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介绍
本专业依托我校“海洋学科特色显著、学科门类齐全”和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专业与学科建设总目标,在信息化和大数据背景下,面向国家化学工业重大发展战略需求与未来挑战,建设国家一流化学工程专业,培养和造就具有海洋化工特色的化学工程领军人才和骨干力量。
2002年本专业获批本科招生与工学学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招收了第一届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生。2003年获得化学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高从堦院士加入化学化工学院,2005年获得化学工艺硕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获得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授予权。2013年获得海洋化学工程与技术博士点,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2016年通过了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21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本专业设立以来,已为社会输送了13届毕业生共计500余人。陆续涌现出一批在国内外高校、化工和海洋领域年轻的“卓越和拔尖”人才,其中,2009级本科毕业生孟祥超在加拿大留学期间曾受到李克强总理和王毅部长接见,现已引进我院为直聘教授,博导,并荣获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称号。本专业先后投资300余万元建设了部分带有智能控制、操作参数数据分析和DCS系统的化工原理、化工专业和化工计算机仿真实验室。先后与齐鲁石化、山东电建第三工程公司等10多家化工与能源企业建立了本科教学校企合作实习实训基地。
本专业现有教职工28名,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1人、“青年泰山学者”2人,“青年英才”1人,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国家、省、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3人,正、副教授25名,博士生导师8名。本专业已建成了一支对学生有影响力的专业教学队伍和立足海洋化工领域的科学技术研发团队。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本专业在海洋化学工程领域的国内地位显著提升。特色优势日益显现:
1.师生比高,青年教师占比高,教学与科研高度融合。大量年轻老师的研究领域与本专业特色契合,使得本专业成为我国海水膜分离淡化、光电催化海水脱硫、海水电化学防腐与综合利用、海水光电催化制氢、长寿命高能量密度海水电池、化工系统工程等领域最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专业之一;
2.科教融通的一流创新创业训练平台。依托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洋材料与防护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海水综合利用技术工程中心、海洋精细化工青岛市重点实验室、化学实验教学山东省示范中心等教学、实验和实践平台与科研创新平台,构建了一流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平台。并按照工程教育认证要求建立了完善的质量评估体系,人才培养质量达到国际实质等效;
3.建立了全新的工程实践教学体系,打造了产、学、研、政融合的人才培养机制特色,推动专业新工科建设。与国内多家有影响力的石化、海化和能源类企业联合制定培养标准与课程体系、共建工程实践、实习与实训教育基地,企业导师进课堂,大学生进企业,校企协同培养高素质化工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结合国家和山东省海洋蓝色经济战略需求和学校发展定位,凭借学校强大的海洋师资队伍和优越的海洋学科办学条件,发挥在海洋科学技术与工程实践等方面的优势,根据化学工业及相关行业发展对化工专业技术人才的要求以及化学工程学科的特点,培养具有民族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国际视野和合作竞争意识、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创新型高等化学工程科学和技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