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大学
集美大学
福州工商学院
闽南理工学院
2024福建高考交流群
高考网官方公众号
分享

高考志愿填报的五大陷阱

来源:搜狐网时间:06-17

陷阱一

准备志愿,为时尚早

家长为孩子准备高考志愿,是高三家长能为孩子分担压力的一个重要方式。真正用心的家长,从孩子上高中开始,就已经在为孩子的高考志愿准备规划了。而我们的学生,在整个中小学阶段主要进行的是应试学习,几乎所有的目标都是为了在高考中取得一个尽可能高的分数。

这些现状,导致目前很多考生家长认为:高考之前最重要是关注孩子成绩,而高考志愿是高考以后才需要考虑的事情。这些观点都是错误的。

从高考结束到填报志愿结束,时间相对非常紧张。从分数出来到提交志愿表,只有短短几天时间。而我们许多家长和考生在此之前根本没有准备,填报志愿处于临时抱佛脚的崩溃状态。

所以造成只花几天的时间来选专业定学校,最后在慌乱和郁闷中花几分钟仓促填写志愿表,场面可谓触目惊心。

高考志愿中所蕴含的知识和技巧,以及志愿填报的难度,绝不比高考的难度低,绝不是几天就能掌握的,家长一定要提前了解报志愿的相关学问。同学们也应该提早去了解自己的兴趣、性格,弄清楚自己的需求和未来发展的目标。然后通过“三步报志愿”的方法,定位专业——海选学校——精选学校,确定自己的最终高考志愿。

陷阱二

越俎代庖,家长代办

高三考生的家长,年纪普遍都在四十多岁,是这个社会的中流砥柱。凭借多年工作经验和人生阅历,让家长们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经验和资源人脉。

而高三考生,虽然大多数已经是十八岁以上的成年人,但他们常年处于备考状态,一心只关注学习上的事,对社会的现状和职业的发展难免缺乏足够的了解,处于懵懂和困惑的状态,对自己未来的发展也很多都是“一问三不知”。

那么考生和家长在阅历、经验上的巨大差别,就导致许多家长认为考生年幼无知,完全没有能力对自己的人生进行规划。在高考报考这件大事上,很多家长就大包大揽,越俎代庖,把考生该做的工作完全揽过来自己做,甚至连最终的志愿填报环节也包揽过来,有的考生甚至连自己的志愿表都没看过几眼。

其实,家长的这种做法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对于孩子的志愿填报,倡导的是家长参与,但不是家长包办。

陷阱三

目光短浅,缺乏规划

虽然高考志愿的最终结果和形式的确只是对专业和院校的选择,但是家长们不能仅仅把高考志愿填报简单的等同为“挑大学、选专业”,这是过于短视的表现。

高考志愿不仅仅追求的是分数的不浪费,也是在追求考生与所学专业和所报考学校的适配,进而为良好的职业发展和获得人生幸福打下基础。

因此,在进行高考志愿填报的过程中,家长一定要引导孩子站在人生的高度上去看待未来的行业和职业选择,进而选择能够最有利于帮助他实现目标的专业和高校。

从具体操作层面上来看,考生在高考报考之前即使无法明确的树立人生目标,也要对职业和学业目标有初步的思考,例如这些问题:是否要考虑进一步读研深造?是否有出国留学的打算?未来是选择专业型职业还是能力型职业?自己所学专业与未来行业选择有什么关系?打算毕业在什么地区发展?

然后,根据筛选出来的选项,做进一步的比较,看看自己被这些学校和专业,录取的概率有多大?

陷阱四

调研不清,信息不明

除了通过使用测评工具对考生的兴趣和性格进行探索以外,在对专业和学校的信息调研方面,家长也需要做充分的工作。

很多中国考生的家长对专业和大学的了解,还仅限于“看名字选专业”和“看名字选学校”等错误方式,缺乏对专业和大学信息的基本调研。考生在高考报考之前对专业的了解是一无所知的,更不用说对大学进行调研。

同时,也有许多高校利用了家长和考生这种疏于调研的心理,对专业和学校名称进行过度营销化的包装,尽可能的跟“理工”、“科技”、“信息”、“系统”这些热门词汇绑定,使考生和家长获取的信息更加不透明。

陷阱五

政策不懂,技术不会

高考志愿是个技术活儿,这当中不但有政策的解读,还有报考策略的设计。然而,我们的家长对报考政策的学习普遍是临阵磨枪,现学现用,缺乏深入的钻研和分析。

责任编辑:张玲

相关推荐

查看更多>>

高考聚焦

aaa
×

添加老师微信咨询,添加时请备注姓名、年龄。

复制微信号:18960750936
×

添加老师免费咨询,添加时请备注姓名、年龄。

复制微信号:fjgkw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