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
华侨大学
集美大学
福州工商学院
2025福建高考交流群
高考网官方公众号
分享

新高考地区2022年高三下学期期初模拟语文评估卷(含答案)

来源:中小学阅读写作时间:04-21

新高考地区2022年高三下学期期初模拟评估卷

语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既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国家和民族永续发展的长远谋划。

目前,我国已有40多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成功申遗,总数居世界第一。同时,非遗保护和传承的观念也日益深入人心,全国各族人民都自觉、热心地投身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这是时代进步的体现,也是非遗的幸运。当前,我国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取得可喜成绩、赢得世界赞誉,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质的飞跃。

非遗概念日益深入人心,非遗概念的广泛传播,让我们对传统民族民间文化形成了新的价值判断,日常生活方式如讲故事、唱民歌、过年过节等,都获得了文化意涵,具有了重要文化地位。首先,整个社会对非遗的尊重意识、保护意识和传承意识明显提高;其次,非遗保护唤醒了民众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增强了人们的文化自豪感。此外,不论是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还是持续推动非遗中报和保护工作,都提升了我国在国际上的文化地位。

非遗保护日益重视人的作用。过去历朝历代,民间艺人不曾受到过特别的尊重。建筑者、手艺人、讲故事的人……体现他们技艺和智慧的成果被世人称赞,但他们的名字却湮没在历史里。如今,传承人概念被提出并得到实际尊崇,让这些不曾被关注的创造者走到文化建设舞台中央,使他们有了荣誉感和自豪感,也有了自信心和责任担当。传承、创造的主体得到尊重,有助于非遗这一经受历史锻造的技艺和智慧焕发出旺盛生命力。

非遗传承日益打开析局面。具体来看,非遗记录、传承和传播的手段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数字技术尤其是录音、录像使非遗记录变得更加真实和完整,一些以往难以用语言、文字描绘和记录的元素可以得到更好呈现。传统的师带徒制度得以延续,“非遗进课堂”“非遗进校园”等新手段新方式不断涌现,非遗的多样性和创造性在年轻一代身上得到更好体现。非遗传播的渠道和方式也不断拓展,广泛动员起社会力量,提升了整个社会对非遗保护的关注、热爱和参与,同时激发了非遗传承人的自豪感、自信心和创造力。

如今,非遗越来越多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发挥作用。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乡村振兴、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在各个领域、各个方面,非遗正在并将继续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宝贵的滋养,面向未来,我们要珍惜非遗保护的时代机遇,把老祖宗的技艺和智慧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让中华文化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化一道,为人类文明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1年4月30日)

材料二:

非遗的每一次精彩亮相、每一次引人瞩目,既是人们对技艺之美、匠心之美的再认识,对传统之美、生活之美的再感知,也是感悟中华文脉、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

在“云游非遗·影像展”上,新鲜“玩法”解锁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美;在“百年百艺·薪火相传”中国传统工艺邀请展上,观众近距离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7000余家非遗店铺、6万余种非遗产品参与线上线下销售活动……前不久,以“人民的非遗,人民共享”为主题,各项非遗展示体验活动纷纷开展,非遗变得更加触手可及。

近年来,从赫哲族伊玛堪说唱到古典民族史诗《格萨(斯)尔》说唱,从西湖边的绿茶制作工艺到潮绣、湖瓷、湖剧和工夫茶,从海南黎锦到青藏高原的编织藏毯……丰富多彩的非遗与现代生活相融相通,成为文旅消费的“新秀”、群众欢迎的“潮流”。巧夺天工的匠心之作引得观众连连惊叹,世代传承的古老技艺赢得广阔市场,淳朴丰富的民俗节庆留住心中乡愁,非遗展现着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更在创新中激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各族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体现着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继往开来,需要进行系统性保护、传承与发展。不久前,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公布,一批具有重大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遗项目列入了名录予以保护。沙县小吃、柳州螺蛳粉的制作技艺“榜上有名”,让不少人感慨,从小吃到大的家乡口味就是“身边的非遗”。截至目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已达1557项。我国已建立起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省、市、县四级的名录体系,共认定非遗代表性项目10万余项。这既是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体系建设的成果,也是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交流对话的重要资源。

