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大学
集美大学
福州工商学院
闽南理工学院
2024福建高考交流群
高考网官方公众号
分享

工作,喜欢比待遇更重要

来源:牛网时间:08-15

职场上多了“90后”新面孔。 

 

赵立荣 摄

 

 

    本报记者  王海燕

 

 

    眼下,刚刚大学毕业的“90后”新人正陆续进入职场。面对“90后”新人展现出的鲜明、多元的职场个性,用人单位有喜有忧。对此,人力资源专家呼吁,对于“90后”职场新人,社会和企业不妨多些宽容和理解,并帮助他们尽快成长。

 

 

期待“要钱更要闲”

 

 

    一些“90后”初入职场,就让公司管理层“领教”到了他们的鲜明个性。宋先生的公司招了7名大学生,其中6名是“90后”,结果3个月培训期还没结束就走了4个,公司整个招人计划被打乱。“90后”给出的“闪辞”理由让人匪夷:“伙食不好,不想呆了”、“上班路上地铁太挤”、“公司装修太土,瞧着压抑”……

 

    “在‘90后’眼里,对工作的欢喜程度比待遇更重要。”一家公司的人力资源经理许琳认为,在工作中,“90后”往往会更多地考虑自己的情感需要。他们很看重工作内容与自己兴趣是否匹配,以及公司氛围、工作自由度等。面试时,多数“90后”不谈“薪水”,“增长见识”、“增加经历”倒常被他们挂在嘴边。因此,一旦他们不喜欢这份工作了,也绝对不会“熬着”。

 

    许琳还注意到,比起“70后”、“80后”,“90后”更注重“假期”概念,期待“要钱更要闲”,带有加班、夜班、无固定双休日等字样的岗位很少受他们青睐。

 

 

思维开放,少有上下级概念

 

 

“90后”的鲜明个性,也受到了一些公司的认可与欣赏。“‘90后’说话很直接,面试时这样,正式上班后还是这样。”一家日用品公司的高管说,他与“90后”员工对话,对方很少有上下级概念,“这在以前的年轻员工身上是不太多见的”。在一次公司高管与新员工见面会上,一名“90后”还当面对公司各项制度进行“挑刺”,指出软肋并建言献策,受到老板青睐。

 

    不少用人单位对“90后”表现出的开放思维也颇为中意。小石放弃了电信公司“铁饭碗”,一门心思往喜欢的广告公司“钻”。他利用自己的动漫设计特长将策划方案做得妙趣横生,虽是新人,但已在职场中崭露头角。传媒公司人力资源部的史女士认为,“90后”员工有活力、有激情,在工作中往往是表达意见建议最积极的群体。与“70后”、“80后”相比,他们领悟力更强,思维更开放,在建筑等相关艺术类领域中,“90后”的作品更生动、鲜活。

 

 

宽容心态,多些理解和帮助

 

 

“与其盯着 ‘90后’的一些负面‘标签’不放,不如充分用足他们的竞争优势。”人力资源专家认为,“90后”的价值取向更加多元化,他们在职场中表现出的个性,代表了一个新趋势。希望社会和企业能对“90后”抱以更加宽容的心态,多些理解和帮助。同时,企业管理层也需掌握更多管理心理学,以更好地帮助“90后”员工成长。

 

    记者了解到,随着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加盟,携程已提出要把公司打造成“最适合年轻人工作的地方”。公司注意到,生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这批年轻人,正是中国现代旅游业起步腾飞的亲历者,他们的创意会让旅行体验更“酷”。因此,公司在员工中征募“80、90旅游智囊团”,从年轻人需求、体验等角度,对产品研发设计提出意见建议,使产品更贴近市场潮流趋势。不仅如此,公司还成立了一个多元化的艺术团体,并设有足球、篮球、游泳、拉丁舞、瑜伽、街舞等20多个员工俱乐部,组织员工参与环保、助学等公益活动。充满活力的企业文化令“90后”如鱼得水。

责任编辑:cmy

相关推荐

查看更多>>

高考聚焦

aaa
×

添加老师微信咨询,添加时请备注姓名、年龄。

复制微信号:18960750936
×

添加老师免费咨询,添加时请备注姓名、年龄。

复制微信号:fjgkw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