量与效率将直接影响到高三升学目标的实现。

高三阶段,是高中生涯规划的“实现期”。高三对于高中生来说,是实现升学目标的关键一年,也是考试最多、选择最多的一年,高三同学要学会从多元选择中选择适合自己的升学路径(传统高考、强基计划、综合素质评价录取、境外高校招生、高职单招等)。这一年生涯规划的主要目标是根据不同的升学路径,做出不同的升学规划,实现自我。这一年的学习、生活,都围绕升学展开,高三上学期的外语考试,下学期的综合评价招生申请、高考选考科目等级考,6月7日、8日的统一高考,高考后的综合评价笔试、面试,高考成绩公布后的志愿填报,需要考生结合自己的实力、兴趣和政策,做出理性规划。

髙中三年的具体目标与任务可见髙中生涯规划目标图。

高中三年生涯规划的目标与任务
梦想期、适应期 探索期 实现期
高中生如何进行生涯规划?


五、高中生涯规划要遵循哪些步骤,坚持哪些原则?

进行生涯规划,大体上有以下六个步骤:

第一步,搜集并分析环境信息。主要是了解、分析外部环境,包括政策信息、家庭环境和社会职业环境信息。

第二步,分析自身优劣势。主要是分析自身的兴趣,个性,能力,价值观,学科强弱等。

第三步,确定适合自己的目标。结合外部环境和自身优劣势确定适合自己的目标。

第四步,制定可落地的行动方案,把目标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

第五步,实施方案,按照规划不打折扣的执行。

第六步,反馈和调整,及时复盘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发现问题及时向着最终目标调整方案。

在这个过程中,生涯规划可以培养学生们的信息搜集能力,认识自我的能力,确定目标的能力,执行计划的能力。

有了生涯规划的意识,做规划时还需要坚持一些基本原则做出来的规划才不会跑偏。

政策原则。生涯规划是在一定的政策环境内进行的,否则就很可能犯下一些不可弥补的错误,高中生一定要了解跟自己所在地区有关的基本的高考政策,招生录取政策,以及未来就业方向。

兴趣原则。很多同学都有这样的疑问,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兴趣爱好,因为长期以来自己只知道学习,进入高中后,学习固然是学生主要的任务,但学习的同时,也应该发展自己的兴趣。了解自己的兴趣,可以通过以下途径:1.自我反思,自己与自己对话分析。2.和父母沟通了解。3.询问老师同学了解自己。4.通过专业的心理测评工具了解自己。

实力原则。简单来说,做规划要量力而行,清楚自己的实力。中学生的实力就是学习成绩和个人特长,做规划一定要基于个人实力来确定目标。
 

六、做生涯规划规划时,遇到看起来差别不大的选择时应该如何选择?

1.SWOT分析法

Swot分析法也叫战略分析法,其中,S为Stengths,指竞争优势;W为Weaknesses,指竞争劣势,这两者是对学生内部环境的分析,即认识自我,比如个人兴趣,实力特长。。为Opportunities,指机会;T为Threats,指威胁挑战,这两者是针对外部环境的分析,比如政策环境,家庭条件等。在做规划时,既要考虑到自身的优劣势,也要考虑外部的机会和挑战,这样内外结合,优劣兼顾的决策才是符合现实的。为了让各个因素能一目了然,一般swot分析都会采用如下图所示的矩阵列表来辅助分析。

              内部环境
外部环境
S-优势:
1.
2.
W-劣势:
1.
2.
0-机会
1.
2.
3.
O-S(机会-优势战略:发挥优势,抓住机会)
1.
2.
O-W(机会-劣势战略:克服劣势,抓住机会)
1.
2.
「威胁:
1.
2.
3.
T-S(威胁-优势战略:利用优势,避免威胁)
1.
2.
T-W(机会-劣势战略:减少劣势,避免威胁)
1.
2.

2.加权评分法

所谓加权平均法,就是针对选择的目标,列出影响选择的具体因素及权重,对每一个因素打分,按照不同的权重计算总分,哪项评分高就选择哪项。比如,选择A,B两个大学专业做对比时,先找出影响选择的因素:本人实力,本人兴趣,就业前景,家庭因素等等,分别对这些因素做一个客观赋值,比如四个因素中自己最感兴趣,那就打100分,实力还可以就打80分,就业前景很差就打50分,家庭很支持就打70分,然后对这四个因素给一个决策权重,如果认为个人兴趣最重要就权重高一些,家庭同意与否不重要就权重低一点;B选项也是如此,最后如下图一样计算总分进行比较即可得出结论。

         选择项目
评价指标
A专业 B专业
评分 权重 评分 权重
本人实力 100 30% 80 30%
本人兴趣 80 30% 100 30%
就业前景 90 30% 60 30%
家庭因素 60 10% 80 10%
总评分 87 80
选择 选择A专业
 

七、什么是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对高中生涯规划有哪些指导作用?

马斯洛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兴起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的主要创始人,他提出了需要层次论。把人的需要分为了五个层次:

(1) 生理需要。这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包括饥、渴、衣、住、性的方面的要求。

(2) 安全需要。可以分为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例如:健康保障、资源所有性、财产所有性、工作职位保障、家庭安全、社会安定和国际和平。

(3) 社交需要,也称为归属和爱的需要:包括被人爱与热爱他人、希望交友融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被团体接纳的归属感等。

(4) 尊重的需要。表现为自尊和受到别人尊重,具体表现为认可自己的实力和成就、自信、独立、渴望赏识与评价、重视威望和名誉等。

(5) 自我实现的需要。所谓自我实现是指追求自我理想的实现,是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和才能的心理需要,也是创造力和自我价值得到体现的需要。

需要特殊注意几点:

(1) 五种需要的划分: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两种类型:“匮乏性需要”和“成长性需要”o所谓“匮乏性需要”,也叫缺失性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的需要,是指人在满足这些需要的时候,完全依赖于外界。

所谓“成长性需要”,包括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指不回避挑战,甚至刻意追求挑战;不回避紧张状态,甚至刻意保持适度的紧张状态。

(2) 马斯洛认为,五种需要像阶梯一样,按层次逐级递升,一般情况下,当某种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就会向高层次的需要发展,如“衣食足而后知荣辱”。但这种需求层次的等级也不是绝对的,有时人会在低级需要尚未得到满足之前,去寻求高级需要(如自我实现的需要)。

(3) 同一时期,一个人可能有几种需要,但每一时期总有一种需要占支配地位,对行为起决定作用。低层次的需要不会因为高层次需要的发展而消失。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强调的是人的基本需求,应用广阔,解释力强,既可以解释高中生的根本心理需求,也可以用来指导高中生的生涯规划。比如在婴幼儿阶段对应的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在小学阶段对应的是社交需求,中学阶段,青春期己经脱离了生理与安全需求,进阶到社交与尊重的需求,所以对待高中生就应该理解尊重多于饮食起居的照顾,重点培养他们的自尊自信,做生涯规划时也应该从需求发展变化的角度设置更全面的生涯规划。
 

八、优生涯系统

8.1生涯教育有哪些政策依据?