非遗从来不是孤芳自赏的“老物件”,不是华丽空洞的“招牌”,而是祖祖辈辈留下来的智慧结晶,是有生命力的“活化石”,是可见、可亲、可参与的现实生活。

非遗“活”起来、“火”起来,正是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动映照,“非遗进校园”“非遗进景区”“非遗购物节”等活动广泛开展;文旅部在国家级贫困县设立的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成为帮助群众增收致富的“金钥匙”;在一些地方,非遗保护被写入村规民约,助力乡村振兴……越来越多的非遗从田野巷陌中“走出来”,传承与发展的生命力就蕴藏在人们的看见、了解与热爱中。这些启示我们,让非遗“见人见物见生活”,才能更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惠益人民福祉。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1年6月25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由于非遗保护与传承的观念深入人心,因此全国各族人民都自觉投身到非遗保护和传承的工作中。

B.非遗观念的广泛传播和深入人心,唤醒了民众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提升了我国在国际上的文化地位。

C.非遗传承日益打开新局面,新手段新方式不断涌现,非遗的多样性和创造性主要体现在年轻一代的身上。

D.非遗的每一次精彩呈现,既加深了人们对不同的美的感悟,又体现了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自信。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丰富多彩的非遗,展现着中华民族的博大精深,与现代生活相融合,不断创新,激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B.国家级非遗项目的不断增多和具有中国特色的非遗名录体系的建设,是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交流对话的成果。

C.非遗并不是一件毫无生命力的物品或技艺,对其传承的过程也是对传统文化再认识,再感知的过程。

D.非遗不应该束之高阁,而应该走入生活,走入大众,从而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为人民谋福祉。

3.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能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一的观点(3分)

A.锡伯民族受其“忠诚,英勇,开放,包容”等西迁精神的感召,在锡伯族自治县掀起了一次学习锡伯文的热潮。

B.辽宁省倾力打造“辽海情韵”这一非遗品牌,建立了以文馨苑小剧场为核心的省级传习基地和展示空间。

C.某省在部分高校内设置非遗相关专业,并与职业教育相结合,以便切实加强非遗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

D.花鼓灯这种古老而又充满激情的民间艺术形式,让人们看到了蚌埠地域特色和优秀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4分)

5.“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保护和传承非遗有哪些具体措施?请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6分)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哈兰下山

