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大学
集美大学
福州工商学院
闽南理工学院
2024福建高考交流群
高考网官方公众号
分享

新余学院——2023年机电工程学院专业介绍

来源:新余学院时间:10-23
机电工程学院专业介绍

一、学院简介

机电工程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构建“三维九带”党建引领体系,形成了“六维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了HOPE集誉攻略学风体系。近三十年来,学院已培养了各类学生近10000人。其中,入职国家电网、中国电建、中国铁路、国家能源等企事业单位的优质就业超过50%,考取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南大学等双一流高校的硕士研究生人数连年攀升。

学院现设四个本科专业,即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和机器人工程。其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开设了智能制造和机械设计两大方向,是校级智能制造专业群的核心专业,拥有6们省级课程和2个优秀教学团队;“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江西省级一流本科专业,江西省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专业,首批工程教育论证试点专业,与吉尔吉斯斯坦国立建造、交通与建筑大学开展国际合作。“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开设了3D打印和模具设计两大方向,建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认定的3D打印造型师能力认定实训基地;“机器人工程”专业是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专业。学院还曾开设过能源与动力工程、工业自动化、机械设计与制造、应用电子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通信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楼宇自动化、数控技术等专业。目前学院全日制在校生千余人。

学院现有教职工85人,柔性引进高端人才2人,兼职教师20人;教授9人,高级工程师17人,高级实验师2人;博士10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江西省首批金牌教授1人、江西省新时代学生心中的好老师1人,江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2人、江西省青年科学家培养对象1人、江西省高等学校青年井岗学者1人、江西省远航工程人选1人。

学院总建筑面积8000多平方米,固定资产近3000万元。现建有智能制造材料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3D打印制造与应用工程技术中心、跨学科产业技术研究中心、新余工业研究所、工程控制中心等5个研究平台;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的测评中心、技术服务中心、机电工程中心等多个综合服务平台;机器人技术、电工电子技术、单片机技术、电气控制与PLC、机械制造等28个实验实训室和开发实验室。学院坚持立德树人,秉承“求新、求实、求善”的校训和“学以致用、开物成务”的院训,以培养“品德素养好、应用能力强、就业有实力、发展有后劲”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主动对接社会需求,不断提高服务能力,为把我校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而奋斗。

 

二、专业介绍

1、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

本专业开设了智能制造和机械设计两个方向,是省级特色专业,是校级智能制造专业群的核心专业,拥有6门省级课程和2个优秀教学团队,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能在装备制造业从事设计、制造、机电控制、应用开发和生产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培养适应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工程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电子技术、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机电传动控制、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

本专业是江西省级一流本科专业,是江西省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专业,是学校首批工程教育论证试点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装备制造、系统运行、应用开发、安装调试以及技术服务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电路理论、工程电磁场、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信号分析与处理、电机学、电气测试技术、自动控制理论、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电力系统暂态分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电气控制及可编程控制器、电气工程基础等。

3、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本科):

本专业开设3D打印和模具设计两个方向,建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认定的3D打印造型师能力认定实训基地,江西省科普基地、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理论基础扎实、实践应用能力强、有创新创业精神、适应区域经济和当今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材料物理化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电子技术、材料科学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材料加工过程控制技术、材料成型技术基础、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数控加工技术等。

4、机器人工程(本科):

本专业是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专业,是江西省首批普职融合试点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备初步的技术开发、设计和工程实践能力,能在工业机器人和康复机器人相关领域从事系统设计与开发、技术集成、系统安装、维护和技术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机器人机械基础与机构学、机器人检测与传感器技术、工业机器人控制技术、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与应用、工业机器人编程与应用、自动控制原理、电气控制与PLC、现场总线技术、电机驱动与运动控制。

三、教学建设成果

学院教师获国家级/省级科教研项目近80项,省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20余项;江西省科学技术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一流课程3门;省级高水平本科教学团队1个;发表论文4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30余篇;授权专利90余项;出版教材/学术专著15部。

四、特色文化

学院以党建为引领,依托“三维九带”党建品牌,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开物视觉广场、习思践行社、周末文化广场、“火种”乐队等特色文化。

五、校企合作

学院与江西赣锋锂业股份有限公司、新余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发那科机器人有限公司、苏州澣川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协鑫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江西亿铂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20余家规模企业开展了校企合作,建立了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机制,共建了长效的校外实习就业基地;与江苏大学、华东交通大学、江西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新余高新开发区钢铁产业园等单位建立了稳定友好的合作关系,实现了资源共享。

六、学科竞赛

学生在全国电子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西门子杯”工业自动化挑战赛、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等高水平学科竞赛中获奖130余项;承担各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20余项;“互联网+”大赛获国赛铜奖;学生为第一作者发表论文21篇,授权专利19项。

学生竞赛(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省赛)一等奖)

2022年江西省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三等奖

七、学生就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主要面向机械制造、汽车制造、机电产品营销与服务等行业,专业就业率高,就业面广,就业可持续发展性强,被国家列为二十一世纪社会发展最急需的十大专业人才之一。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主要在3D打印、机械、模具、材料加工成型等领域从事工艺与设备的设计、应用开发、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也可以选择到国内外高等院校继续学习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主要面向电力行业,可从事电力设计、建设、调试、生产、运行、市场运营、科技开发和技术培训等工作,毕业生大多在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发电厂和电力建设单位就业。历届毕业生被国家电网(江西)录取人数列全国各高校前列。

机器人工程专业主要在机器人、人工智能、自动化等领域就业,也可以选择到国内外高等院校继续学习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近几年,学院毕业生入职国家电网、中国电建、中国铁路、国家能源等国企事业单位的优质就业超过50%以上。

八、学生深造

机电工程学院自2010年开启本科教育以来,培养了众多优秀人才,其中考上研究生累计166人。其中14届录取9人、15届录取5人、16届录取5人、18届录取18人、19届录取10人、20届录取26人、21届录取36人、22届录取56人。特别是考取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南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双一流高校的硕士研究生人数连年攀升。

责任编辑:jx027

相关推荐

查看更多>>

高考聚焦

aaa
×

添加老师微信咨询,添加时请备注姓名、年龄。

复制微信号:18960750936
×

添加老师免费咨询,添加时请备注姓名、年龄。

复制微信号:fjgkw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