“学生发展指导”,首次明确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对学生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的指导;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纲要》强调,学校应新增服务和支持学生“发展”的新时代职能。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进一步突出强调改革要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扭转片面应试教育倾向,增加学生选择权,促进科学选才,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正式启动新一轮教育体制与招生体制改革。由此,学生发展指导的内涵开始具体化。

基于上述背景,《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以具体规章的形式,提出建立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将制度内容扩充涵盖指导学生学会选择课程,做好生涯规划。《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则明确了学生发展指导的方向,提出要加强对学生的生涯规划指导,调整教学组织方式,满足学生选学的需要,把走班教学落到实处。加强校长和教师培训,转变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进一步拓展了学生发展指导的内涵,指出全面实施综合素质评价,促进学生认识自我、规划人生,积极主动地发展。

8.2当前国内中学生涯教育存在哪些问题?

一、 生涯规划课时量相对不足,生涯教学计划随意性较大,不成体系,没有制度保障,从上到下都形不成共识。

二、 没有专业的师资队伍,大多数生涯教师都是半路出家身兼数职,生涯规划并非主要教学任务。

三、 生涯课堂活动形式比较单一,主要以教师在课堂传递职业信息为主,缺乏学生的主动参与探索,主要是为了完成任务。

四、 校外资源利用率较低,教授的动心都比较过时,由于政策不明朗和担心舆论的影响,不敢外聘相关专家或者利用社会化力量实施生涯教育。

五、 缺乏个性化的生涯教育,对于个体差异,群体差异,发展阶段差异缺乏必要的认知,无法开展有针对性的生涯教育。

8.3学校可以利用优生涯系统实现哪些目标?

一、 自我认知好助手:通过专业的快捷的心理测评探索学生个性特长,找到发展方向、通过详尽的生涯发展报告为学生指明发展方向,树立学习目标,提升和激发学习动力。

二、 升学规划信息库:了解和未来职业发展息息相关的信息,比如学校信息,专业信息,就业信息等,规划合理的升学路径,提前谋划。根据自身兴趣特点和高校选科要求选择最合适的选科组合,用志愿填报思维指导选科。

三、 心理健康监测:帮助班主任或者辅导老师监测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存在焦虑抑郁症状的学生并标识出来及时干预。

 

学业与职业生涯测评
 

一、高中生如何了解自己?

很多同学做规划时都有这样的疑问,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兴趣爱好,也不知道自己有什么能力特长,因为长期以来自己只知道学习,父母对自己的要求也只需要好好学习。进入高中后,学习固然是学生主要的任务,但随着新高考的推进,高考改革给了同学们更多的升学机会,同学们面临的选择也越来越多,选择的前提下是要充分了解自己的偏好,所以,了解自己成为新形势下高中生的当务之急。了解自己有很多方面,但摆在面前的最急迫的挑战就是未来如何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校和专业,这需要学生对自己的兴趣方向有基本的了解。

了解自己的兴趣,可以通过以下途径:

1.自己与自己进行对话。

可以对自己的学习经历进行反思,发掘自己在求学过程中对什么有特别的爱好。通过与自己对话可以找到兴趣。与自己对话,就是自我总结,找出自己的优点、不足、兴趣、爱好,是认识自我的过程,如果这样“对话”下来,还是不能够发现自己的兴趣怎么办?可以反其道而行之,即分析自己对什么特别不感兴趣,甚至有点厌恶的东西。这就可以排除掉自己不感兴趣的、讨厌的,那么剩下的也就是自己可以选择的,或者说可能会感兴趣的。

2.和父母进行沟通。

在整个学习、生活的过程中,孩子表现出哪方面的兴趣,父母总会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可以通过和父母沟通了解自己。

3.询问老师和同学。

老师和同学也是帮助自己发现兴趣的重要群体。好的任课老师和班主任老师会知道一些同学对哪门学科感兴趣、有哪方面的特长,老师的意见至少可以作为学生认识、了解自我的参考。同学、好朋友的意见,也可以让你走出“当局者迷”的困境,更清醒地认识自己。

4.通过心理测评工具测评。

如果通过与自己对话,与老师交流,与家长聊天沟通,还没发现自己究竟对什么感兴趣,那还可以借助一些测评工具进行测评。测评工具其实就像是一个朋友,这个朋友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他根据对这个同题的专业研究来设计一些问题、指标,通过测试者的答题情况对其兴趣、性格进行测评,但测评结果仅仅是一种参考。
 

二、什么是专业定位测评?专业定位测评有什么特点?

专业定位测评是指在生涯规划、志愿填报过程中,利用专业的心理测评工具,从学生兴趣、性格、能力、职业倾向、学科强弱五个维度来全面考察学生的个性特征,并结合优志愿数百万级历史测评样本,为学生推荐符合自身特征的专业方向。

优志愿专业定位测评由:霍兰德兴趣测评(了解学生的兴趣)、MBTI职业性格测评(了解学生的性格)、MIDAS多元智能测评(了解学生的能力优势),职业倾向测评(了解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学科强弱测评(了解学生擅长的学科)组成,分为学生自我评价和父亲、母亲他评三种测评方式,并将测评结果进行对比,综合了学生自我认知和家长对学生的认知,根据这种综合评价推荐适合学生个性特点的专业,并对推荐的专业进行排序,精确高效的为学生找到未来的发展方向。
 

三、有哪些著名的生涯测评工具?实施测试时,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

当前职业选择领域的心理测评工具鱼龙混杂,测评量表主要从考察个人兴趣,隐藏的性格特点着手。但信效度高,值得大众信赖的测评工具并不多,霍兰德职业兴趣量表,斯特朗兴趣测评量表是兴趣测评领域公认的优秀量表。MBTI职业性格量表,DISC个性测验,九型人格测验也是职业性格领域的权威量表,这些量表都可以用于指导个人生涯选择。但不管是哪种量表,除了量表本身的信效度,测试时被试的认真和坦诚也是保证测试结果准确的重要方面,做测试时需要被试做到以下几点才能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心理测评应该遵循自愿原则和保密原则,测评师应该告知测评目的,要求被试根据指导语读懂题目后再如实作答。

测试环境应该标准化,保持被试处在安静无干扰的状态中作答。

测评师和被试应该建立相对和谐的测试氛围,不可导致测试者过度紧张(压力测试除外),对于测试过程中出现的疑问要及时解答,让被测者在答题过程中形成严肃认真的答题态度。

专业定位测评属于主观测验,无时间限制,并非越快越好,看清提题目后凭第一感觉作答即可。
 

四、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评

4.1什么是框兰徳职业兴趣测评?

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评是根据美国霍普金斯大学著名职业指导专家霍兰德教授的职业兴趣理论开发而成,该理论将所有人的职业兴趣分为六种基本类型:现实型(R)、研究型(I)、艺术型(A)、社会型(S)、企业型(E)和常规型(C),每种类型都有鲜明的特点,每个人的兴趣都是这六个维度的不同程度的组合,只有选择跟自己兴趣类型符合的职业或者专业才更容易获得成功。

4.2框兰徳职业兴趣测评的六种兴趣各有什么特点?