刘斌立

立秋那天,哈兰竟然牵了头出生不久的小驯鹿下了山。
阿龙山镇就一条公路,大中午的也没有看见什么车,哈兰走在上面心里有点小慌张。几十年的砍伐,林子快尽了。奥克里地山的林场已经荒废,国家两年前开始在大兴安岭全面禁伐、禁猎。阿龙山这个大山深处的小镇越发的凄凉。
一面掉了一半水泥的墙上,还留下了“收驯鹿”的前两个字。哈兰记得绕过这面墙,面那屋子里有个姓尚的汉人,专门收死驯鹿。去年,哈兰同族的石头带着17头驯鹿下了山,不过没过多久,驯鹿就死了一半。驯鹿要吃山里清晨新鲜的苔藓,这种灵性的动物不是饲料可以养活的。石头最后一声口哨,放剩下的驯鹿归了山,他知道驯鹿能找到他爸那去。石头自己则把刚死的鹿全都卖给了尚姓的汉人,一开始数票子还掉了几滴眼泪,因为死的鹿好几头是他看着长大的。后来石头一头扎进了小饭馆。
走到街的尽头,哈兰就看到这家小饭馆,于是把鹿拴在门口,自己一头扎了进去。
杨二一看哈兰,立马认出这是山上的鄂温克,于是下意识地先看了看墙角的酒桶。杨二家里排行老二,就是土生土长的阿龙山人。阿龙山人好多人家都只有老大起个正名,后面的孩子就二三四地排着。杨二这小饭馆开不少年头了,原先有林场在,这条街上共有11个饭馆,每晩喝酒的生意总是不断线。自从禁伐以后,林场关了,伐木工遣散了。饭馆酒馆一律没了生意。杨二这临街的铺面房是老人传下来的,他也没地可以去,于是继续撑着开业。
要说这阿龙山的饭馆生意,基本就靠酒了。杨二每三个月就要去百里外的几个城镇的几户酿酒的人家转转,专门收散酒。20斤装一个蓝色的桶,收购价8毛一斤。然后拉回饭馆里给桶贴上个标签"扎兰屯原浆”,然后卖一块二钱一斤。一桶酒挣八元,你可不能小瞧这八元。前些年,这阿龙山上街上的小饭馆,哪个晩上不得卖个十桶八桶的。当然这是以前的事了。
杨二看见来了鄂温克人,心里其实提高兴。鄂温克人都好酒,一个人一顿喝两斤真不算事。但杨二也害怕,怕他们喝多了惹事。那年有个叫石头的鄂温克族人,因为响应政府的号召下了山,结果下山的驯鹿死了大半,他卖了死鹿一头扎进了杨二的饭馆。石头在饭馆里醒了就喝,醉了就睡,三天干掉了一桶“扎兰屯原浆”。他该给的钱到是一分不少,但最后一天晚上,一个叫贾明的汉人因为说句“驯鹿下山是找死”,惹恼了石头,石头直接把贾明的胸口捅出了两个血窟窿。
那边哈兰喊着要酒了,杨二直接把墙角那桶剩酒搬了过去。
哈兰没敢放开喝,他记得今天的大事,他父亲安道在他下山前叮嘱过,说事成了才能喝顿酒。
下午两点不到,哈兰微醺,牵着小驯鹿到了镇上林业保护办公室。
哈兰认识那个唐姓的科长,去年唐科长带人在山上劝大家上缴猎枪,下山去定居点住。
安道是他们部落的最年长者,部落里还在山里生活着的那十几口人都听他的。那次唐科长好说歹说,安道也没有同意下山。最后石头一个人下山的厄运更让大家不愿意离开了。
“你下山了?”唐科长也认出了哈兰。
“我给你送鹿来。”哈兰说。
“我跟你说,你也给山上你的族人带句话,必须搬下山来,政府都给你们安排好了。有房子住,还给生活补贴。”唐科长拍着哈兰结实的肩膀说。
“你就让我们再住一年,我父亲快走不了路了,他下不了山。下山我们吃什么啊?”哈兰的汉语是他们族里最好的了,这次“公关"的重任才落到他的肩上。
“你们可以把驯鹿带下来养,或者卖掉嘛。"
“我们鄂温克人不到万不得已是不杀不卖馴鹿的,如果做了会被长生天诅咒的。石头不就是这样吗?”哈兰说道。
石头去年捕死了人,自己也进了监狱,最后给认定为过失杀人,判了无期。
唐科长有点无奈和烦躁,口气硬了点说:“这头鹿我不会要,你赶快回去安排下山,到最后我们要强制执行。懂吧,强制执行。”
哈兰的酒劲就这么突然上来了,他拦不住径直走进办公室关上大门的唐科长。他一拳挥空,手不自然地垂了下去。
那晚,哈兰又钻进了杨二的小饭馆,他继续喝酒,喝扎兰屯原浆。
哈兰把饭馆当成了家,醒了就喝,醉了就睡。第三天杨二趁他睡着了,摸了他的内兜,发现只有十块钱,根本不够结账啊。
饭馆里的其他客人玩笑杨二,说鄂温克人以后都会来他这蹭酒喝。
大伙正笑着,哈兰突然醒了。
“谁说我们鄂温克人不给酒钱,我可以拿驯鹿来换。”哈兰嚷着。
突然大家都安靜了,原来几天来早就没了馴鹿的踪影。
有个声音提醒哈兰。
可能鹿自己上山了?

(选自《文学港》,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鄂温克人好酒,杨二投其所好,精打细算,显示出生意人的狡黠,也反映了生活艰难。

B.驯鹿要吃山里清晨新鲜的苔藓,到了山下难以养活,是鄂温克人不愿下山的主要原因。

C.“必须搬下山来”、“强制执行”,唐科长语气不善,态度强硬,完全是官僚主义的做派。

D.“一拳挥空,手不自然的垂了下去”,将哈兰由愤怒到无奈的内心过程表现得淋漓尽致。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通过杨二的心理活动,插叙石头在酒馆喝酒以及惹事的场景,丰富了文章内容,使小说的情节推进更显层次感和立体感。

