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大学
集美大学
福州工商学院
闽南理工学院
2024福建高考交流群
高考网官方公众号
分享

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谱写新篇章

来源:中山大学时间:06-17

为适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社会对专业人才的迫切需要,我校于2015年底成立大气科学学院。“十三五”期间,大气科学学院紧紧抓住学校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在学校的大力支持和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取得了跨越式进步。

学科建设方面,学院以“三个面向”和“三大建设”为指导,大力开展学科建设,围绕“4-4-2”学科发展规划布局,建成了气象学、大气物理与化学、海洋大气、空间科学与技术四个学科发展方向,获批成立了一个省级重点实验室、一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一个省级野外台站、一个省级实验教学中心,对标“热带海洋及周边海陆气观测监测和无缝隙预测”、“一带一路关键区极端气候环境生态风险预警”两大学科战略方向;学院学科排名在中国软科排名中由2015年国内排名第八位上升至2019年排名第四位,进入全国学科一流方阵。

人才培养方面,学院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努力探索和构建具有大气学科特色的一体化师生成长体系。通过探索提炼专业思政元素,学院上下营造了“价值塑造与专业学习”并重的育人文化;依据“4-4-2”发展布局,学院集中打造了4个教学团队,践行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相融合的教学理念;为了突破行政班级架构,学院全面推行“大气英才班”,开创性地构建了“卓越教师发展中心”“拔尖学生辅导中心”“学生科技创新中心”“学生发展与评估中心”四个中心,进一步推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深度融合。

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学院现有教职工总数153人,是建院之初的八倍多;专任教师从13人增至77人,其中教授30人,副教授46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2人,国家重大科学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海外高层次人才6人。学院通过海内外中青年论坛、珠海论坛及参加大型国际会议等多种渠道引进优秀人才,同时鼓励学科带头人在学术交流过程中宣传人才引进政策,逐渐形成人才引进的“雪球效应”。

科研方面,2016-2019年期间,学院科研立项合同经费达2.5亿元,立项科研项目数达347项,同时承担了多项国家重点重大研发项目;这4年间学院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3项,是2011-2015年的6倍,其中2019年学院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26项,位列全国涉大气科研院校和机构第三、大气学科综合院校第一;学院还自主研发了“中山大学台风预报系统”,获批成为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常务理事单位。

国际合作方面,学院承接“未来地球计划”中国委员会秘书处和“中国科协联合国咨商工作环境专业委员会”秘书处的工作,积极参与第25次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深度参与国际重大科研合作计划;近几年来学院还举办了广东省国际海洋论坛—“海洋与气象防灾减灾及可持续发展”和亚印太地区大气—海洋科学大会等多场高质量的国际学术会议,并联合举办“第三届气候系统研讨会”,参与承办“一带一路”气候变化与健康应对高峰论坛等等,均取得良好的成效。

在十四五规划的布局之年,大气科学学院在原来“4-4-2”发展布局基础上提出未来五年“5-3-1”的发展思路:“5”即在原来四个系的基础上增加建立“冰冻圈科学系”,紧贴国家重大战略和学术前沿,丰富学科增长点;“3”即紧密依托“广东省气候变化与自然灾害研究重点实验室”“热带大气海洋系统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环珠江口气候环境与空气质量变化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三个省部级平台,进一步聚集资源、整合队伍,发挥大平台效应;“1”即建立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明确以冲击国内学科排名A+作为学院的奋斗目标。

回首过去,大气科学学院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绩,这是全院上下共同拼搏的结果。未来,大气科学学院将继续坚持与党和国家、学校发展同心、同向、同步、同行,围绕“三个面向”,持续推动“三大建设”,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一流大气科学人才培养体系,建成大气学科领域内卓越人才的培养基地。

责任编辑:yl

相关推荐

查看更多>>

高考聚焦

aaa
×

添加老师微信咨询,添加时请备注姓名、年龄。

复制微信号:18960750936
×

添加老师免费咨询,添加时请备注姓名、年龄。

复制微信号:fjgkw123