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校族”毕业不离校 考研现实压力成主因
“恋校”心态一:享受学校的学习氛围,备战考研、公务员
记者在桂林某高校一栋宿舍的楼道口看到一则一个毕业生发布的小广告,称暑假想留在学校里,求租一床位。记者找到了贴广告的毕业生小刘。
6点起床,洗漱完毕,买块鸡蛋饼,再掂杯豆浆,自习一个上午,中午借饭卡在学校食堂吃点或是带点凉皮什么的,在图书馆或是自习室趴一会,下午接着看书,直到晚上,这是小刘一天的行动轨迹。他的目标很简单,就是“考研”。考虑到学校环境好,便于学习,毕业后,小刘没去找工作,在师大南门外租了个单间,加入到“校漂一族”。
从小刘租住的单间走到学校只有10分钟的路程。小刘边走边喝豆浆,直接进了公共教学楼一楼的一间阶梯教室。对于这幢楼里哪个教室没课有课,他早已经烂熟于心。
“学校的学习氛围好,我想在学校复习,试试考公务员。”今年刚毕业的小樱说,在学校有自习室和图书馆,不少毕业生留校复习考研或公务员。“现在心理压力挺大的,大多数同学都离开了,孤独与单调的复习生活让人对前途有些迷惘。但既然选择了,就得承担。同时我也期待着成功。”小樱对于未来还是充满希望。
“恋校”心态二:住校园附近安全,房租便宜
来自湖南衡阳的张同学是桂林理工大学的应届毕业生,现在的他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也不打算考研究生。迷茫,是他临近毕业时的感受。
“现在还没有定下来毕业后要去哪个城市发展,先在学校附近租个房子住下来再说。”小张告诉记者,“感觉四年稀里糊涂地过去了,就要进入社会了,但心里很没底。”
小张同时表示,准备先在学校附近住下来,理一理思路,再决定到底该怎么办。“前几天我和家里人通电话时说,自己不打算回去,准备先在桂林找个工作干着。”
小柯情况与小张不一样,毕业之前小柯就找到了工作,公司地点在北极广场附近,离学校不算近,但他却选择住在学校里。
小柯说,原因是多方面的。新人刚到,单位也不能提供住房。没有经济基础的大学毕业生,到哪去租好房子呢?有空调、有热水器、能上网的房子都要1000多元一个月的租金。而且因为经济条件所限,大多数学生只能考虑合租,初出茅庐的大学生们没有多少社会经验,租住校园附近的房屋感觉比较有安全感。而且,在学校住了4年了,学校的每个角落都留下自己的足迹,那些熟悉的美丽的景色是小柯这一生都不能割舍的。“学校这么漂亮,叫我怎么舍得离开!我就是一个‘恋校’的小孩。”
“恋校”心态三:留下来,为了留校的可能
上午8点去办公楼领材料,然后在办公室写今年社会实践的总结材料,在采访中,小罗一直在接电话,看上去很忙。今年毕业的她争取了留校实习的机会,“其实我从研二开始就在学校的行政部门实习了,不图别的,就是想争取最后能留在学校。”为了争取这个机会,她不要工资,学校除了给她提供住宿的集体宿舍和一部分的用餐补助外就没有别的了。提起这个,小罗也很无奈,家里对于她的选择也有点看法,“我爸一直想我回去考公务员,但是毕竟在学校呆了7年,我很想留在学校,喜欢那种轻松自由的氛围。”
据了解,像小罗这样为了能留在学校实习而“恋校”的不在少数。和她住一间宿舍已是辅导员的小朱告诉记者,自己是今年才正式算在编职工的,为了这个职位,她等了快3年。小朱说,“其实想想也觉得挺无奈的,因为每年的编制有限。”
广西师大的小李告诉记者,从去年大学毕业开始他已经找了好几家单位,但是就是感觉不对路。老师便推荐他在学院的办公室实习,他也宁可在学校等待观望一段时间。目前他就在学校附近租住,平时还可以利用学校里的球场、图书馆和实惠的食堂,继续过着单纯的生活。
“恋校”烦恼也很多
“仿佛生活在夹缝中。”这是记者在采访中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有时候我深感苦闷,觉得自己既不属于学校,也不属于社会,我到底属于哪里呢?”一位在“漂”着的学子小张这样说。
他向记者坦承,自己已经明显感受到了“边缘人”身份,“漂”着的日子很压抑,整天过着学习、吃饭、睡觉三点一线的生活,同室的“漂友”都是高度紧张,他们不像在校生那样经常聚会、谈心,有时一天也说不了几句话!
“楼上、楼下都住着像我这样的‘校漂族’。”他摇头无奈地笑道。“早晨7点起床,到图书馆开始‘啃’书本。12点到学校食堂吃点午饭,饭后到图书馆看书,晚饭后休息片刻,又去自习室继续看书。”小张说,“校漂族”的生活大多是雷同的,每天的生活内容不但单调乏味,还要忍受经济拮据之苦。他给记者算了笔账:每月房租加水电费近200元,生活费400元,加上其他费用,一个月在800元左右,比在校的时候还要多两三百元,这还不包括上研辅导班和买书的钱,“都是父母在支持,有时觉得挺不好受的。”
在与多名“恋校族”交谈后,记者发现多数人都面临内心孤寂、对未来迷惘、经济压力大等问题的困扰。小张表示,身边的同学有的已经找到工作,有的考研成功,陆续离开了学校。“看着熟悉的校园,如今却物是人非,心里难免会很失落,真想早点脱离‘校漂’的生活。”
专家建议:“恋校”期不宜太长“校漂”应及早“上岸”
社会心理学教授周老师告诉记者,从心理层面上看,大学生“恋校”大致是出于以下几种原因:安全需要、依赖心理、逃避心理、现实考虑。学生从学校跨入社会,大都需要一个适应期,他们中的大多数会选择一边工作一边适应。而“恋校族”则把这个适应期放在学校,把这种方式作为人生的缓冲期,规划自己的未来。“恋校”生涯如果持续半年或者一年,这些都是很正常的,但这不应该成为一种生存常态。
特别是“校漂族”的生活方式不值得提倡。从本质上讲,“校漂族”是逃避社会现实,逃避应承受的社会责任的表现,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他希望“校漂一族”要注意调整自己的心态,及早融入社会。同时,他建议,毕业生要理性把握就业优势,认清自己的优势与特点,做一个符合自身的职业定位,是摆脱“校漂”身份的第一步。如果无法对自己做出准确定位,可以求助学校辅导老师或者职业规划咨询专业机构。
长期在高校从事学生就业工作的刘老师认为,就业难和大学期间没有好的规划是“校漂族”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许多大学生将考入大学视为人生的重要目标,心愿达成后,没有进一步的目标,对于未来的职业规划更是没有考虑过。“‘校漂族’有个正确的求职观,让他们找到一份工作,才是让‘校漂族’走出漂泊生活的根本办法。”她告诉记者。此外,刘老师还表示,这种情况的出现从某种程度上也表现出年轻一代在市场经济时代就业竞争加剧后暴露的脆弱一面。他建议,对一些有进一步深造并且有良好基础的“校漂族”,应多一些政策扶持,学校可设立如研究助理等职位,让这类“校漂族”更多地接触导师,提高学习效率。而那些惧怕社会,把校园作为逃避现实的港湾的“校漂族”,应主动与老师、师兄师姐多交流,明确自己适合发展的方向,勇敢面对现实,及早靠岸。(记者:陈静 张苑 实习生:翁扬洋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