B.小说两次出现“醒了就喝,醉了就睡”,这样的反复手法,既描摹出喝酒人的情状,也让读者感受到喝酒人内心的丰富情感。

C.小说哈兰和唐科长的一番对话,唐科长句句不离下山,哈兰则词词紧扣驯鹿,所答非所问,尴尬中略显幽默,滑稽中尽是无奈。

D.小说通过哈兰带驯鹿下山的经历,展现出鄂温克族人生活环境和生存状态,用语急切激烈,透着独特的时代感,读来回味无穷。

8.文中多次提及石头,有详有略,这样处理对主人公哈兰的塑造有什么作用?(4分)

9.文章以“可能鹿自己上山了?”结尾,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魏邵陵厉公嘉平五年,汉卫将军姜维自以练西方风俗,兼负其才武,欲诱诸羌胡以为羽翼,谓自陇西之地可断而有。每欲兴军大举,大将军费祎常裁制不从,与其兵不过万人。曰:“吾等不如丞相亦已远矣,丞相犹不能定中夏,况吾等乎!不如且保国治民,谨守社稷,如其功业,以俟能者。无为希冀徼幸,决成败于一举;若不如志,悔之无及。”及祎死,维得行其志。高贵乡公正元元年冬十月,维自狄道进拔河间、临洮。将军徐质与战,杀其荡寇将军张嶷,汉兵乃还。二年秋七月,维复议出军,征西大将军张翼廷争,以为“国小民劳,不宜黩武”。维不听。八月,将数万人至袍罕,趋狄道。

征西将军陈泰,敕雍州刺史王经进屯狄道,须泰军到,东西合势乃进。泰军陈仓。经所统诸军于故关,与维战于洮西,大败,以万余人还保狄道城,余皆奔散,死者万计。张翼谓维曰:“可以止矣,不宜复进,进或毁此大功,为蛇画足。”维大怒,遂进围狄道。

辛未,诏长水校尉邓艾行安西将军,与陈泰并力拒维。泰进军陇西,诸将皆曰:“经新败,蜀众大盛,将军以乌合之卒,继败军之后,当乘胜之锋,殆必不可。”泰曰:“维提轻兵深入,正欲与我争锋原野,求一战之利。经当高壁深垒,挫其锐气,今乃与战,使贼得计。经既破走,维若以战克之威,进兵东向,据栎阳积谷之实,放兵收降,招纳羌胡,东争关、陇,传檄四郡,此我之所恶也。而维乃以乘胜之兵,挫峻城之下,锐气之卒,屈力致命,攻守势殊,客主不同。今维孤军远侨,粮谷不继,是我速进破贼之时,所谓疾雷不及掩耳,自然之势也。洮水带其表,维等在其内,今乘高据势,临其项领,不战必走。寇不可纵,围不可久,君等何言如是!”遂进军度高城岭潜行夜至狄道东南高山上多举烽火鸣鼓角狄道城中将士见救至皆愤踊维不意救兵卒至,缘山急来攻之,泰与交战,维遁走。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魏灭蜀》)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遂进军/度高城岭潜行/夜至狄道/东南高山上多举烽火/鸣鼓角/狄道城中将士见救至/皆愤踊/

B.遂进军度高城岭/潜行/夜至狄道东南高山上/多举烽火/鸣鼓角/狄道城中将士见救至/皆愤踊/

C.遂进军/度高城岭潜行/夜至狄道东南高山上/多举烽火/鸣鼓角狄道城中/将士。见救至/皆愤踊/

D.遂进军度高城岭/潜行/夜至狄道/东南高山上多举烽火/鸣鼓角狄道城中/将士见救至/皆愤踊/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公:中国古代爵位之一,春秋时期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

B.羌胡:我国古代的羌族和匈奴族,亦泛指我国古代西北部少数民族。

C.陇西:古代郡名,战国秦置,因位于陇山以西,故名,后泛指甘肃地区。

D.行:兼任。在文言文中“判”“领”“署”等也都是兼任官职的意思。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姜维自认为熟悉陇西风土人情,又自负才智和武功,有引诱陇西的羌人和胡人辅助蜀汉,占有陇山以西地区的想法。