兴趣类型 共同特征 性格特点 别人的评价 喜欢的活动 典型职业
R
现实型
喜欢使用工具从事操作性工作。
动手能力强,做事手脚灵活,动作协调。
不善言辞,不善交际。
偏好具体任务,喜欢独立做
踏实稳重,注重实际,感觉退钝,谦逊,不讲究 技艺精湛的,直率的 工程技术类活动需要使用工具、机器,要求基本操作技能的活动 计算机硬件人员、摄影师、制图员、机械装配工,木匠、厨师、技工、修理工、农民
I
研充型
思想家而非实干家,抽象思维能力强,求知欲强,肯动脑,善思考,不愿意动手。喜欢独立和富有创造性的工作。
知识渊博,不善于领导他人。考虑问题理性,做事喜欢精确,喜欢逻辑分析和推理,乐于探讨未知领域。
坚定,有韧劲,为人好奇,喜欢钻研,独立性强 爱钻研的,有
智慧的
抽象的,理论性的,概念性的活动
需要弄清楚事情前因后果来龙去脉的活动
科学研究人员、工程师、电脑编程人员、系统分析员
A
艺术型
冇创造力,乐于创造新颖、与众不同的东西。
渴望表现自己的个性,实现自身的价值。
做事理想化,追求完美,不重实际。
具有一定的艺术才能和个性。
有创造性、非传统的、敏感、容易情绪化、
较冲动、不服从指挥
有个性的,有
创意的
过程限制少,可以自由发挥的活动
需要创意的活动
演员、导演、艺术设计师、雕刻家、建筑师、摄影家、广告制作人、歌唱家、作曲家、乐队指挥、小说家、诗人、剧作家
S社会型 喜欢与人交往、不断结交新朋友。
善言谈、愿意教导帮助别人。关心社会问题、有社会责任感。
寻求广泛的人际关系,比较看重社会义务和社会道德。
为人友好、热情活跃、善解人意、外向、有爱心 热心的,乐于
助人的
社会公益类活动帮助教导别人的活动 教育工作者、教师、教育行政人员、社会工作者、咨询人员、公关人员、志愿者
E企业型 追求权力和物质财富,具有领导才能。
喜欢竞争、敢冒风险、有野心/抱负。
为人务实,习惯以利益得失,权利、地位、金钱等来衡量做事的价值。
务实,做事有较强的目的性。
善辩、精力旺盛、独断、乐观自信、好交际、有支配愿望 有活力的,有影响力的 管理监督类活动需要领导他人,说服别人的活动 项目经理、销售人员,营销管理人员、政府官员、企业领导
C
常规型
喜欢常规的,有规则的活动,喜欢按照预先安排好的程序做事。
尊重权威和规则,细心、有条理,关注细节。
习惯接受他人的指挥和领导,不喜欢竞争。
较为谨慎和保守,缺乏创造性,很少冒险,富有自我牺牲精神。
有责任心、依赖性强、高效率、保守、细致、有耐心 谨慎的,顺从的 有详尽计划,可掌控的活动
迫求精确和细节的活动
秘书、办公室人员、记事员、会计、行政助理、图书馆管理员、出纳员、打字员、投资分析员

4.3霍兰徳职业兴趣的内部结构如何?应该如何理解框兰徳职业测评结果?

最终的兴趣类型一般取得分最高的三个兴趣按照RIASEC的顺序(同分情况)组合而成,得分越高的兴趣类型越稳定,越典型。霍兰徳所划分的六大类型,并非是并列的、有着明晰的边界的。内部存在如上图标示的存在三种关系,即相邻,相隔,相对三种关系,若得分最高的兴趣类型属于相邻关系,说明测试者兴趣一致性较高,兴趣比较集中。若得高分的几种兴趣类型都是相对关系,则说明测试者的兴趣分化程度较高,对周围环境的兴趣都很浓厚,这种情况比较少见,也可能是测试者没有认真作答。同时,得分最低的兴趣类型也需要重视,若最高分和最低分是相对关系的兴趣类型,则说明测试者的兴趣类型很典型。同时,根据与人的关联性划分,将六种兴趣分为与人接触和与物接触两端。根据想和做的程度不同,六种兴趣又可以分为心智思考和事务处理两端。(详细结构见下图)
高中生如何进行生涯规划?

五、MBTI职业性格测评

5.1 什么是MBTI职业性格测评?

MBTI职业性格测评是美国心理学家伊莎贝尔•布里格斯•迈尔斯和她的母亲凯瑟琳•库克•布里格斯制定的。以瑞士心理学家荣格划分的8种性格类型为基础,进一步提出功能等级等概念,形成四个维度。分别为外向型(E)内向型(I)、感觉型(S)直觉型(N)、思考型(T)情感型(F)、判断型(J)知觉型(P)o这四个维度就是四把标尺,每个人的性格都会落在标尺的某个点上,这个点靠近哪个端点,就意味着这个人就有哪方面的偏好,每个维度的性格类型组合后可以形成16种相互独立的性格特征。采用MBTI作为性格测评工具,可以清晰地刻画出和专业选择最相关的性格特征,帮助我们找出最能发挥我们性格优势的专业。

5.2 MBTI职业性格测评各维度有什么特点?

根据个人能量来源的不同,分为内向与外向两种类型(I-E)
外向型E 内向型I
与他人相处时精力充沛 独自度过时精力充沛
希望成为注意的焦点 避免成为注意的焦点
行动,之后思考 思考,之后行动
易于“读”和了解;随意地分享个人信息 相对封闭,更愿意在信任的小群体中分享个人信息
高度热情地社交 不把热情表现出来
反应快,喜欢快节奏 仔细考虑后,才有所反应,喜欢慢节奏
根据个人信息接收方式的不同分为感觉与直觉两种类型(S-N)
感觉型S 直觉型N
相信确定和有形的事物 相信灵感和推断
重视现实性和常识性 重视想象力和独创力
喜欢使用和琢磨己知的技能 喜欢学习新技能,但掌握之后很容易就厌倦了
留心具体的和特殊的;进行细节描述 留心普遍的和有象征性的;使用隐喻和类比
循序渐进地讲述有关情况 跳跃性地展现事实
着眼于现实或现在 着眼于未来
根据个人决策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思维与情感两种类型(T—F)
思考型T 情感型F
退后一步思考,对问题进行客观的分析 超前思考,考虑行为对他人的影响
重视符合逻辑、公正、公平的价值;一视同仁 重视同情与和睦:重视原则的例外性
容易发现缺点,有吹毛求疵的倾向,倾向于批评 给人快乐,容易理解别人
被认为冷酷、麻木、漠不关心 被认为感情过多,缺少逻辑性,软弱
只有情感符合逻辑时,才是正确的,才可取 无论是否有意义,认为任何感情都可取
渴望获得成就而做事 为了获得欣赏而做事
根据个人的生活风格,可分为判断与知觉两种类型(J-P)
判断型J 知觉型P
做了决定后感到快乐 当各种选择都存在时,感到快乐
“工作原则”:先工作再玩(如果有时间的话) “玩的原则”:先玩再完成工作(如果有时间的话)
建立目标,并准时地完成 随着新信息的获取,不断改变目标
愿意知道他们将面对的情况 喜欢适应新情况
着重结果(重点在于完成任务) 着重过程(重点在于如何完成工作)
把时间看作有限的资源,认真地对待最后期限 认为时间是可更新的资源,而最后期限也是可变的

5.3MBTI测评的人格类型组合有多少种,各有什么特点?

