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大学
集美大学
福州工商学院
闽南理工学院
2024福建高考交流群
高考网官方公众号
分享

南昌工程学院2024年电气工程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

来源:南昌工程学院时间:21小时前

学院简介:电气工程学院肇始于1958年创建的江西水利电力学院电力系。现已发展为以电气工程学科为主,特高压、智能电网、新能源与储能特色鲜明的工科学院。

学院现有教职工75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及相当职称26人,博士学位教师28人;省人才称号2人,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1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17人。拥有省级高水平本科教学团队3个。全日制本科生1459人,硕士生124人。

学院下设电力系统、智能电网信息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自动化、电工理论等5个教研室。设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智能电网信息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自动化等4个本科专业。其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为省特色专业、省一流专业、一本招生专业、中韩合作办学项目专业;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为新工科专业、一本招生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为教育部与江西省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省特色专业、省一流专业;自动化为省特色专业、省一流专业、一本招生专业。学院获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级一流课程10余门,公开出版教材8部。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价值3100余万元,建筑面积1万余平方米。设有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控制工程实验中心、动力与电气工程试验中心等3个实验教学平台,其中,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学院电气工程为江西省“十四五”一流学科,拥有能源动力硕士学位授权点。现有省级研究生工作站1个,校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站3个,校企共建博士科研工作站3个。拥有江西省高压大功率电力电子与电网智能量测工程研究中心、南昌市高压大功率电力电子重点实验室、南昌市焊接机器人与智能化技术重点实验室、南昌市低品位能源转换与系统节能重点实验室等省市级科研平台4个。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揭榜挂帅、省自然科学基金、企业委托课题等项目100余项,科研经费3000余万元,授权国际发明专利2项,国家专利120项,发表各类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SCI和EI等三大检索论文100余篇,获得省级科技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电力行业科技成果奖7项,智库报告获省主要领导批示1项。

学院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学风建设,依托大学生电气创新创业基地,狠抓人才培养质量。学生荣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国家级二等奖及以上多项、江西省“互联网+”、“挑战杯”等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多项。在CIMC“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电工杯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节能减排竞赛等学科竞赛赛事中获奖80余项。学生获授权专利60余项,发表论文20余篇;多名学生荣获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江西省最美大学生、江西省大学生自强之星、江西省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称号。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位列全校前茅;多名学子考取武汉大学、浙江大学、河海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双一流高校硕士研究生。学生主要就业方向为电力行业(如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大唐、华能、国电投、中广核等)、制造业企业,以及公务员、事业单位等,其中国家电网录取率近30%,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十四五”期间,学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秉承“崇德、笃学、求源、创新”院训,紧紧围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崇高使命,加强党的领导,提升治院能力,做强优势学科,深化内涵发展,为实现学校“十四五”奋斗目标做出应有贡献。

师资力量:张文华,博士,教授。毕业于武汉大学。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新能源储能技术、动力电池梯次利用技术等方面,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江西省教育厅科技项目1项,江西省博士后基金1项,主持省级教研课题1项,参与省级教研课题2项,发表教研论文4篇。发表科研论文15篇,其中,SCI收录10篇,授权专利10余项,荣获国家电网公司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项,江西省电力公司科技成果二等奖2项。

杨小品,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负责人,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省高水平本科教学团队骨干,主要研究方向为新型电力系统。曾在某电力技术公司供职五年,201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电力电子专业。近年来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科研课题三项、省部级科研和教研课题十余项;发表 SCI、 EI、中文核心论文二十余篇;授权国际专利、国家专利二十余项;获省级科学进步奖、中国教育学会优秀作品奖各一项;指导学生获得 “挑战杯”省赛奖项、省科学教育学会优秀论文奖各两次。

王翠,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压大功率电力电子变换器的调制与控制技术。2017年9月-2018年9月、2019年9月-2020年9月在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大学访学。现任江西省高压大功率电力电子与电网智能量测工程研究中心高压大功率电能变换装备研发方向负责人、南昌市高压大功率电力电子技术重点实验室电力电子设备落地应用方向负责人、第二届江西省普通高等学校自动化、仪器、电气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江西省高新技术企业评审专家、电工技术学报审稿专家。近年来主持和参与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10余项,完成江西省教改课题1项,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其中SCI/EI收录20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8项,获授权美国发明专利1项,研究成果获2018年江西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排名第1)。

曾瑄,教授,江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师。1985年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自动控制系检测技术及自动化装置专业。1989年毕业后在江西水利科学研究院从事水利信息化及水信息自动检测仪器研发工作,参与研制的“精密数字水位仪”获得水利部科技进步四等奖, 2001年调入南昌工程学院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从教二十年,多次获得校级“优秀教师”“教学标兵”“师德模范”等荣誉称号。主持及参与完成省级科研及教研课题十余项;公开发表论文二十余篇;主编教材四部;参与申报并获批国家发明专利四项;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大学生专业竞赛,并获得全国电子设计大赛二等奖和全国水利创新大赛一等奖的好成绩。

刘宝玲,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省级高水平本科教学团队带头人,省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负责人。主讲的《自动控制原理》课程在首届教育部自动化教指委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中获二等奖。近5年承担《自动控制原理》《现代控制理论》等本科及研究生课程授课任务,授课学生600余人。获批省级教改项目5项,其中重点资助1项。获批省级以上科研项目1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项。完成高水平论文30余篇,SCI、EI检索20余篇。

