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交流群
集美大学全日制自考项目
华侨大学自考项目
2024福建高考交流群
高考网官方公众号
分享

龙岩学院:闽西老区加快崛起的“人才摇篮”

来源:阳光高考时间:05-10

 

 

    【核心提示】

 

  2004年5月,教育部正式批准原龙岩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龙岩学院。从此,在闽西红土地上,有了第一所全日制的本科院校。

  从那时起,闽西人民就像呵护孩子般,对龙岩学院倾注着一片深情,在学院成立的董事会中,历任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任董事长和执行董事长,全力支持学院发展,一任接着一任,从未间断。

  从那时起,龙岩学院的班子成员和老师,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初长的禾苗,发扬老区艰苦创业、奋发图强的传统,八年如一日,为闽西培养各方面的人才。

  从那时起,闽西莘莘学子,走进自己地域上的高等学府,学知识、学为人,长本领、长见识;吸引向往革命圣地的外地学子,见证老区的新成长。

  八年过去了,我们见证着一批批的学子毕业后参与龙岩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我们见证着这所年轻本科高等学府在成长在进步在阔步向前;我们也将一起见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龙岩老区的高等学府将一往无前,按照福建省第九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的“推进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增强高校自主创新和服务社会能力,发挥高校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作用”的要求,向着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目标迈进。

  4月15日,在龙岩学院的一幢楼宇里,施工人员正在紧张有序地施工。学院党委宣传部的同志介绍,这里正在建设的是闽西苏区红色教育展馆。届时,龙岩这一著名的革命老区和原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教育史将清晰呈现出来。正是如此,在龙岩学院的每一处芳草地上,都弥漫着红色的人文气息。

  “红色人文”——支撑起龙岩学院的精神大厦

  扎根于闽西红土地上的龙岩学院,从一开始就将培育“红土”特色、打造“红土”育人品牌作为立校之本。

  龙岩学院前身是创建于1958年的龙岩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1年福建资源工业学校并入龙岩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4年5月,经教育部正式批准升格为龙岩学院。

  升本以来,学校确立了“根植红土、致力应用、彰显特色、服务发展”的办学理念,逐步理清了办学思路,明确了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坚持立足龙岩、服务海西、面向基层、紧贴行业,强化教学中心地位,建立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了从专科教育到本科教育、从师范教育向多科性应用型教育的转变。

  建院不久,学院就制定了开展古田会议精神进校园活动的实施方案,把以古田会议精神为代表的红色圣地的崇高精神,引入主题教育活动和课堂教学,对接龙岩市委大力倡导的“红土学风”、“红土先锋”、“红土清风”等党建品牌。成立了古田会议精神研究所,编写了校本教材《闽西革命史》、《古田会议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中央苏区妇女运动史》等,在学院里卓有成效地开展红色教育,使红色精神进校园、进党校、进团校、进学生社团、进教材、进学生头脑。

  从2007年开始,龙岩学院先后在上杭县古田镇、新罗区西陂镇等地,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成为省级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至今共选派100多位品学兼优的在校大学生驻村任职。“学子村官”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当地服务,取得良好成效。同时这成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行之有效的方法。学院选送的《弘扬古田会议精神,打造红色育人品牌——龙岩学院持续推进“古田会议精神进校园”》 荣获教育部2010年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三等奖,《汲取红土地营养,促进大学生成长——龙岩学院积极开展在校大学生“驻村任职”实践教学活动》荣获教育部2011年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优秀奖。龙岩学院打造红色育人品牌,吸引了中宣部调研组到校专题调研“古田会议精神与思政工作”。

  龙岩是客家祖地,是客家民系形成的重要起点和重要聚集地,客家文化内涵丰富、底蕴深厚。为挖掘弘扬客家人自然质朴、奋斗不息的精神,学院专门成立了客家文化研究中心,承担省级重点建设学科“民俗学”建设,彰显“海峡客家”特色,充分利用丰富的客家文化资源及闽西作为客家祖地尤其是台湾客家祖籍地的优势,开展两岸客家关系及客家文化研究。积极推进文化传播,为丰富闽西文化事业,促进闽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地方文化软实力积极作为,参与协办了“第四届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客家文化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研讨会”,开展客家民间信仰系列研究,编辑出版了闽西客家研究系列丛书。今年3月份,学院客家文化研究中心成为省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客家文化研究基地。