B.费祎分析形势冷静客观,认为己方实力尚不足,所以规劝姜维不要急于完成诸葛亮未完成的事,暂时不要收复中原。

C.陈泰认为,王经失败的原因是没有高筑壁垒固守城池,却与姜维所率领欲速胜的蜀汉军队直接交战,正中敌人的诡计。

D.陈泰认为,如果姜维乘胜追击,向东进兵,占据栎阳,招募降兵和羌胡,然后向东进发,那么他就会胜利,魏军也就危险了。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每欲兴军大举,大将军费祎常裁制不从,与其兵不过万人。

(2)洮水带其表,维等在其内,今乘高据势,临其项领,不战必走。

14.狄道一战姜维战败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春日与王右丞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

裴迪

恨不逢君出荷蓑,青松白屋更无他。

陶令五男曾不有,蒋生三径枉相过。

芙蓉曲沼春流满,薜荔成帷晚霭多。

闻说桃源好迷客,不如高卧眄庭柯。

【注】裴迪,盛唐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之一,与王维来往频繁,其诗多是与王维的唱和应酬之作。蒋生三径:东汉蒋诩,廉直有名声。王莽摄政,诩称病免官,隐居乡里,舍前竹下辟三径,唯故人羊仲、求仲与之游。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简要交代生活环境,“青松白屋”突出其志趣高雅,“更无他”,突出其生活俭朴。

B.颔联化用陶渊明、蒋诩典故,与吕逸人形成对比,暗含了吕逸人超越前人的隐逸情怀。

C.颈联写荷花颜色艳丽,薜荔香味浓郁,以物喻人,托物言志,凸显岀诗人的高洁品质。

D.尾联用词精准到位,“闻说”对应“不如”,吕逸人穷尽挽留之意,诗人极言愿留之情。

16.这首诗多处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诗人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请结合全诗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阿房宫赋》中写楼阁依地势而建,互相钩连,建筑结构精巧工致的句子是: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诗人想象丰富,“卷起千堆雪”的其实是“                      ”,写景化静为动的是“                      ”一句。

(3)古代常以“汗青”指书籍史册,在古诗中“汗青”一词多次出现,如“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头顶上,泸定桥铁索凌空横跨,红军战士            、攀爬向前;放眼望,高耸的雪山寒风凛冽,几名战士正用力地试图摇醒受冻昏迷的战友;向前看,泥泞的草地上大雨倾盆,一队红军正艰难前行……

为了让史料生动鲜活起来,为了和当代年轻人产生更多链接,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创新运用现代化的声光电科技手段,逼真再现了80多年前红军战士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等长征场景,让观众以亲历者身份步入一段段历史场景,切身感受红军我士的英勇不屈,            地体会长征的艰辛。复原景观不仅生动逼真,沉浸式体验还配备了“中国梦——梦想能量互动装置”,年轻人喜欢这种互动式、情景式设计,展览别有趣味。

在展览的尾声,一个“时空隧道”跨越百年,选取了1921年、1949年、1978年、2012年、2020年5个重要时间节点,            的变化在光影变幻中直抵人心。隧道的尽头,8个大字            ,诉说着中国共产党人跨越百年、矢志不渝的初心使命——“我将无我,不负人民。”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前赴后继       设身处地       天翻地覆       重若千钧

B.前赴后继       身临其境       天崩地裂       千钧一发

C.前仆后继       身临其境       天翻地覆       重若千钧

D.前仆后继       设身处地       天崩地裂       千钧一发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除了生动逼真的复原景观,沉浸式体验还配备“中国梦——梦想能量互动装置”,年轻人喜欢这种互动式、情景式设计,展览别有趣味。

B.除了生动逼真的复原景观,沉浸式体验还配备了“中国梦——梦想能量互动装置”,这种年轻人喜欢的互动式、情景式设计,让展览别有趣味。

C.复原景观不仅生动逼真,沉浸式体验还配备了“中国梦——梦想能量互动装置”,年轻人喜欢这种互动式、情景式设计,让展览别有趣味。

D.复原景观不仅生动逼真,沉浸式体验还配备了“中国梦——梦想能量互动装置”,这种年轻人喜欢的互动式、情景式设计,展览别有趣味。

20.材料第一段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5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冬季,不少人用上了暖宝宝、热水袋、加热鼠标垫准备温暖过冬,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取暖设备一旦使用不当,            。低温烫伤通常是指高于人体温度的热源长期作用的结果。一般来说,人体的温度在37左右,高于人体的温度如同“慢火炖肉”,长时间作用就有可能造成皮肤或者软组织由浅及深的损伤。因此,(             )。

