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大学
集美大学
福州工商学院
闽南理工学院
2024福建高考交流群
高考网官方公众号
分享

高考进入冲刺阶段如何安排学习和生活才能有效备战?

来源:天天商报时间:04-28

《天天商报》请三位去年高分考入重点大学的尖子生,为考生献上“考试秘籍”

  黄宜谊:“记错本”纠正毛病

  黄宜谊毕业于嵊州第一中学,浙江省高考理科状元,去年以703分的高考成绩考入清华大学,现就读该校物理系。

  “回课本”提高信心

  “充实基础知识是备考迎战的根本,考前复习最可靠的方法就是回归教材。课本上的知识点熟悉了,所有的知识点都巩固好了,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黄宜谊说,课本知识都是平时老师上课讲过的东西,复习时往往误认为已经懂了,而实际上并没有完全掌握,做题时又不知道怎么运用。

  “直接看书炒冷饭很难激发学习欲望,当然也就没法发现自己的问题。有效的办法是:先做模拟试题,没答对的题所对应的知识点就是没有真正掌握的。分析为什么错了,再回过头去看课本上的相关内容,从而解决这个问题。问题解决了,这个知识点也就真正掌握了。”黄宜谊说,高考的题目构成基础题和中档题占了80%以上,熟悉了课本知识点,就能够考出相当满意的分数。

  “考试时,不少考生对难一点、偏一点的题目束手无策,他们会说主要是因为自己能力不够。但能力是什么,能力的形成还是离不开扎实的基础,所以复习备考要回归三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基本方法。”黄宜谊还说,有的学生学习似乎不错,但却经常会出错,就是因为平日里做得少,基础不扎实的缘故。最后阶段想能力进步大一点,就要回归课本,注重对基础知识掌握,灵活运用。

  “记错本”纠正毛病

  黄宜谊还建议,复习期间,还要注意积累、记录、整理错误。因为错误是很宝贵的资料,也是考前宝典。他建议同学们自己设置一本错误记录本,把容易出错的那些较典型、较有代表性的题型记录下来,不过,千万不要什么都记,记了厚厚一大叠,那会让自己的信心受挫。临考前看一看“记错本”,纠正一下自己的毛病,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他还说,到考前一个星期左右,就不要强迫自己记忆一些难度比较大、比较容易混的东西。即使是临阵磨枪,也只要磨最常用、最拿手的枪。同时可以做一些小题目和容易的题目,使心情平静并巩固概念。 

  考试前要做一些常规的题目,复习一些主要定理的变化类型,可以举一反三,对于自己有把握的题目,要确定到时一定会拿分。千万不要花很大的精力去猜题,因为首先不太可能猜中,其次会导致紧张忧虑情绪。

  “好心态”决定胜负

  “人在充满信心时往往春风满面,面带笑容,而人在丧失信心时往往愁眉苦脸、无精打采,面带愁容。笑是使人充满信心的表现,是人内心快乐的外部表现,笑和人的信心体验是一致的,和人的自信心相互促进,自信心使人充满微笑,微笑使人更加充满信心,两者相互产生促进作用。”黄宜谊说,他在迎接高考的时候其中一招就是用微笑调整心态。每天对着镜子开心地笑几次,发自内心地笑几次,信心就会在心中滋长起来。 

  他还说,不少考生在高考前受到消极暗示较多,不利于自己信心的增强。所以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在考试前后根据自己的情况运用自我暗示来改变自己的心态,来增强自己的信心。例如,心中默念,我有实力,我有能力,我会成功,我一定会成功。这类的语言暗示都能起到增强考生信心的作用。 

  陈晓灵:通览试卷心中有底

  毕业于嵊州第二中学,去年浙江省高考文科第十名,以总分642分考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考前:万事俱备

  陈晓灵说,文科的最后冲刺,学会串联知识,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运用结构图表法、归类梳理法、母题要点法打破框、节、课甚至单元,将知识重新组合,考生心中有张知识网,扎实基础知识,突出主干知识,对那些知识焦点要脱口而出,知识常考点要吃透,冷考点要心中有数,分门别类做好知识储备。

  其次,每门课每天要做一些练手题,练手题不要选择难度过高的,一方面提高自己的信心,另一方面可以总结答题规律,归纳答题模式,熟悉每种题型的判断方法、解题口诀等,待考试时可以做到临阵不乱。