MBTI测评的16种人格特点如下表:

ISTJ(稽查员/检査者/公务型) ISFJ(保护者/照顾型)
1、 安静、严肃,通过全面性和可靠性获得成功。
2、 实际,有责任感。决定有逻辑性,并一步步地朝着目标前进,不易分心。
3、 喜欢将工作、家庭和生活都安排得井井有条。重视传统和忠诚。
1、 安静、友好、有责任感和良知。
2、 坚定地致力于完成他们的义务。
3、 全面、勤勉、精确,忠诚、体贴,留心和记得他们重视的人的小细节,关心他人的感受。
4、 努力把工作和家庭环境营造得有序而温馨。
INFJ(劝告者/咨询师/作家型) INTJ(策划者/智多星/科学家/专家型)
1、 寻求思想、关系、物质等之间的意义和联系。
2、 希望了解什么能够激励人,对人有很强的洞察力。
3、 有责任心,坚持自己的价值观。
4、 对于怎样更好的服务大众有清晰的远景。
5、 在对于目标的实现过程中有计划而且果断坚定。
1、 在实现自己的想法和达成自己的目标时有创新的想法和非凡的动力。
2、 能很快洞察到外界事物间的规律并形成长期的远景计划。
3、 一旦决定做一件事就会开始规划并直到完成为止。
4、 多疑、独立,对于自己和他人能力和表现的要求都非常高。
ISTP(操作者/手艺者/冒险家) ISFP(作曲家/创作者/艺术家)
1、 灵活、忍耐力强
2、 是个安静的观察者直到有问题发生,就会马上行动,找到实用的解决方法。
3、 分析事物运作的原理,能从大量的信息中很快的找到关键的症结所在。
4、 对于原因和结果感兴趣,用逻辑的方式处理问题,重视效率。
1、 安静、友好、敏感、和善。享受当前。
2、 喜欢有自己的空间,喜欢能按照自己的时间表工作。
3、 对于自己的价值观和自己觉得重要的人非常忠诚,有责任心。
4、 不喜欢争论和冲突。不会将自己的观念和价值观强加到别人身上。
INFP(治疗师/导师/化解者/哲学家) INTP(建筑师/设计师/学者型)
1、 理想主义,对于自己的价值观和自己觉得重要的人非常忠诚。
2、 希望外部的生活和自己内心的价值观是统一的。
3、 好奇心重,很快能看到事情的可能性,能成为实现想法的催化剂。
4、 寻求理解别人和帮助他们实现潜能。
5、 适应力强,灵活,善于接受,除非是有悖于自己的价值观的。
1、 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任何事物都寻求找到合理的解释。
2、 喜欢理论性的和抽象的事物,热衷于思考而非社交活动。
3、 安静、内向、灵活、适应力强。
4、 对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有超凡的集中精力深度解决问题的能力。
多疑,有时会有点挑剔,喜欢分析
ESTP(发起者/创业者/创设者/挑战型) ESFP(表演者/示范者)
1、 灵活、忍耐力强,实际,注重结果。
2、 觉得理论和抽象的解释非常无趣。
3、 喜欢积极地采取行动解决问题。
4、 注重当前,自然不做作,享受和他人在一起的时刻。
5、 喜欢物质享受和时尚。
1、 外向、友好、接受力强。热爱生活、人类和物质上的享受。
2、 喜欢和别人一起将事情做成功。
3、 在工作中讲究常识和实用性,并使工作显得有趣。
4、 灵活、自然不做作,对于新的任何事物都能很快地适应。
5、 学习新事物最有效的方式是和他人一起尝试。
ENFP(侶导者/激发者/记者型) ENTP(发明者/发明家)
1、 热情洋溢、富有想象力。认为人生有很多的可能性。
2、 能很快地将事情和信息联系起来,然后很自信地根据自己的判断解决问题。
3、 总是需要得到别人的认可,也总是准备着给与他人赏识和帮助。
4、 灵活、自然不做作,有很强的即兴发挥的能力,言语流畅。
1、 反应快、睿智,有激励别人的能力,警觉性强、直言不讳。
2、 在解决新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时机智而有策略。
3、 善于找出理论上的可能性,然后再用战略的眼光分析。
4、 善于理解别人。不喜欢例行公事。
5、 很少会用相同的方法做相同的事情,倾向于一个接一个的发展新的爱好。
ESTJ(监督者/大男人型) ESFJ(供应者/销售员/主人型)
1、 实际、现实主义。果断,一旦下决心就会马上行动。
2、 善于将项目和人组织起来将事情完成,并尽可能用最有效率的方法得到结果。
3、 注重日常的细节。
4、 有一套非常清晰的逻辑标准,有系统性地遵循,并希望他人也同样遵循。
5、 在实施计划时强而有力。
1、 热心肠、有责任心、合作。
2、 希望周边的环境温馨而和谐,并为此果断地执行。
3、 喜欢和他人一起精确并及时地完成任务。
4、 事无巨细都会保持忠诚。能体察到他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所需并竭尽全力帮助。
5、 希望自己和自己的所为能受到他人的认可和赏识。
ENFJ(教导者/教师/教育家) ENTJ(统帅/调度者/将军型)
1、 热情、为他人着想、易感应、有责任心。
2、 非常注重他人的感情、需求和动机。
3、 善于发现他人的潜能,并希望能帮助他们实现。
4、 能成为个人或群体成长和进步的催化剂。
5、 忠诚,对于赞扬和批评都会积极地回应。友善、好社交。
6、 在团体中能很好地帮助他人,并有鼓舞他人的领导能力。
1、 坦诚、果断,有天生的领导能力。
2、 能很快看到公司/组织程序和政策中的不合理性和低效能性,发展并实施有效和全面的系统来解决问题。
3、 善于做长期的计划和目标的设定。
4、 通常见多识广,博览群书,喜欢拓广自己的知识面并将此分享给他人。
在陈述自己的想法时非常强而有力。

5.4关于MBTI职业性格测评有哪些相关研究?

从古希腊、古印度的哲学家,远至公元前450年的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到中世纪的帕拉塞尔苏斯(Paracelsus),早己注意到所有的人可以归纳为四种,同一种类型的人的性情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心理学家大卫•凯尔西(DavidKeirsey)发现,这些由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历史时期的人各自独立研究得出的4种不同性情的划分,对性格的描绘惊人的相似。同时他发现,MBTI性格类型系统中的四种性格倾向组合与古老智慧所归纳的四种性情正好吻合。这四种组合是:

直觉型+思考型二概念主义者(NT)

感觉型+知觉型二经验主义者(SP)

直觉型+情感型二理想主义者(NF)

感觉型+判断型二传统主义者(SJ)
 

六、多元智能测评(MIDAS)

6.1什么是多元智能测评?