  4月12日,世界500强企业中国龙工集团和龙岩学院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一道,就下一阶段人才培养计划进行洽谈对接,对设立于龙岩学院的龙工学院的课程设置按照转型升级的要求进行调整。龙岩学院坚持“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办学思路,在参与龙岩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找坐标、找位置,这只是其中一例。

  “接地气”——开拓龙岩学院的广阔新天地

  龙岩学院立足龙岩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发挥高校特色优势,建立校地、校产、校企“三大合作战略联盟”,将人才培养模式与闽西人才需求对接,开拓办学的广阔新天地。

  根据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形势和海西、闽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龙岩学院结合办学定位和办学条件,确定了坚持“三求三不求”办学策略,即“在发展规模上,不求发展过快,但求保证质量;在专业建设上,不求大而全,但求有特色;在科研和社会服务上,不求顶天,但求立地”, 做到了规模、质量与结构协调发展。著名教育学家潘懋元教授在考察龙岩学院时,对此办学思路、办学定位表示充分肯定。

  龙岩学院致力打造服务地方的载体和平台。2007年制定并实施了《龙岩学院服务闽西老区行动计划》和《龙岩学院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整体建设规划》,先后与龙岩市各县(市、区)和部分乡镇建立了校地(县、乡)合作战略联盟,与龙岩经济开发区、福建龙州工业园区建立了校产合作战略联盟,与中国龙工集团、紫金矿业集团等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战略联盟。鼓励各院系发挥专业特色优势,以科研项目带动科研进步,积极为闽西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服务和智力支持。

  龙岩学院在接地气中,因需办学,注重培育学校的品牌学科专业。目前,学院有“机械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等5个省级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初步形成多学科专业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有预防兽医学、采矿工程学、民俗学3个省级重点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市场营销、英语、化学、生物技术、动物医学和采矿等6个专业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

  龙岩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的预防兽医学与生物技术实验室被评为省级重点实验室,开展“畜禽传染病的快速诊断与防治技术研究”、“动物病原生物学研究”以及“天然产物营养与免疫研究”等三个方面的科学研究。从2002年到2011年,服务猪场5778场次,监测生猪血清43000多份,服务范围涉及闽西及其周边的漳州、厦门、三明、广东梅州、江西赣州等地区。

  生命科学学院杨老师介绍,实验室直接面向生产,将生产的问题上升为课题,经过研究将成果直接转化为生产力。目前,实验室影响力在行业里不断增大。2008年,与福建森宝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对接的“集约化白羽肉鸡场重大疫病的预防与控制技术的研究”获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专升本以来,为社会培养输送了500多名本科毕业生,成为福建畜牧业的一支生力军。

  当《土楼神韵》成为龙岩、土楼、客家一种文化代表之一,在国家大剧院、漂洋过海到台湾演出时,你可能不会知道,《土楼神韵》的成功离不开龙岩学院服务地方文化建设所作出的努力,是龙岩学院与永定县文化合作的成果。

  “艺术只有扎根于当地才能体现出它的独特气质,龙岩学院艺术系责无旁贷地要承担起为闽西老区培养艺术人才的重任。”艺术系王老师介绍,在《土楼神韵》最初的演员阵容里,百分之七十的演员是龙岩学院艺术系的学生。

  目前,龙岩学院设有11个二级院(系),30个本科专业,涵盖文学、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农学等七大学科门类,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9000人,成为闽西红土地上的“人才摇篮”。

  高校接地气,开拓了办学的广阔新天地。学校已培养4万多名本专科毕业生,校友遍布海内外,其中大多数校友已成为当地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骨干力量。近三年来,为地方培训各类基础教育师资、煤矿安全技术人员和其他各类技术骨干近2万人。

