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大学
集美大学
福州工商学院
闽南理工学院
2024福建高考交流群
高考网官方公众号
分享

新余学院——2023年数学与计算机学院专业介绍

来源:新余学院时间:10-23
数学与计算机学院专业介绍

一、学院简介

学院现有教师84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29人;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约占86%,其中博士8人、在读博士9人;双师型教师33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4人。学院与阿里云、慧科等企业开展专业共建和人才培养,有企业教师19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江西省财政支持的一流专业,基础数学为校级重点学科。

学院建有江西省交邮融合农村电商物流工程研究中心、新余市大数据分析重点实验室、新余市大数据应用创新团队等科研平台,建有大数据分析实验室、软件工程实验室、数学建模实验室、人工智能实验室等13个专业实验室、3个公共计算机机房和2个专业基础实验室以及6个创新工作室。实验室总面积约4356平方米,拥有仪器设备3783台件,固定资产总值2520万元,教学科研设备2065万元。

学院与阿里云、慧科教育集团等知名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共建阿里云大数据应用学院,开展专业共建和人才培养。学院着力推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指导学生参加全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蓝桥杯信息技术大赛、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团体程序设计天梯赛、数学中国数学建模国际赛、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等国家级、省级竞赛项目,近年来共计获得国家级奖励60余项,省级奖励600余项,荣获“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省赛银奖1项。2022年学院组织省级以上竞赛10余项,参赛学生数达3000人次,全年累计获省级以上奖项137项,其中国家级A类8项、B类一等奖6项,省级A类123项,获奖人数达250余人。

近年来,学院高度重视科研及服务地方工作。2020年以来,学院获批江西省交邮融合工程研究中心,并在此平台上成功研发了基于交邮融合的区域电商物流平台,成功解决了乡村物流最后一公里”问题,为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提供了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得到了省市相关单位及领导的高度肯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21年,学院与中国人民银行新余中心支行合作研发了一套江西省人民银行财务预算辅助审计系统,已发文在全省中国人民银行范围内推广使用。

2022年9月新生报到留影

二、专业介绍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江西省财政支持一流专业、校企共建专业)

培养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一定的国际视野,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领域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部署、运行与维护、大数据处理与分析、计算机类教育等工作,成为“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提得起”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算法设计与分析、数据库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软件工程、Java Web程序设计、Web前端技术、Java企业框架技术、Python数据分析、机器学习等。

2、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专业)

培养具有较强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的中学数学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以及能在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数学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复变函数、常微分方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数学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等。

3、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校企共建专业)

本专业充分运用阿里云海量数据资源为支撑开展教学。拥有江西省交邮融合农村电商物流工程研究中心以及新余市大数据分析重点实验室等实习实践场所。毕业生具备去企事业单位从事数据应用开发、大数据分析、大数据可视化、大数据系统运维、大数据教学等工作能力。

主要课程:Python程序设计、Hadoop大数据核心技术、阿里大数据技术与应用、网络爬虫与数据收集、数据仓库理论与实践、海量数据分布式开发技术、Flink实时计算技术等。

4、软件工程

本专业强调软件开发的工程性,培养具有系统掌握软件需求分析、软件设计开发、软件测试、软件维护和软件项目管理等工作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强创新创业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具备较强的软件项目的系统分析、设计、开发和测试能力,能够按照工程化的原则和方法从事软件项目开发和管理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数据结构、算法分析、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现代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与实现技术、统一建模语言、软件工程、软件构造、软件体系结构、软件项目管理等。

5、信息与计算科学(校企共建专业)

培养具有解决信息技术和工程计算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在科技、教育、信息产业和经济金融等部门从事数据分析与处理、应用程序设计或大数据分析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解析几何、JAVA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与技术、离散数学、数据结构与算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操作系统、运筹学。

三、教学建设成果

近年来,学院教师获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先后主持完成国家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和省级教学改革项目26项;获批省级在线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和省级一流课程6门;获全国、省级各类教学比赛奖项10余项。

四、特色文化

学院通过实施“初心领航”、“红心铸魂”、“连心强基”、“同心聚力”、“匠心筑梦”五大工程(即“五心”工程),促进全院师生思想统一、凝聚共识,共筑中国梦,齐圆数计梦,实现个人梦。其中,“初心”代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职责与使命;“红心”代表忠于事业、乐于敬业的信念与理想;“连心”代表师生为本、注重服务的理念与信心;“同心”代表同甘共苦、齐心协力的精神与品质;“匠心代表”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态度与决心。

五、校企合作

学院与阿里云、慧科教育集团等知名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共建阿里云大数据应用学院,开展专业共建和人才培养。近年来,学院高度重视科研及服务地方工作。2020年,学院联合地方企业申报并成功获批江西省交邮融合工程研究中心,目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已成功研发了基于交邮融合的区域电商物流平台,成功解决了乡村物流最后一公里”问题,为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提供了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得到了省市相关单位及领导的高度肯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21年,学院与中国人民银行新余中心支行合作研发了一套江西省人民银行财务预算辅助审计系统,已发文在全省中国人民银行范围内推广使用。

阿里云夏令营活动

六、学科竞赛

学院着力推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指导学生参加全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团体程序设计天梯赛、微信小程序应用开发赛、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等国家级、省级竞赛项目,近年来共计获得国家级奖励60余项,省级奖励600余项,荣获“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省赛银奖1项。

2022年学院组织省级以上竞赛10项,参赛学生数3000多人次。“蓝桥杯”大赛获全国一等奖3个、全国三等奖2个,省级奖项70个;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全国二等奖1项,省级奖项4项;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获全国二等奖1项,省级奖项38项。全年累计获省级以上奖项137项,其中国家级A类8项、B类一等奖6项,省级A类123项,获奖人数达250人。

七、学生就业

学院2022届毕业生共447人,截止2022年8月31日,落实就业去向381人,落实率达到85.23%,其中考取研究生31人,考录公务员7人,西部计划1人,三支一扶1人,教师编12人,其他事业编9人,入伍9人,国网、中国农行、建行、移动、联通等国企19人。

学院2021届毕业生共398人,截止2021年8月31日,落实就业去向358人,就业落实率为89.95%,其中考取研究生47人,考录公务员5人,西部计划2人,考取教师编制29人。

学院开展访企拓岗活动

学院组织学生赴企业实践学习

八、学生深造

2022届毕业生共447人,132人参加硕士研究生考试,录取总人数31人,其中6名同学被南昌大学、宁波大学、海南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等知名双一流(学科)高校录取。

2021届毕业生共398人,97人参加硕士研究生考试,录取总人数47人,其中2人出国留学,7#315寝室5人考研,全部上岸。

考研表彰大会

责任编辑:jx027

相关推荐

查看更多>>

高考聚焦

aaa
×

添加老师微信咨询,添加时请备注姓名、年龄。

复制微信号:18960750936
×

添加老师免费咨询,添加时请备注姓名、年龄。

复制微信号:fjgkw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