如果有人问你:爱因斯坦、莫扎特、乔丹他们三个人到底谁最聪明?估计你也很难给出一个明确的答复,因为这三个人都很聪明,只不过每个人擅长的领域不同:爱因斯坦擅长科研,莫扎特擅长音乐,乔丹擅长体育。在现实的学习生活中,每个学生擅长的领域或学科也是不同的,传统智力理论认为语言能力和数理逻辑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智力就是这两种能力的不同组合而己,当前的应试教育正是基于这种假设。这种狭隘的能力观并未揭示出智力的全貌和本质,同时也让很多有潜力有特长的人才被埋没,大学阶段对能力的考核更加全面,当前的专业多种多样,每个专业对能力的要求也和高中有所不同。因此,MIDAS多元智力测评体系应运而生,该测评体系受哈佛大学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

的启发,该理论认为,人类认知具有丰富性,每个人在出生时就己具备八种不同的潜能,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优势智能组合,每个人都应该明白自己的能力特长,扬长避短,选择适合自己能力特长的专业可以事半功倍,提高学习,生活的成功率和满意度。

6.2多元智力测评有哪几种能力,分别有什么特点?

多元智能理论将人的智能分为八大智能,这八种智能既相互独立,又以组合的方式协作运行,八大智能分别有以下特点:

八大智能 能力特点 喜欢的活动 适合的职业
语言智能 对文字和语言特别敏锐,擅于用语言或者文字来抒发自己的认识、感受和情感 口语、阅读、写作、讲故事、 作家、诗人、记者、演说家和节目主持人
逻辑数学智能 对于推演、运算和数字非常敏感,擅长用比较、因果逻辑的思维模式来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 计算、调査、解决问题、逻辑 科学家,数学家,会计师,工程师、电脑程序设计师、律师、法官
空冋智能 空间想象力和方向感强,能够清晰的辨识形状、结构、线条、颜色等细节 地图阅读、艺术设计、机械操作 航海家、飞行员、雕塑家、画家、发明家、建筑师、摄影师、服装设计师、广告设计师、电影制片人
身体动觉智能 指个体运用身体来表达思想和情感、运用肢体制作或操作物体的能力。这项智能包括特殊的身体技巧,如平衡、协调、敏捷、力量、弹性和速度等。 体育、舞蹈、手工艺、魔术、哑剧模仿 运动员、演员、舞蹈家、外科医生、工匠师、机械师
音乐智能 个体对音乐的感知、辨别和表达的能力,一个人对音调、节奏、旋律、音色的敏感性越强,其音乐智能越高,以后他在欣赏、表达和创作音乐方面就比较突出 唱歌、演奏乐器 作曲家、歌唱家、调音师
人际智能 能够很好地理解别人和与人交往的能力,善于察觉他人的情绪情感,体会他人的感觉感受,能辨别不同人际关系间的暗示以及在恰当的时候做出适当反应的能力 理解、领导、影响他人 政治家、外交家、领导者、心理咨询师、公关人员
自然观察智能 善于观察自然界中的各种事物,对事物进行辨别和分类的能力,这项智能使个体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着敏锐的观察能力,能了解各种事物的细微差别。 了解动物、从事与大自然相关的活动 天文学家、生物学家、地质学家、考古学家、环境设计师
自省智能 指认识自己内心世界,了解自己的情绪情感变化,以此理解自己和指导自己行为的能力。这项智能够使个体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喜欢独立思考的能力。 自我了解、自我反思 哲学家、政治家、思想家、心理学家

 

七、职业倾向测评

7.什么是职业倾向测评?

每个人都面临取舍,都会在最重要和更重要之间做决定,就像选择专业一样,可能会遇到都喜欢或者都不喜欢的情况,这时候明白自己内心深处更加看重哪个方面会让选择变得简单,这个起决定作用的内隐判定标准就是个人价值观,为了提高决策效率,职业指导专家埃徳加-H-施恩教授提出了著名的职业锚理论。所谓职业锚,是指当一个人不得不做出选择的时候,他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的职业中的那种至关重要的东西或价值观。职业锚影响了一个人职业选择的方方面面,包括我们会选择什么样的职业和什么类型的工作,是否会喜欢所从事的工作,在工作中的成就感有多高。职业锚强调个人能力、兴趣和价值观三方面的相互作用与整合,是做决策时最稳定不变的因素。施恩教授将职业锚拓展为八种,此后的调查研究表明,以下八种职业锚可以概括所有的锚位:

职业倾向测评
类型 详解
技术型(TF) 追求在技术/职能领域的成长和技能的不断提高,以及应用这种技术/职能的机会。希望通过施展自己精湛的技能以获取别人认可,乐于和同行交流切磋。
管理型(GM) 追求岗位晋升,致力于全面管理,希望能领导别人,独自负责某个部分,可以跨部门整合其他人的努力成果,愿意承担责任。具体的技术/职能工作仅仅是通向更高、更全面管理层级的手段而已。
自主型(AU) 希望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工作和生活,不愿意忍受公司或者组织条条框框的约束和限制,追求能施展个人能力的工作环境更容易被自由选择而不是物质报酬所激励。
安全型<SE) 追求稳定的工作岗位,更为看重财务安全和职业稳定性,关注五险一金、养老金以等保障性收入。对组织忠心耿耿,可以长久稳定的从事某一职业。
创造型<EC) 有强烈的创造需求和欲望,醉心于建立或创造某种完全属于自己的东西,最强烈的工作动力是可以发明创造,套基立业,同时意志坚定,敢于冒险。
服务型(SV) 希望可以做一些利于他人的事,为别人提供有价值的服务。例如:帮助他人,改善人们的处境,通过新的产品消除疾病等等。富有爱心和同情心。
挑战塞(CH) 喜欢解决看上去无法解决的问题,战胜厉害的对手,克服无法克服的困难,参加工作的原因是工作过程中可以去战胜各种不可能,新奇、变化和困难是行动的终极目标。
生活型<LS) 希望职业环境有足够的弾性,能平衡并个人的、家庭的和职业的矛盾,认为家庭和事业是一个整体,希望两者可以兼顾,可以协调发展。

心理健康
 

高中生在学习生活中,无论在学业方面,还是在与老师同学的交往中,以及与父母的相处中,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会遇到各种挫折不如意,矛盾冲突,处理不好很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要战胜这些问题,需要对高中生的个性心理,家庭环境,压力来源以及健康标准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能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手段,遇到问题能采取恰当的方式妥善应对。

一、 什么是心理健康?有哪些判定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O即健康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道徳健康。

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

如果个体能够适应发展着的环境,具有完善的个性特征;认知,情绪反应,意志行为均处于积极状态,并能保持适当的调控能力。在生活中,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自觉控制自己,正确对待外界影响,使心理保持平衡协调,就己具备了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

中学阶段心理健康标准有如下内容:

①智力发育正常,即个体智力发展水平与其实际年龄相称;

②稳定的情绪。尽管会有悲哀、困惑、失败、挫折等,但不会持续长久;

③能正确认识自己。清楚自己存在的价值,有自己的理想,对未来充满信心;

④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尊重理解他人,学习他人长处,友善、宽容地与人相处;

⑤稳定、协调的个性,能对自己个性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进行有效控制和调节;

⑥热爱生活,能充分发挥自己各方面的潜力,不因挫折和失败而对生活失去信心。
 

二、 中学阶段有哪些常见的心理问题?