  “龙岩是福建的产煤基地,矿山企业在未来发展中要注意转型升级、技术升级和加大投入。”4月12日,龙岩学院资源工程学院郭老师畅谈龙岩煤炭企业转型升级。他介绍,资源工程学院有35名教师被聘请为政府部门或企业某一领域的顾问。正是如此,龙岩学院十分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在与地方的紧密结合中,师资不断成为支持发展的“智力库”。

  “智力库”——龙岩学院在作为中成长

  “龙岩学院的办学定位决定了它的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创新等职能,这也是贯彻省第九次党代会对高校的要求的具体体现。这其实也就要求我们师资队伍都要有成为‘发展智力库’一员的紧迫感和责任感。”龙岩学院领导如是介绍。

  龙岩学院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学校通过建立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实施“教学名师培养计划”,实施“教师能力提升工程”,实施“优秀中青年教师培养工程”,创新人才管理机制等有效举措,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有了明显提升。教师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目前,龙岩学院已有省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教学名师3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等各类人才10人,龙岩市各类优秀人才14人。学校教师参与地方决策咨询和项目评审的活动日益增多,有近百人被聘为龙岩市政府智囊团成员和有关部门的项目专家顾问。

  龙岩学院深入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建立完善学术道德监督机制,出台《龙岩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意见》等,大力弘扬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严谨治学的职业道德;出台《龙岩学院优秀人才、优秀团队选拔培养办法》等系列措施;成立教授委员会,积极探索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有效途径。

  龙岩学院为加强师资力量建设,专门为培养教师出台了“一揽子”措施。加强专业带头人和教学团队培养,实施“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资助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学位、访学,开展“一帮一”、“以老带新”和“传帮带”活动,选拔、培养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青年教师成长“创条件、压担子”,提高青年教师学术水平、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

  近年来,龙岩学院教师共发表论文1278篇,其中被SCI、EI、SSCI系统收录论文147篇;出版教材、著作28部;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主持或参与省科技厅、省教育厅等科研项目111项;通过省级评审或鉴定科研成果7项;各类发明专利23项;获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获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多位教师获得龙岩市科技进步奖和闽西文化奖。

  “闽西人民的大学”

  ——龙岩学院的明天更美好

  春天,走进龙岩学院,眼前呈现出郁郁葱葱的树木,波光粼粼的湖水,错落有致的建筑。

  龙岩学院从春天向我们走来,带着绿意、带着生机、带着希望。龙岩学院办学取得的可喜成绩,凝聚着全校师生员工的心血,寄托着全市人民的深情厚望。见证参与学院成长轨迹的龙岩学院党委书记李金莲研究员深有感触。她说,闽西老区加快崛起,应有更多更高层次的人才和技术支撑。历任龙岩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龙岩学院的建设,把龙岩学院当作龙岩事业发展的根本、人才培养的高地,在用地、资金、政策等方面全力支持,为学院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发展平台。学院的全体师生,发扬艰苦奋斗的老区精神,创先争优,使学院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变化。

  站在新的更高的起点上,李金莲说,有中央、省委省政府对老区高等教育的关怀指导,有龙岩市委市政府的鼎力支持,学校坚持以生为本、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的举措,龙岩学院在全省同类院校中走在前列、个别专业在全国同类院校中达到领先水平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展望未来,龙岩学院院长李泽彧教授充满信心,他说,龙岩学院是海峡西岸的高校、闽西人民的大学,学院正齐心协力全面落实《“十二五”发展规划》,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和为地方服务两个重点,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结合实际,确定了办学类型、层次、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服务面向、发展目标等方面的定位,培养应用基础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注重地方性、行业性、应用性,形成办学治校的合力,提升整体办学水平,全力打造好“红·土”特色的高校、接“地气”的高校、竞争力强的高校、合作共赢开放式的高校。

  有理想就有前行方向,有行动就有前行的基础。春华秋实,相信龙岩学院的明天将更美好。

 

 

责任编辑:555edu.com

相关推荐

查看更多>>

高考聚焦

aaa
×

添加老师微信咨询,添加时请备注姓名、年龄。

复制微信号:18960750936
×

添加老师免费咨询,添加时请备注姓名、年龄。

复制微信号:fjgkw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