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学

民族学

民族学专业培养具备系统的民族学基本知识,有进一步培养潜能的民族学专门人才,以及能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新闻出版、社会团体和各类企事业部门从事实际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内容

专业解析

民族学专业是研究民族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专业。主要通过实地调查、分析文献资料和比较研究,弄清各民族的社会经济结构、政治制度、社会生活、家庭婚姻、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语言文字、文学艺术、道德规范、思想意识等。民族学作为一门独立专业,是19世纪中叶在欧美形成和发展起来的,20世纪初传入我国。

民族学是以以民族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它把民族这一族体作为整体进行全面的考察,研究民族的起源、发展以及消亡的过程,研究各族体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它是社会科学中一门独立学科。广义的人类学常把民族学看作文化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狭义的人类学把民族学看作与人类学并立的学科。进行实地调查或田野工作,是民族学研究的基本方法。[1]

培养要求

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民族学的基本理论,了解中国民族和族群、中国社会与文化的基本情况;掌握民族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受到体质人类学、语言学及考古学等方面的基本训练。

知识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儿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民族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对有关的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2.掌握基本的民族学调查方法与分析方法,以及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能力;

3.具有-定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从事民族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4.熟悉我国有关少数民族、社会文化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国内外民族学界最重要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向;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抽样调查的基本方法和手段。

主干学科

历史学、社会学。

主干课程

人类学、民族学导论、文化人类学、民族学、人类学史、生态人类学、民族学调查方法、中国民族概论、世界民族概论、民族考古学、民族经济学、族群与家族、民族理论与政策、民族学概论、社会学概论、民俗学概论、中国文化史、世界文化史、人类学通论、宗教文化学、区域经济学、市场营销、文化经济学等

实践教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社会公益活动、田野调查、论文写作等,一般安排10周左右。

相近专业

历史学 世界历史 考古学 博物馆学 民族学文物保护技术

发展前景

民族学专业毕业生认为该专业发展前景很好和比较好的比例为17%,50%的毕业生认为该专业发展前景为“不太好”或“很不好”。按照10分制进行计算,该专业的发展前景指数为4.98,与其他大学专业相比,发展前景指数为中等偏下。

1.毕业生1年薪酬指数:83%的民族学专业学生毕业1年后的薪酬在2000元以下,薪酬在3000元以上的比例为5%。按照十分制计算,民族学专业毕业1年后的薪酬指数为2.95,与其他专业相比,薪酬属于中等偏下。

2.毕业2年薪酬指数:68%的民族学专业学生毕业2年后薪酬在2000元以下,薪酬在3000元以上的比例为17%。按照十分制计算,民族学专业毕业2年后的薪酬指数为3.15,与其他专业相比,薪酬属于中等偏下。

3.毕业3年薪酬指数:61%的民族学专业学生毕业3年后的薪酬在2000元以下,薪酬在3000元以上的比例为23%。按照十分制计算,民族学专业毕业3年后的薪酬指数为3.22,与其他专业相比,薪酬属于中等偏下。

应届就业率指数:民族学专业毕业生中,60%的学生在毕业之前或刚刚毕业时找到工作,39%的学生在毕业1年以后实现就业。按照10分制进行计算,该专业的应届就业率指数为6.10,与其他专业相比,应届就业率指数属于中等偏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