  再次,作为文科考生还要关注社会热点,文综的命题大多以问题为中心,以人类共同关心和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为背景材料,将隐性热点和显性热点相结合,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像今年要特别关注金融危机、家电下乡、学习科学发展观等社会热点。

  考时:宁错勿空

  “一般,试卷在考前15分钟就发下来了,我习惯于先花几分钟的时间通览全卷,对涉及的题型和难易度有一个初步的了解。”陈晓灵说,这样做有两个好处,如果后边的问答题是你拿手的,做前面的题目时你可以适当放慢速度,力求准确性;如果试卷有任何遗漏之处,也好及时发现。通览完试卷以后,就应该立刻完成一些通过心算能够解决的选择题。这无形中就给考试增加了许多时间。 

  对于选择题,完全没必要从头到尾都当作大题目来做,有的做一半就可以知道答案了,对于实在无法计算出正确的答案的题目,不妨把答案一个个代到题目中去,等式成立的就是正确答案了。如果还选不出,可以“猜”一下,在数学选择题里,如果是求组合数多少的题目,往往答案就是那个最少的。而求最大值多少的,选那个倒数第二小的答项,命中率也许会高些。反之亦然。对于填空题要掌握的原则是:宁可乱填,不可漏空。当然这些方法都是你实在不确定正确答案的情况下的下下策。

  考后:别对答案

  每门考试结束以后,千万不要和同学对答案,陈晓灵说:“去年我高考的时候,有个女生就因为考完语文出来跟同学对答案,结果很多不一样,紧张得她一晚上没睡觉,后面的考试就可想而知了。”陈晓灵还以过来人的身份奉劝家长,不要一考完就问孩子考得怎么样,发挥得如何,造成考生不必要的紧张,因为一旦走出考场那么一切都已无可挽回,重要的是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下一场考试中去。 

  汪祝英:考试答题有窍门

  毕业于嵊州黄泽中学,去年以590分的成绩考入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现在就读该校英语专业。

  情绪调节很重要

  考生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高考目标定位,不要超过自己的实力。比如,一些平时只考本科的学生,硬将自己的目标设定为重点线,几次模拟考试下来,搞得自己情绪不稳,心理就会受到挫折,影响了最后的高考。第二点不要攀比,个人情况不一样,只要考出平时的水平就是成功,有些同学看到别的同学复习得好,就不服气,于是减少睡眠和休息时间,搞疲劳战,想超越对方,结果越考越差。第三点不要迷信。有些考生在考试前夕遇到一件什么事情,然后就认为今年没有考运,考试一定考不好。高考还没进行,怎么知道失败?汪祝英还说,最好的办法,就是以平常心对待高考。高考就是平常的考试,只不过是考场、监考人员等换了一下而已。

  考试答题要有方法

  汪祝英说,英语考试要讲技巧,比如完形填空,考生首先要正确对待这道题,解除心理障碍。完形填空是篇章填空,而非单句填空;要快速阅读全文,找出短文的主旨、大意。

  阅读理解中,如果文章很长,就可带着问题读课文;如果文章很短,就要认真逐字逐句地读,在读懂的基础上来回答问题。 

  数学答题要讲策略,对一个疑难问题,确实啃不动时,一个明智的解题策略是:将它划分为一个个子问题或一系列的步骤,先解决问题的一部分,即能解决到什么程度就解决到什么程度,能演算几步就写几步,每进行一步就可得到这一步的分数。 

  解题过程卡在一个中间环节上时,可以承认中间结论,往下推,看能否得到正确结论,如得不出,说明此途径不对,立即改变方向,寻找它途;如能得到预期结论,就再回头集中力量攻克这一过渡环节。若因时间限制,中间结论来不及得到证实,就只好跳过这一步,写出后面各步骤,一直做到底;另外,若题目有两问,第一问做不出,可以假设第一问为“已知”,完成第二问,这都叫跳步解答。此外,平时最好下午做数学,与高考时间相符,以便考试时较快进入状态。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高考频道 报考志愿 招生资讯 备战高考

  点击查看高校黄页高考资讯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福建高考招生信息网所提供的所有高考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责任编辑:fs13

相关推荐

查看更多>>

高考聚焦

aaa
×

添加老师微信咨询,添加时请备注姓名、年龄。

复制微信号:18960750936
×

添加老师免费咨询,添加时请备注姓名、年龄。

复制微信号:fjgkw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