2.1 神经症

神经症旧称神经官能症,是一组精神障碍的总称,包括神经衰弱、强迫症、焦虑症、恐怖症、躯体形式障碍等等,患者深感痛苦且妨碍心理功能或社会功能,但没有任何可证实的

器质性病理基础。病程大多持续迁延或呈发作性。

抑郁症

又称抑郁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且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情绪的消沉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自卑抑郁,甚至悲观厌世,可有自杀企图或行为;严重的抑郁症会出现如下症状:1.兴趣丧失、无愉快感;2.精力减退或疲乏感;3.精神运动性迟滞或亢奋;4.自我评价过低、自责,或有内疚感;5.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下降;6.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杀、自伤行为;7.睡眠障碍,如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8.食欲降低或体重明显减轻;9.性欲减退。

焦虑症

焦虑症,又称为焦虑性神经症,是神经症这一大类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以焦虑情绪体验为主要特征。可分为慢性焦虑,即广泛性焦虑和急性焦虑,即惊恐发作两种形式。主要表现为:无明确客观对象的紧张担心,坐立不安,还有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症状,如心悸、手抖、出汗、尿频等,及运动性不安。注意区分正常的焦虑情绪,如焦虑严重程度与客观事实或处境明显不符,或持续时间过长,则可能为病理性的焦虑。

强迫症

属于焦虑障碍的一种类型,是一组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精神疾病,其特点为有意识的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一些毫无意义、甚至违背自己意愿的想法或冲动反反复复侵入患者的日常生活。患者虽体验到这些想法或冲动是来源于自身,极力抵抗,但始终无法控制,二者强烈的冲突使其感到巨大的焦虑和痛苦,影响学习工作、人际交往甚至生活起居。常见症状:强迫思维、强迫行为或两者并存。

恐惧症

原称恐怖性神经症,是神经症的一种。以过分和不合理地惧怕外界某种客观事物或情境为主要表现,患者明知这种恐惧反应是过分的或不合理的,但仍反复出现,难以控制。恐惧发作时常常伴有明显的焦虑和自主神经症状,患者极力回避导致恐惧的客观事物或情境,或是带着畏惧去忍受,因而影响其正常活动。常见的恐惧症亚型包括广场恐惧、社交恐惧和特殊恐惧症三种。

社交恐惧症:又称社交焦虑障碍,多在17〜30岁期间发病,男女发病率几乎相同;常无明显诱因突然起病,中心症状围绕着害怕在小团体中被人审视,一旦发现别人注意自己就不自然,不敢抬头、不敢与人对视,甚至觉得无地自容,不敢在公共场合演讲,集会不敢坐在前面,故回避社交,在极端情形下可导致社会隔离。常见的恐惧对象是异性、严厉的上司和未婚夫(妻)的父母亲等,或是熟人。可伴有自我评价低和害怕批评,可有脸红、手抖、恶心或尿急等症状。部分患者常可能伴有突出的广场恐惧与抑郁障碍。

2.2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是在个体发育成长过程中,因遗传、先天以及后天不良环境因素造成的个体心理与行为的持久性的固定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偏离社会文化背景,并给个体自身带来痛苦,或贻害周围。

主要特征:人格显著的、持久的偏离了所在社会文化环境应有的范围,从而形成与众不同的行为模式。个性上有情绪不稳、自制力差、与人合作能力和自我超越能力差等特征。

主要表现为情感和行为的异常,但其意识状态、智力均无明显缺陷。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又称无情型人格障碍或社会性病态,是对社会影响最为严重的类型。主要特征是高度攻击性,缺乏羞惭感,不能从经历中取得经验教训,行为无计划性,受偶然动机驱使,社会适应不良等。

表演型人格障碍:又称寻求注意型人格障碍或癒症型人格障碍,女性较多见。男性癒症性人格表现也没有不同于女性的特征,但年龄多在25岁以下,此型人格障碍以人格的过分感情化,以夸张言行吸引注意力及人格不成熟为主要特征,表演型人格障碍与其他类型的人格障碍一样被定义为终身持久状态,故可预料其难以发生变化。具有表演型人格障碍的人在行为举止上常带有挑逗性并且他们十分关注自己的外表,常以自我表演,过分的做作和夸张的行为引人注意,暗示性和依赖性特别强,自我放任,不为他人考虑,表现高度自我中心,这类人情绪外露,表情丰富,喜怒哀乐皆形于色,娇柔做作,易发脾气,喜欢别人同情和怜悯,情绪多变且易受暗示,极端情绪化,易激动,而旦思维肤浅,不习惯于逻辑思维,言语举止和行为显得天真幼稚。

偏执型人格障碍:是人格障碍的一种,在一般人口中的数目不详,一般于早年开始,此类偏离正常的人格一旦形成以后即具有恒定和不易改变性。智力并不低下,但人格的某些方面非常突出和过分地发展,而且本人对自己人格缺陷缺乏争正确的判断。表现固执,敏感多疑,过分警觉,心胸狭隘,好嫉妒;自我评价过高,体验到自己过分重要,倾向推诿客观,拒绝接受批评,对挫折和失败过分敏感,如受到质疑则出现争论,诡辩,甚至冲动攻击和好斗;常有某些超价观念和不安全、不愉快、缺乏幽默感;这类人经常处于戒备和紧张状态之中,寻找怀疑偏见的根据,对他人的中性或善意的动作歪曲而釆取敌意和藐视,对事态的前后关系缺乏正确评价;容易发生病理性嫉妒。此类人一般是自我和谐的,不会主动或被动寻求医生帮助。

2.3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重性精神病,多在青壮年缓慢或亚急性起病,临床上往往表现为症状各异的综合征,涉及感知觉、思维、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及精神活动的不协调。患者一般意识清楚,智能基本正常,但部分患者在疾病过程中会出现认知功能的损害。病程一般迁延,呈反复发作、加重或恶化,部分患者最终出现衰退和精神残疾,但有的患者经过治疗后可保持痊愈或基本痊愈状态。典型症状有:产生幻觉,凭空听到或者看到不存在的声音和东西;会出现被害妄想,关系妄想等,无论怎么劝解都无法说服;思维缺乏逻辑,令人难以理解;对任何事都漠不关心,表情呆滞,有时会表现出跟环境无关的自言自语或者独自发笑;意志行为减退,活动减少,不会主动要求什么,会吃一些不能吃的食物。

2.4学习倦怠

学习倦怠又叫学业倦怠,是指学生对所学课业和学校活动热忱消失,学习情绪低落,呈现一种消极状态,对同学、朋友态度冷漠和疏远,自我放弃,学习过程中成就感低,认为学习是一种负担,没有任何意义。其产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学校课业繁重,学习强度超过学生承受能力。二、心理压力大,背负过重的包袱。三、经常遭遇考试失败的挫折,没有形成正确的归因模式。四、缺乏自信心,学习能力方面的自我评价过低。

2.5拖延症

拖延症是指自我调节失败,在能够预料后果有害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的一种行为。拖延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严重的拖延症会对个体的身心健康带来消极影响,如出现强烈的自责情绪、负罪感,不断的自我否定、贬低,并伴有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疾病,一旦出现这种状态,需要引起重视。
 