70°C的温度持续1分钟,皮肤就可能会被烫伤,而当接触近60的温度持续五分钟以上,也会造成低温烫伤。温度越高,            ;反之,温度较低,只要接触的时间够长也能烫伤。这种烫伤便称为“低温烫伤”。

婴幼儿、老人、瘫痪病人、醉酒者或是糖尿病人,取暖不当容易造成局部低温烫伤。低温烫伤创面疼痛感不十分明显,仅在皮肤上出现红肿、水疱、脱皮或者发白的现象。烫伤面积往往也不大,表面看上去不太严重,但创面深,严重者甚至会造成深部组织坏死。            ,可能发生溃烂,长时间难以愈合。

2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判断造成低温烫伤的关键因素是作用时间及热源的温度

B.判断造成低温烫伤的关键因素是热源的温度及作用时间

C.作用时间及热源的温度是判断造成低温烫伤的关键因素

D.热源的温度及作用时间是判断造成低温烫伤的关键因素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荀子·王霸》言:“国者,天下之大器也,重任也。”

材料二:心中常有“国之大者”,就要敢于担当,善于作为。李大钊为国尽责,走向绞刑架,为共产主义事业献身;抗美援朝志愿军毅然决然跨过鸭绿江,肩负起保家卫国的重担;黄大年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用行动诠释“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的赤子之心;张定宇身患渐冻症,依然奋战抗疫一线,以奔跑的姿势,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病人;……

作为高三即将毕业的新时代青年,正处于人生重要的转折点。以上材料给正在追求未来的你怎样的启示,请结合材料与现实,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D    

2.B    

3.D

4.

6.B(“主要原因”错误。)

7.D(“用语急切激烈”错误,应为“用语舒缓”。)

8.①详细描写石头在饭馆喝酒及打架杀人的场景,预示后文哈兰的性格和行为。②简要交代石头下山以及判罪坐牢的情况,意在强调哈兰内心的起伏,揭示人物的命运。

评分建议:一点2分,两点即满分4分,意思对即可。

9.①照应上文石头放鹿归山的情节,使小说结构呈现圆融之美。②故事戛然而止,留给读者更多想象空间,使小说呈现留白之美。③以问句结尾,引发读者思考,使小说主旨呈现理性之美。

评分建议:一点2分,三点即满分6分,意思对即可。

10.B    

11.D    

12.D

13.(1)每当姜维想率兵大举进攻时,大将军费祎总是限制他,不采纳他的计划,给他的兵力也不超过一万人。

(2)洮水围绕在城外,姜维的军队正夹在其中,如今我们登上高处占据险要地势,就好比是扼住他们的脖子,不用交战就必能使敌军逃走。

14.不听劝谏,贪功冒进;决策失误,锐气受挫;孤军深人,后援不继。

15.A

16.直抒胸臆。尾联表示愿意留在这里,直接抒发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侧面烘托。首联和颈联通过描写吕逸人的生活环境,表达了诗人对吕逸人的钦羡,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颔联化用典故,表达了对古代隐逸之人的追忆,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17.各抱地势     钩心斗角     惊涛拍岸     乱石穿空     留取丹心照汗青

18.C    

19.B

20.通过不同视角描绘了不同地点的长征场景,突出长征途中的艰辛。加强了语势,突出了红军战士的英勇不屈,表达了作者对红军的崇敬之情;让读者深切感受到长征带来的心灵震撼。

21.B

22.很可能造成“低温烫伤”发生烫伤的时间越短暂如果处理不当

责任编辑:陈斯佳

相关推荐

查看更多>>

高考聚焦

aaa
×

添加老师微信咨询,添加时请备注姓名、年龄。

复制微信号:18960750936
×

添加老师免费咨询,添加时请备注姓名、年龄。

复制微信号:fjgkw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