张扬,博士,副教授,江西省高压大功率电力电子技术与智能量测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南昌市高压大功率电力电子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入选江西省首批“双千计划”创新领军人才,受聘为特变电工柔性直流技术专家,萍乡上栗县电气工程博士工作站主任,江西省电机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南昌工程学院学报》编委。已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及省部级项目5项,参与包括“863”在内的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 SCI/EI双收录6篇,EI收录11篇,核心收录8篇,多次担任国际国内会议电力电子分会主席并做特邀报告。申请/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完成10kV系列/35kV系列/100MVar链式STATCOM的产品研制,参与研制了世界上首套±800kV特高压柔性直流换流阀、固态直流变压器、风电变流器、光伏逆变器等多种大功率电力电子产品。成果《高性能模块化级联电力电子装备关键技术及其应用》获得2022年度江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1),成果《新能源并网多电平变换器调制于控制技术及其应用》获得 2018 年江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排名第3)。

康兵,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博士(后),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西省高校青年领军人才。现任南昌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江西省高压大功率电力电子与电网智能量测工程研究中心专职副主任,南昌工程学院电网新型量测与智能感知研究所所长。长期致力于电网新型量测与智能感知技术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近年来,主持省科技厅“揭榜挂帅”、省教育厅、企业横向等各类科研课题10余项,科研经费400余万元,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核心及以上论文近20篇,获得国家专利授权20余项。指导学生获得“挑战杯”国赛铜奖1项、省赛金奖1项,参与获得江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天津市电力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担任IEEE PES中国区电力系统测量与仪器技术委员会委员、江西省电机工程学会高压、理论电工、新能源等多个专业委员会委员,担任IET Communications、《智慧电力》等期刊审稿人。主持开发的电力设备声纹监测、配电网线变关系校核等多项技术成果转化落地,相关成果已实现多地应用,效益显著。

梁兴,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武汉大学。江西省普通高等学校能源动力大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西省高水平本科教学团队(能源与动力工程)负责人;江西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省线上线下混合课《汽轮机原理》负责人,江西省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省优质课《水力机组故障诊断》负责人。主持省级教改课题4项,出版教材1部,获江西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主要从事水力机组在线监测及故障诊断、流体输送及过渡过程等方面研究,主持和参与省级以上科研课题10余项,发表中文核心以上论文4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3篇,授权专利10余项,研究成果获华电集团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

所获荣誉:历年来,学院获得荣誉多项。获江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省科技厅揭榜挂帅项目2项;江西省高水平教学团队3个;全国高校自动类专业青年教师讲课(说课)大赛二等奖1项;省一流课程5门;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作品竞赛获得国家二等奖1项;与江西华健电力工业有限公司成立了电气工程博士工作站;获红色专项二等奖1项;江西省第二届退役军人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三等奖1项。

就业升学: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位列全校前茅;多名学子考取武汉大学、浙江大学、河海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双一流高校硕士研究生。学生主要就业方向为电力行业(如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大唐、华能、国电投、中广核等)、制造业企业,以及公务员、事业单位等,其中国家电网录取率近30%,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物理+化学可报 四年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省级一流专业,省级特色专业,江西省高校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23年工程教育认证自评报告已通过审核,江西省“十四五”一流学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电力行业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电气工程领域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并使其成为我国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本专业学生毕业后5年后成长为在电气工程领域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系统运行及维护、生产管理等工作的工程师。

核心课程:电路A、电机学A、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电力系统暂态分析、发电厂电气部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面向发电厂和各级电力公司从事设计、试验、运行及管理工作;或各行业的大中型企事业单位从事电气设计及电力设备的运行、维护和管理工作。

2、智能电网信息工程(物理+化学可报 四年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符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电力行业发展的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系统地掌握以智能电网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相关专业知识与应用技能,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创业精神,具有国际视野和交流能力,能在电气和信息等相关行业中,从事设计、制造、运行维护、科研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核心课程:电气工程基础、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电子技术、信号分析与处理、智能电网数字信号处理、智能电网信息通信技术。

就业方向:电力行业、信息技术产业、高校、科研设计院所等。

3、能源与动力工程 (物理+化学可报 四年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省级一流专业,省级特色专业,教育部及江西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电力行业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以水力发电/火力发电为主的现代大中型发电工程专业知识,具有国际视野、社会责任感和创新创业精神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能从事发电站的设计、设备制造、运行管理和技术开发等工作,也可在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继续深造。

核心课程:电机学、工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发电厂电气部分、水电模块(水轮机、水轮机调节)、火电模块(汽轮机原理、锅炉原理)。

就业方向:主要面向电网和五大发电集团等电力企业,从事水电/火电企业的运行管理、抽水蓄能等储能电站的开发运维等工作。

4、自动化(物理+化学可报 四年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省级一流专业,省级特色专业。

培养目标:面向自动化行业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控制科学基础,自动化系统分析与设计、信息处理技术等相关学科知识,具有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并使其成为我国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能胜任工业自动化领域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应用、技术服务需求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核心课程:电路、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自动控制原理A、过程控制A、PLC原理及应用A。

就业方向:可从事自动化领域(如人工智能、IT)软硬件设计、项目开发及管理等工作,电力行业从事设计、运行及管理工作。

责任编辑:jx024

相关推荐

查看更多>>

高考聚焦

aaa
×

添加老师微信咨询,添加时请备注姓名、年龄。

复制微信号:18960750936
×

添加老师免费咨询,添加时请备注姓名、年龄。

复制微信号:fjgkw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