三、什么是心理压力,心理压力和个人健康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心理压力又叫心理应激,指在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境下引起的一种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是机体与环境间失衡的产物。适度的压力有益于健康,因为它能提高机体激化水平,使身心保持警觉状态,在短期内唤醒和激发机体自身的潜能,增强应变、应急能力和免疫力,维持机体功能的正常乃至超水平发挥,自我保护,自我完善。若一个人长期处于高度应激状态而身心得不到及时调适,就会击溃人。人在应对压力事件时,存在三个阶段:

(1)警觉阶段,表现为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心率加快,体温和肌肉弹性降低,贫血,以及血糖水平和胃酸度暂时性増加,严重可导致休克。

(2)抵抗阶段,表现出警觉阶段症状的消失,身体动员许多保护系统去抵抗导致危急的动因,此时全身代谢水平提高,肝脏大量释放血糖。如时间过长,可使体内糖的储存大量消耗,以及下丘脑、脑垂体和肾上腺系统活动过度,会给内脏带来物理性损伤,出现胃溃疡、胸腺退化等症状。

(3)衰竭阶段,表现为体内的各种储存几乎耗竭,机体处于危机状态,可导致重病或死亡。故要尽量减少和避免不必要的应激状态,并学会科学地对待应激状态。
 

四、什么是心理康复能力?

心理康复能力是指面对生活压力和挫折的反弹能力,能帮助人们克服压力和挫折,充分发挥自身潜能从创伤刺激中恢复到往常水平的能力。心理复原能力强的人,在遭遇挫折后能快速地进行自我调整,缓解或者消除创伤性事件带来的压力和困扰,获得生理以及心理上的安全感,恢复正常的生活和社会功能。
 

五、什么是考试焦虑?如何应对考试焦虑?

考试焦虑,是指因考试压力过大而引发的系列异常生理心理现象,包括考前焦虑,临场焦虑(晕考)及考后焦虑紧张。临考时经常会表现出自卑,紧张流汗,坐立不安,心跳加速,甚至昏厥等典型症状。心理学认为,心理紧张水平与活动效果呈倒“U”型曲线关系。紧张水平过低和过高,都会影响成绩。适度的心理紧张,可以使人对考试有种激励作用,产生良好的活动效果。但过度的考试紧张则导致考试焦虑,影响考场表现,并波及身心健康。

考试焦虑通常与父母或者学生自己对自己要求过高,个人心理承受力较差,频繁想起过往失败经历等认知因素有关;通过矫正自己不合理的认知,形成积极的自我暗示,加强身体素质合理安排饮食和睡眠,自我减压可以有效缓解考试焦虑。

《中学生考试心理和行为问题测试》可以有效检测出考试焦虑的相关问题,该量表包括人际敏感、焦虑、怯场、自责、家庭压力感、身体症状、动力问题、强迫、抑郁、自卑、精神病性11个维度,以及认知问题和神经症两个理论构想维度,这些维度定量的描述了中学生的考试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六、心理健康测评

6.1 什么是SCL-90测验?

SCL-90测验全称90项症状清单,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心理健康测试量表之一,是当前使用最为广泛的精神障碍和心理疾病门诊检查量表,通过90道题目,可以查明诸如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焦虑,抑郁,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其他等10个维度的症状和问题,基本囊括了心理健康的方方面面,俗称心理健康领域的血常规测验。

6.2 SCL-90测验的优缺点有哪些?

优势:

scl-90测验维度涵盖面非常广泛,综合性强,可反映诸如强迫,人际敏感,焦虑,抑郁,精神病性等九个因子,除此之外还有睡眠,饮食等方面。

该测验经常用于医院综合门诊彻查心理疾病,临床色彩较浓,言外之意,该测验对心理健康和不健康人群的区分度更高,信效度相较于一般的心理测验更高。

该测验使用广泛,相关的研究文献较多,积累的各类数据详实,目前既有粗分划线法也有常模划线法,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自由选择,使用自由程度高。

局限:

该测验维度较多,是一个注重广度的心理健康测验,不可避免的需要对深度有所妥协,故如果某一个维度结果异常,可作为警示,再通过更专业的量表挖掘更多更细致的信息。

该测验题量较大,专业性比较强,大部分题目都是很严肃枯燥的,对测试者的耐心有一定的要求,需要测试者处于一个安静和不受打扰的环境中进行测试。
 

七、自控力测评

7.1 什么是自控力?中学生自控力有哪些特点?

自控力,即自我控制的能力,指对一个人对自身的冲动、感情、欲望进行的自我控制。在驾驭“我要做”、“我不要”和“我想要”这三种力量时通过调节自我的心态,增强自我的意志力来提高。更通俗一些说就是你在追求自己的目标的过程中,展现出来的一种心理状态。自我控制能力直接影响个体在学习、生活和社会交往等方面的发展,是形成良好个性的必要条件和基本保证,对于个体成功地适应社会极为重要。

自我控制能力由三个维度组成,分别是情绪自控、行为自控、思维自控。

中学生自控力发展的一般趋势是先降后升,在中学初期,中小学生的道德发展还属于外部定向,自控力受环境的约束力较大,后逐渐转化为内部约束,这个内外转变的过程会导致个体自控力的降低,后来内部约束力变强,自控力逐渐发展成熟。

7.2 中学生自控力差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如何提高自控力?

中小学生成长环境相对单纯一些,主要是学校学习和家庭生活,影响他们自控力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学校因素和家庭因素。

家庭方面的因素主要有:

(1) 经常性的惩罚、拒绝和否认;

(2) 过高的期望和要求;

(3) 糟糕的家长表率;

(4) 过度的保护与干涉。

学校方面的因素主要有:

(1) 填鸭式的教学方法;

(2) 单一的学习动机;

(3) 简单粗暴的教学模式;

(4) 内松外紧的教学管理。

相应的,要想提高中学生的自控力,也需要对症下药,从家庭和学校两方面着手。

在家庭教育方面:

(1)提高自身素质,对孩子要关爱适度,管束适宜,尊重孩子,倾听孩子的心声,在家庭教育中对孩子采用赏识教育;

(2) 要全面了解孩子,引导孩子正确交往;

(3) 重视孩子自我意识的培养与训练;

(4) 父母同样应成为孩子自我控制能力的表率;

(5) 强化归因训练,为自我控制能力的提高提供依据;

(6) 教会孩子利用社会性和物质性资源来提高其自我控制能力。

在学校教育方面:

(1) 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重点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主体意识;

(2)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3) 根据中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特点利用心理健康辅导课来进行教育指导;

(4) 以活动为载体促进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

(5) 建设有凝聚力、有竞争力的班集体以及提高学生自我控制能力;

(6) 训练学生的意志力;

(7) 指导学生不断进行自我监督;

(8) 老师应以身作则,发挥表率及榜样作用。
 

八、 什么是学业拖延?如何降低学业拖延程度?

日常学习生活中我们可能经常遇到这样的事情:对于一件需要去完成的任务,我们经常倾向于拖到最后期限才开始着手去做,总是习惯说一句“时间还早,等到明天再做吧。”这种现象几乎是普遍存在的,在心理学上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拖延,它是指人们非理性地推迟任务的开始和完成。作为学生这一群体在学习情境中发生的拖延行为心理学上称之为学业拖延,表现为学业任务计划和执行之间的差距。

以下方法可以有效降低学业拖延程度:

(1) 加强时间管理,制定学习计划清单,增强学习效能感;

(2) 培养学业延迟满足能力;

(3) 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增强家庭连接一起找方法对抗拖延。
 

九、 家庭教养方式测评

许多心理学研究结论表明,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良好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与家庭结构是否完整、父母教养方式之间都有密切的关系,其中,家庭教养方式是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孩子的社会知识、道徳规范和社会化行为首先是从家庭教育中获得的,同时,社会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化的目标也主要通过父母传递给孩子的。良好的父母教养方式,是孩子走上成功之路最主要的保证。而不良的父母养育方式,往往是很多社会,家庭,个人悲剧的起源。

9.1家庭教养方式分类(鲍姆林徳(DianaBaumrind)的家庭教养方式理论)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个性化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学习与成长发生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但是个性之中又存在着很多共性,究竟哪些共性是好的,哪些是不正确的呢。早在1978年,美国心理学家戴安娜•鲍姆林徳提岀了家庭教养方式的两个维度,即控制程度和关爱程度。控制程度是指家长是否对孩子的行为建立适当的标准,并坚持要求孩子去达到这些标准。关爱程度是指对孩子和蔼接受的程度及对孩子需求的敏感程度。根据这两个维度,可以把教养方式分为下表所示的权威型、专制型、放纵型和放任型四种。

家庭教养方式 关爱程度
控制程度 权威型 专制型
溺爱型 放任型

(1)专制型一一专制型的父母在家里操纵着子女的一切,用权力和强制性的训练使孩子听命,享有无上的权威。父母从来不考虑子女的思想感受,只从父母的主观意志出发,总是代替子女思考,强迫子女接受自己的看法和认识,子女必须要按照父母的认识和意志去活动,不能超越父母的指令。这种类型的父母对子女要求过分严厉,有过高的期望,缺少宽容,有太多的限制,过分的不允许,教育子女语言和方法简单,态度生硬。这种教养方式下的孩子经常处于被动、压抑状态,缺乏自制能力,往往会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个性:一种表现为顺从、懦弱、缺乏自信、自尊、孤独、性格压抑,心理自卑,遇事唯唯诺诺,缺乏独立判断和处理的能力;另一种表现为逆反心理强、冷酷无情、有暴力行为。通常孩子在学习方面处于被动,成绩很差。

(2) 溺爱型一一溺爱型父母一般很少向子女提出要求或施加控制,对孩子的爱缺乏理智和分寸,即使子女提出过分的要求,往往也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对孩子百依百顺、有求必应、姑息迁就、怂恿包庇。对孩子不合理的要求与缺点既不制止,也不纠正,孩子是家庭中的小霸王,可以无拘无束,任性胡为,父母为了孩子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

(3) 放任型一一放任型父母对孩子既缺乏爱的情感和积极反应,又缺少行为的要求和控制,亲子间交往甚少,父母对孩子缺乏基本的关注与了解,对孩子的一切行为举止采取不加干涉的态度,给孩子一种被忽视的感觉。这样的父母认同“树大自然直”的观念,对孩子釆取漠不关心、放任自流的教养方式。这种现象多存在于工作繁忙、交际应酬多、业余时间少的父母,一心扑在自己的工作学习上,很少与孩子交流沟通,忽视孩子的内心世界和需要。对孩子的行为与学习不感兴趣,也不关心,很少去管孩子。

(4)权威型一一权威型父母给孩子自由发展空间,平等的对待、尊重和信任孩子,能与孩子相互沟通,交流各自的看法,鼓励孩子上进,孩子可以按照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发展,父母也为孩子的发展提出建议,理性的指导孩子成长,对其缺点错误能恰如其分地批评指正,以提高孩子的认知能力。父母遇事总是先给孩子讲道理,从不打骂。即使有时候父母错了,也会真诚地给孩子道歉。实践证明,在温暖、民主、宽松的家庭中成长,能使孩子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也容易产生发挥自身潜能的动力,在学习上表现出的主动性也较强。

9.2家庭教养方式测评中,父亲和性亲教养方式的维度

角色 维度
母亲 情感温暖、理解(关爱程度)
过分干涉、过分保护(控制程度)
拒绝、否认(忽视程度)
惩罚、严厉(严厉程度)
偏爱被试(偏心程度)
父亲 情感温暖、理解(关爱程度)
惩罚、严厉(严厉程度)
过分干涉(控制程度)
偏爱被试(偏心程度)
拒绝、否认(忽视程度)
过度保护(溺爱程度)

各维度详解:

情感温暖、理解: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能够给孩子恰当的心灵慰藉,孩子也能在实际学习生活中主动向家长倾诉困难、寻找安慰。家长能够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被接纳。

过分干涉、过分保护(角色为父亲时,两维度被分开表述但含义相同):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会事无巨细的包办孩子的大小事务,即使孩子自己完全能解决的事情也不放心想插手。不尊重孩子的意见,总是担心孩子会出错,会闯祸,认为孩子不能解决生活中的小麻烦。

拒绝、否认:家长对孩子的了解很少,不太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对于孩子提的要求很少积极响应,会有意无意的忽视孩子,有时候会让孩子感受到一些冷漠。

惩罚、严厉:对孩子的管教非常严厉,面对孩子不苟言笑,信奉棍棒底下出状元,对于孩子所犯的小错误也会很不安,希望能及时纠正。

偏爱被试:家长让孩子在众多子女当中感觉到自己被特别关爱,感觉自己是最受宠爱的那个孩子。
 

十、智力测评

10.1 瑞文标准智力测验有什么特点?

瑞文标准推理测验也称为瑞文标准渐进矩阵(Raven'sStandardProgressiveMatrices简称SPM),是英国著名心理测量学家J.C.Raven在1938年编制的非文字智力测验,广泛应用于各种文化背景下的智力/推理能力测试,测验按逐步增加难度的顺序分成A、B、C、D、E五组,每组由12张图片推理题组成,五组题目的类型略有不同。该测验适用的年龄范围宽,可用于5岁半至70岁以上的测试者,测验对象不受文化、种族和语言的限制,并且可用于一些生理缺陷者,如用于聋哑儿童。测验可个别进行,也可团体实施、使用方便、省时省力,结果解释采用百分等级说明,直观简单。

10.2 智力有哪些分类标准?

心理学家卡特尔把智力的构成区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两大类: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瑞文推理测验测量的主要是人的流体智力,流体智力是一种以生理为基础的认知能力,如知觉、记忆、运算速度、推理能力等,随年龄的老化而减退。而晶体智力则并不随年龄的老化而减退,晶体智力主要指学会的技能、语言文字能力、判断力、联想力等。流体智力属于人类的基本能力,受先天遗传因素影响较大,受教育文化影响较少。流体智力的发展与年龄有密切的关系:一般人在20岁以后,流体智力的发展达到顶峰,30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

责任编辑:陈斯佳

相关推荐

查看更多>>

高考聚焦

aaa
×

添加老师微信咨询,添加时请备注姓名、年龄。

复制微信号:18960750936
×

添加老师免费咨询,添加时请备注姓名、年龄。

复制微信号:fjgkw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